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伟专利>正文

组合式自行车多用兜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837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多用,特别是安装在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座椅下装有后轮及后轮支架、方向轮及方向轮支架,手推把安装在座椅靠背上方,座椅底座前端与前轮系统组合,两块船形摇板分别与座椅下方左、右两边的后轮、方向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组成自行车儿童座椅、手推车、儿童摇椅或儿童三轮车。其组装与拆卸均很方便,作为自行车儿童座椅可牢固地安装在自行车后衣架上。(*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多用,特别是安装在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现行的安装在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其结构大体相同,基本上是由座垫、靠背、两侧扶手和脚蹬组成。这种座椅功能单一,只能携带儿童,别无它用,安装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甚至 缚在自行车后衣架上,因而牢固性差,携带儿童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座椅,不但可安装在自行车上,重新组合后还可当作儿童三轮车、手推车。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它由座椅、两个后轮(19)及两个后轮支架(20)、两个万向轮(15)及两个万向轮支架(14)、一个手推把(24)、两块船形摇板(32)及前轮系统组成。上述的座椅包括底座(21)、靠背(1)、两个侧扶手(2)、一个前扶手(3)及脚蹬架(18)。其中两个侧扶手(2)各一端分别固定在靠背(1)两侧中部,确切地说是固定在靠背架两侧中部,两个侧扶手(2)的另两端分别固定在底座(21)两侧的前端,确切地讲是固定在底座架两侧的前端,前扶手(3)两端则分别与两个侧扶手(2)相连。靠背(1)下端与底座(21)两侧固定,确切地说是靠背架两侧下端和底座架两侧固结一起。手推把(24)两侧下端与靠背架两侧上方相连,此手推把(24)可绕相连处的轴转动。靠背(1)上端横板(25)两侧各装有一个挡把片(23),此挡把片(23)可绕连轴转动,当手推把(24)向上转到接触靠背(1)上端的横板(25)时,位于横板(25)两端、垂直向下的挡把片(23)向内转90°使底端相对成水平状而分别放在横板(25)两侧相应的挡棍(27)上,从而将手推把(24)夹紧在横板(25)与挡把片(23)之间。在底座(21)下方前端开有四个凹槽(26),底座(21)下方后部中间开有定位槽(31),当把座椅放到自行车后衣架上时,与槽口相对应位置的后衣架的铁棍可嵌入槽内,防止座椅前后移动。上述的两个后轮(19)、两个万向轮(15),分别通过相应的两个后轮支架(20)和两个方向轮支架(14)将其固定在底座下的前、后部位对称的两边,此外,后轮(19)、万向轮(15)的每个轮轴均伸出轮外而有10mm~15mm的外露部份(19′)(15′),其上备有外螺纹,以便用于旋入两个船形摇板(32)相对内侧面的相应的备有内螺纹的孔内,而与船形摇板(32)固定在一起。底座(21)前端面左、右对称位置各装有一个横轴(13),每个横轴(13)中心沿轴向有一通孔,一根转轴(22)穿过横轴(13)中心通孔后,再将座椅脚蹬架(18)固定在转轴(22)上。上述的前轮系统由车把(4)、连接架(6)、转套(7)、前叉(8)、前轮(9)、脚蹬(10)和锁紧卡(5)组成,其中连接架(6)的一端呈冂形,此冂形端与底座(21)相连,此连接架(6)另一端与转套(7)相固结,车把(4)的竖直段端部从转套(7)上端口插入其内,前叉(8)上端则从转套(7)下端口插入其内,前轮(9)安装在前叉(8)中,并可绕轴转动。本技术将两块船形摇板(32)取下后,即成为儿童三轮车,再使前轮系统连接架(6)的冂形端与底座(21)分离,则成为手推车,将两块船形摇板分别安装在前轮(19)、万向轮(15)的外侧,可做为儿童摇椅,如果将后轮(19)、前轮支架(20)、万向轮(15)、万向轮支架(14)从手推车上卸下,就成为自行车儿童座椅。因此,本技术可根据需要组装成自行车儿童座椅,儿童摇板、手推车和儿童三轮车。组装与拆卸均很方便。作为自行车儿童座椅使用时,由于底座(21)下方的槽口卡在自行车后衣架相应的铁棍上后进行固定,故很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船形摇板外)的结构示意图。后轮支架(20)一端、万向轮支架(14)一端分别借助螺栓(16)与螺母(17)与底座相固定。图2为组装成儿童摇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0为座垫。前扶手(3)借助螺母(28)、螺钉(29)安装在两个侧扶手(2)水平段前端的两侧。脚蹬架(18)内装有护栏。图3为图2所示位置的P向视图。图4为前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此图看出,连接架(6)与底座(21)相连的一端呈冂形,它借助螺母(11)与螺钉(12)与底座(21)固定一起。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自行车多用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是由座椅、两个后轮(19)及后轮支架(20)、两个方向轮(15)及方向轮支架(14)、手推把(24)、两块船形摇板(32)及前轮系统组成,所述的座椅包括底座(21)、靠背(1)、两个侧扶手(2)、前扶手(3)及脚蹬架(18),两个侧扶手(2)各一端分别固定在靠背(1)两侧中部,其另两端分别固定在底座(21)两侧的前端,前扶手(3)两端又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扶手(2)水平段的前端,靠背(1)下端与底座(21)两侧固定,而手推把(24)两侧下端与靠背(1)两侧上方为转动连接,靠背(1)上端横板(25)两侧各有一个挡把片(23),挡把片(23)可绕轴转动,当手推把(24)向上转到挨紧靠背(1)上端的横板(25)时,垂直向下的挡把片(23)向内转90°成水平状而分别放在横板(25)上的相应的挡棍(27)上时,而将手推把(24)夹紧在横板(25)与挡把片(23)之间;此外,底座(21)下方前端开有四个凹槽(26),底座(21)下方后部中间设有定位槽(31),所述的两个后轮(19)与两个方向轮(15)分别借助其相应的后轮支架(20)和方向轮支架(14)固定在底座(21)下方的前、后部位对称的两边,后轮(19),方向轮(15)轮轴均有10mm~15mm的外露部分(19′)(15′),两块船形摇板(32)相对的内侧带有内螺纹的孔分别与所述轮轴的外露部分(19′)(15′)为螺旋配合,底座(21)前端左、右对称位置各装有一个横轴(13),横轴(13)中心沿轴向有通孔,一根转轴(22)穿过横轴(13)通孔,座椅脚蹬架(18)固定在转轴(22)上,所述的前轮系统由车把(4)、连接架(6)、转套(7)、前叉(8)、前轮(9)脚蹬(10)和锁紧卡(5)组成,其中连接架(6)的一端呈形,此形端与底座(21)相连,连接架(6)另一端与转套(7)相固结,车把(4)的竖直部份从转套(7)上端口插入其内,前叉(8)上端则从转套(7)下端口插入其内,前轮(9)位于前叉(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多用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系统连接架(6)冂形端借助螺母(11)与螺钉(12)与坐椅底座(21)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多用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支架(20)一端、万向轮支架(14)一端借助螺栓(16)与螺母(17)与底座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行车多用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脚蹬架(18)内装有护栏。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多用,特别是安装在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座椅下装有后轮及后轮支架、方向轮及方向轮支架,手推把安装在座椅靠背上方,座椅底座前端与前轮系统组合,两块船形摇板分别与座椅下方左、右两边的后轮、方向轮相连。本技术可根据需要组成自行车儿童座椅、手推车、儿童摇椅或儿童三轮车。其组装与拆卸均很方便,作为自行车儿童座椅可牢固地安装在自行车后衣架上。文档编号B62J1/28GK2056140SQ8921814公开日1990年4月18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自行车多用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是由座椅、两个后轮(19)及后轮支架(20)、两个方向轮(15)及方向轮支架(14)、手推把(24)、两块船形摇板(32)及前轮系统组成,所述的座椅包括底座(21)、靠背(1)、两个侧扶手(2)、前扶手(3)及脚蹬架(18),两个侧扶手(2)各一端分别固定在靠背(1)两侧中部,其另两端分别固定在底座(21)两侧的前端,前扶手(3)两端又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扶手(2)水平段的前端,靠背(1)下端与底座(21)两侧固定,而手推把(24)两侧下端与靠背(1)两侧上方为转动连接,靠背(1)上端横板(25)两侧各有一个挡把片(23),挡把片(23)可绕轴转动,当手推把(24)向上转到挨紧靠背(1)上端的横板(25)时,垂直向下的挡把片(23)向内转90°成水平状而分别放在横板(25)上的相应的挡棍(27)上时,而将手推把(24)夹紧在横板(25)与挡把片(23)之间;此外,底座(21)下方前端开有四个凹槽(26),底座(21)下方后部中间设有定位槽(31),所述的两个后轮(19)与两个方向轮(15)分别借助其相应的后轮支架(20)和方向轮支架(14)固定在底座(21)下方的前、后部位对称的两边,后轮(19),方向轮(15)轮轴均有10mm~15mm的外露部分(19′)(15′),两块船形摇板(32)相对的内侧带有内螺纹的孔分别与所述轮轴的外露部分(19′)(15′)为螺旋配合,底座(21)前端左、右对称位置各装有一个横轴(13),横轴(13)中心沿轴向有通孔,一根转轴(22)穿过横轴(13)通孔,座椅脚蹬架(18)固定在转轴(22)上,所述的前轮系统由车把(4)、连接架(6)、转套(7)、前叉(8)、前轮(9)脚蹬(10)和锁紧卡(5)组成,其中连接架(6)的一端呈*形,此*形端与底座(21)相连,连接架(6)另一端与转套(7)相固结,车把(4)的竖直部份从转套(7)上端口插入其内,前叉(8)上端则从转套(7)下端口插入其内,前轮(9)位于前叉(8)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高伟高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