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夏被面料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夏被面料的应用。
技术介绍
2011年我国聚酯纤维产量2795万吨,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3%;占世界聚酯纤维产量的70%。虽然我国聚酯产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聚酯纤维行业仍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聚酯产品,节能降低成本是今后聚酯企业发展的主题。同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衣着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改善纺织品的舒适性提供了可能。聚酯纤维是目前合成纤维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但是由于聚酯本身的分子结构排列规整,结晶度高、模量大,作为服用领域纤维存在手感发硬的问题,影响了其舒适性;同时聚酯分子缺乏极性亲水性官能团,纤维的吸湿性很差。聚酯纤维的手感发硬与吸湿性差在很多场合制约了聚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制备出一种同时有吸湿性能、速干性能、柔软性能等于一体,同时保有聚酯纤维本身优异的力学性能的纤维时研究者一直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重量组分:58~70份钛系催化剂、7~13份硅系催化剂和17~32份钴系催化剂;/n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n在所述硅系催化剂分散液中,依次溶解所述钛系催化剂和所述钴系催化剂后,经水热反应,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重量组分:58~70份钛系催化剂、7~13份硅系催化剂和17~32份钴系催化剂;
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硅系催化剂分散液中,依次溶解所述钛系催化剂和所述钴系催化剂后,经水热反应,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系催化剂为含钛元素的酯和/或含钛元素的酸,优选为钛酸四丁酯和/或偏钛酸;
和/或,所述硅系催化剂为含硅的氧化物,优选为二氧化硅;
和/或,所述钴系催化剂为含钴元素的酸,优选为醋酸钴;
和/或,所述钛系催化剂为63~68份,优选为65份;
和/或,所述硅系催化剂为10~13份,优选为13份;
和/或,所述钴系催化剂为18~25份,优选为22份;
和/或,所述硅系催化剂分散液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将所述硅系分散剂分散于分散剂中,即可;其中,所述分散剂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优选为超声分散或搅拌分散,所述超声分散的时间优选为15~45min;
和/或,所述溶解为超声溶解或搅拌溶解;
和/或,所述水热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
和/或,当所述硅系催化剂分散液中的分散剂为乙二醇时,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0~350℃,所述水热反应的压力优选为20~35MPa,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优选为8~16h;
和/或,所述水热反应结束后,还对反应后产物进行离心处理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7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24~72h;
或者,所述钛系催化剂的含量为58~70wt%,优选为63~68wt%,更优选为65wt%,百分比是指在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比;
或者,所述硅系催化剂的含量为7~13wt%,优选为10~13wt%,更优选为13wt%,百分比是指在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比;
或者,所述钴系催化剂的含量为17~32wt%,优选为18~25wt%,更优选为22wt%,百分比是指在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比。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作为聚酯缩聚反应催化剂的应用。
4.一种改性聚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和改性组分;
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
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与所述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000005~0.002):1;
所述改性组分包括聚乙二醇、片状导电材料和棒状导电材料,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6000g/mol,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片状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1:(0.05~0.5),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棒状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5~0.05);
所述改性组分与所述对苯二甲酸的质量之比为(0.005~0.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苯二甲酸与所述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2~1.6),优选为1:1.26或1:1.6;
和/或,所述钛硅钴复合催化剂与所述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00005:1或0.002:1;
和/或,所述聚乙二醇的相对数均分子量为400g/mol、1000g/mol、2000g/mol或6000g/mol;
和/或,所述片状导电材料的长、宽、高分别为x、y、z,其中,x、y均大于10nm,z为10~300nm,且x:z为(10~20):1,y:z为(10~30):1;优选地,所述片状导电材料为片状银粉、片状金粉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石墨烯的厚度优选为100~300nm,所述石墨烯长和高之比优选为(10~20):1,所述石墨烯宽和高之比优选为(10~30):1;
和/或,所述棒状导电材料的外径为5~15nm,长度为1~10μm;优选地,所述片状导电材料为棒状银粉、棒状金粉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纳米管的外径优选为5~15nm,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优选为1~10μm;
和/或,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片状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1:0.05或1:0.5;
和/或,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棒状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1:(0.01~0.05),优选为1:0.01或1:0.05;
和/或,所述改性组分与所述对苯二甲酸的质量之比为(0.005~0.05):1,优选为0.005:1、0.025:1或0.05:1;
和/或,所述改性聚酯的原料中还包括热稳定剂和/或抗氧化剂;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南,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寝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