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333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其安装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位于絮材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向灌被区输棉帘子转移途径的上方,包括一变频风机、管道和外罩,变频风机安装于管道的一端,该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罩的进风口处,变频风机吹出的气流通过管道、外罩,从外罩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输送到被芯絮材上;外罩内固定有3-6块整流板,外罩的出风口处装有两条电极铜板,铜板上分别植有第一尖针和第二尖针,第一尖针接人7-12kV的正极,第二尖针接入7-12kV的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絮材上积聚的静电电荷被消除,絮材厚度恢复正常值,絮材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的粘连现象消失,被芯絮材的灌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该装置安装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消除化学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絮材铺网成形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聚,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介绍
传统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过程中,合成纤维经受机械反复打击、牵伸,纤维之间相互摩擦,由于合成纤维的回潮率很低,特别在8、9月份,生产车间空气干燥,极易引起铺网成形后絮材上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大量积聚,纤维不同,积聚的电荷极性也不同,这导致两个不良后果:铺网成形后絮材中纤维相互排斥,絮材成形过于蓬松,成形厚度过大;絮材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发生静电粘连,影响两者及时有效地分离,阻碍絮材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向灌被区输棉帘子转移。这些不良后果都会干扰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其安装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位于絮材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向灌被区输棉帘子转移途径的上方,包括一变频风机、管道和外罩,变频风机安装于管道的一端,该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罩的进风口处,所述变频风机吹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管道、外罩,从外罩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输送到所述被芯絮材上;所述外罩内固定有3-6块整流板,外罩的出风口处装有两条电极铜板,铜板上分别植有第一尖针和第二尖针,所述第一尖针接人7-12kV的正极,所述第二尖针接入7-12kV的负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静电消除装置,所述外罩出风口处的风速为2-5m/s。本技术的静电消除装置,所述尖针直径2mm,长度10mm,两尖端之间距离为20mmo本技术的静电消除装置,所述变频风机的进风口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的静电消除装置,所述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为导电橡胶带材料,该导电橡胶带材料接地。本技术的静电消除装置,所述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由主动轮和从动轮驱动。本技术的静电消除装置,所述变频风机接地。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以产生的离子气流,从垂直方向吹拂铺网成形之后的絮材,气流会压缩絮材厚度,同时对絮材积聚的正电荷或者负电荷进行静电消除;同时,采用以导电橡胶带材料制作并良好接地的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有利于絮材的静电逸散。本技术可使絮材上积聚的静电电荷被消除,絮材厚度恢复正常值,絮材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的粘连现象消失,被芯絮材的灌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整流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絮材;2,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3,主动轮;4,从动轮;5,灌被区输棉帘子;6,变频风机;7,管道;8,外罩;9,第一铜板;10,第二铜板;11,第一尖针;12,第二尖针;13,整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其安装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位于絮材I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2向灌被区输棉帘子5转移途径的上方,包括变频风机6、管道7和外罩8,变频风机6安装于管道7的一端,该管道7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罩8的进风口处,变频风机6吹出的气流通过管道7、外罩8,从外罩8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输送到被芯絮材I上;外罩8内固定有3-6块整流板13,外罩8的出风口处装有两条电极铜板第一铜板9和第二铜板10,铜板上分别植有第一尖针11和第二尖针12,第一尖针11接人7-12kV的正极,第二尖针12接入7-12kV的负极。如图1所示,图中铺网成形之后的絮材I由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2输送,沿着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缓慢移动,进而转移到灌被区输棉帘子5,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2由主动轮3和从动轮4驱动。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处于絮材转移途径的上方,该装置的变频风机6吹出气流,通过管道7、外罩8垂直向下吹向输送中的絮材I上,如图2所示,外罩8内设有3-6块整流板13,分配气流,使外罩8出风口各处吹出的气流速度基本相等,通过改变变频风机的转速可以调节出风口处风速为2-5m/s,第一和第二尖针直径2_,长度10_,植针间距6mm,第一尖针11为负放电极,第二尖针12为正放电极,两尖端之间距离为20mm,直流高压发生器生成7-12kV高压,正极接入第二铜板10,负极接入第一铜板9,正负电极之间产生强电场,空气被电离,负放电极11尖端产生大量负离子,正放电极12尖端产生大量正离子,从外罩8出风口向下吹出的气流携带大量离子吹向絮材,压缩絮材厚度,同时其中正离子或者负离子被絮材上积聚的负静电或正静电吸引,两者电荷中和,产生良好的静电消除效果。变频风机6的进风口需设置过滤网,滤除纤维和尘埃,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2改用利于电荷逸散的导电橡胶带材料,直流高压发生器、变频风机和导电橡胶带必须良好接地。应用实例:在加装了静电消除装置的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将中空聚酯纤维铺网成形为絮材,然后絮材灌被。静电消除装置的直流高压发生器生成1kV高压,外罩出风口到絮材的垂直方向距离为20cm,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2改为良好接地的导电橡胶带材料。操作工首先检查直流高压发生器、变频风机和导电橡胶带的良好接地状况,然后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铺网成形后絮材的静电消除效果和絮材厚度,通过调整变频风机的转速改变衣架出风口处风速为5m/s左右,在节约能耗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静电消除效果。比较采用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前后,中空聚酯纤维絮材上的静电电压从8000V下降到100V以下,静电积聚被基本消除。对于某些静电积聚过多的絮材,可以增加一套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其安装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位于絮材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向灌被区输棉帘子转移途径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变频风机、管道和外罩,变频风机安装于管道的一端,该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罩的进风口处,所述变频风机吹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管道、外罩,从外罩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输送到所述被芯絮材上;所述外罩内固定有3-6块整流板,外罩的出风口处装有两条电极铜板,铜板上分别植有第一尖针和第二尖针,所述第一尖针接人7-12kV的正极,所述第二尖针接入7-12kV的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出风口处的风速为2-5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针直径2mm,长度10mm,两尖端之间距离为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风机的进风口设置有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为导电橡胶带材料,该导电橡胶带材料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由主动轮和从动轮驱动。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风机接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芯絮材静电消除装置,其安装在被芯絮材铺网成形和灌被机械上,位于絮材从铺网成形区输棉帘子向灌被区输棉帘子转移途径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变频风机、管道和外罩,变频风机安装于管道的一端,该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罩的进风口处,所述变频风机吹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管道、外罩,从外罩的出风口垂直向下输送到所述被芯絮材上;所述外罩内固定有3‑6块整流板,外罩的出风口处装有两条电极铜板,铜板上分别植有第一尖针和第二尖针,所述第一尖针接人7‑12kV的正极,所述第二尖针接入7‑12kV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尚校谢慧慧谢丹丹谢安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寝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