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6940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所述污水富集单元包含依次连通的隔油-—气浮池和中间调节池,所述隔油-气浮池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口,所述中间调节池的纯水出口连接清水池;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单元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依次连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燃料入口连接所述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氧气入口连接所述氧气供应系统,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污水入口连接所述中间调节池的浓水出口,所述气液分离系统的出口连接所述清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油-气浮富集与超临界水氧化的结合使更大范围COD值的炼油废水能够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实现零污染排放,同时回收大量能量,解决了炼油废水处理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及资源能源循环回收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炼油废水的主要污染物质为COD污染,废水组成复杂。炼油及石油化工废水除含有油、硫、酚、氰化物、COD外,还含有多种有机化学产品,如多环芳烃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一般可概括为烃类和可溶解的有机与无机组分。其中可溶解的无机组分主要是硫化氢、氯化合物及微量的重金属;可溶解的有机组分大多能被微生物所降解,亦有小部分难以生物降解。废水中所含氮、磷等营养成分往往不均衡。废水水质随加工原油的性质及工艺过程和方法不同而变化很大。正常生产排放的水质与开、停工初期及检修期间排放的水质差别较大。其中大量污染为COD,主要成分为石油类和挥发酚。如果使用传统的化学、物理、厌氧技术不能回收其中的资源和能源,并且处理费用较高,难以做到完全无害化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出现。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适合的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炼油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零污染排放、操作简单、可同时实现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节省投入、处理成本较低的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所述污水富集单元包含依次连通的隔油-—气浮池和中间调节池,所述隔油-气浮池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口,所述中间调节池的纯水出口连接清水池;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单元包含氧气供应系统、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其中,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依次连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燃料入口连接所述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氧气入口连接所述氧气供应系统,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污水入口连接所述中间调节池的浓水出口,所述气液分离系统的出口连接所述清水池。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污水入口通过一膜浓缩组件连接所述中间调节池的浓水出口,所述膜浓缩组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串联的膜过滤器。所述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包括筒体、燃烧器、蒸发壁;所述筒体内部同心设置蒸发壁,所述蒸发壁与筒体之间形成沿筒体轴向分布的多级环状的封闭的狭隙,每个所述狭隙在筒体上开有入水口,经由入水口通入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蒸发壁渗入,在蒸发壁内表面形成水膜;燃烧器自筒体顶部伸入,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嘴位于筒体内,筒体上部制有污水入口及氧气入口,燃烧器制有燃料入口及氧气入口,筒体底部制有液体排出口。所述蒸发壁由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气固分离的另一出口连接固体盐类收集设备。所述气固分离系统和气液分离系统之间设置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的蒸汽出口连接蒸汽利用设备。所述气液分离系统的气体出口依次连接压力能回收系统、富氧回用系统和所述氧气供应系统。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针对炼油废水中大量污染为COD的情况,在超临界水氧化工艺的前端添加隔油-气浮富集工艺对废水进行浓缩。浓水中的有机物高度富集,进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进行处理;同时经过膜浓缩工艺的产水为中水进行回用。隔油-气浮富集与超临界水氧化(SCWO)的结合使大量污染为COD的炼油废水能够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实现零污染排放,同时回收利用大量资源和能量,节省投入。2、本技术的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由于炼油废水的COD值不能达到直接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标准,因此在进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之前,需要对调节后的污水进行浓缩。经浓缩后的污水即适于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调节池1、含隔油—气浮池2、中间调节池3、第一加药系统4、第二加药系统5、清水池6、启动燃料系统7、超临界水氧化(SCWO)反应器8、气固分离系统9、热交换系统10、气液分离系统11、压力能回收系统12、氧气供应系统13、固体盐类收集设备14、连接蒸汽利用设备15、富氧回用系统16。筒体17、入水口18、狭隙19、污水入口及氧气入口20、燃料入口及氧气入口21、燃烧器22、蒸发壁23、液体排出口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依次连通。预处理单元,包含调节池1、第一加药系统4,调节池与第一加药系统连通。污水富集单元,包含隔油—气浮池2、第二加药系统5、中间调节池3、清水池6,隔油—气浮池、中间调节池、清水池依次连通,第二加药系统与隔油—气浮池连通。超临界水氧化单元,包含氧气供应系统13、启动燃料系统7、超临界水氧化(SCWO)反应器8、气固分离系统9、热交换系统10、压力能回收系统11、气液分离系统12、富氧回用系统16,氧气供应系统、启动燃料系统均与超临界水氧化(SCWO)反应器连通,超临界水氧化(SCWO)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热交换系统、压力能回收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富氧回用系统依次连通,气液分离系统同时与清水池连通,富氧回用系统同时与氧气供应系统连通。热交换系统的蒸汽出口连接蒸汽利用设备15。气固分离的另一出口连接固体盐类收集设备14。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包括筒体17、燃烧器22、蒸发壁23;筒体内部同心设置蒸发壁,蒸发壁与筒体之间形成沿筒体轴向分布的多级环状的封闭的狭隙19,每个所述狭隙在筒体上开有入水口18,经由入水口通入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蒸发壁渗入,在蒸发壁内表面形成水膜;燃烧器自筒体顶部伸入,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嘴位于筒体内,筒体上部制有污水入口及氧气入口20,燃烧器制有燃料入口及氧气入口21,筒体底部制有液体排出口24。蒸发壁由多孔材料制成。液体为亚临界水。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为:在筒体内设置多孔材料制作的蒸发壁,筒体与蒸发壁之间形成多个密封的狭隙空间,密封狭隙空间内为亚临界水,亚临界水在压差的作用下,流入蒸发壁内表面,在其上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水膜,溶解了在超临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阻止了无机盐在内壁上的结垢,同时防止了腐蚀性物质与内筒壁接触从而造成的腐蚀。脱盐后的反应流体从底部流出,提高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所述污水富集单元包含依次连通的隔油‑—气浮池和中间调节池,所述隔油‑气浮池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口,所述中间调节池的纯水出口连接清水池;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单元包含氧气供应系统、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其中,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依次连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燃料入口连接所述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氧气入口连接所述氧气供应系统,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污水入口连接所述中间调节池的浓水出口,所述气液分离系统的出口连接所述清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
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所述污水富集单元包含依次连通的隔油-—气浮池和中间调
节池,所述隔油-气浮池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口,所述中间调节池的纯水
出口连接清水池;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单元包含氧气供应系统、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
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其中,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
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依次连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燃料入口连接所述启动燃料
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氧气入口连接所述氧气供应系统,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
应器的污水入口连接所述中间调节池的浓水出口,所述气液分离系统的出口连接所述
清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
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污水入口通过一膜浓缩组件连接所述中间调节池的浓水出口,所
述膜浓缩组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串联的膜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炼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包括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张研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