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义专利>正文

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663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它由一个内轴筒,一个外轴筒,上、下两个支板和位于上、下两支板间的一个环形气垫组成,下支板焊接在外轴筒的上端,上支板焊接在内轴筒上,内轴筒套装在外轴筒中,在环形气垫上有一充气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座减震装置都是设在车座下方并与车座成为一体,是利用弹簧的伸缩性能达到减震的目的,该种结构的减震性能不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减震性能好的自行车座减震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它由一个内轴筒,一个外轴筒,上、下两个支板和位于上、下两支板间的一个环形气垫组成,下支板焊接在外轴筒的上端,上支板焊接在内轴筒上,内轴筒套装在外轴筒中,在环形气垫上有一充气嘴。在下支板上开有一圆孔,环形气垫上的充气嘴可穿过该圆孔。在外轴筒下端开有一键槽,在内轴筒下端有一与该键槽相适配的凸键。在内轴筒下端底部焊有一与外轴筒外经相等的圆形档板。内轴筒上端头有螺纹并配有螺母,在螺母周边焊有上支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气垫来达到减震目的使骑车者感到如水中行舟,非常舒适,对骑车者的椎和腰部可起到保健作用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减震性能优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轴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轴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产品主要由一个内轴筒2、一个外轴筒6、上、下两个等圆支板3、5和一个环形气垫4组成。环形气垫4由适当厚度的橡胶制成(也可用自行车内胎裁段制做)。环形气垫4上有充气嘴7可以充气,充气嘴7透过下支板5适当位置的圆孔垂于下支板5之下以便充气。环形气垫4起关键的减震作用。下支板5固定焊接在外轴筒6最上端。外轴筒6的下端有一个适当长度的键槽8,内轴筒2下端有一个与键槽8相对应的凸键9。内轴筒2最下端(底部)还设有一个焊固的与外轴筒6的外径相等的圆形档板10,以提高凸键9和键槽8的使用寿命,并拓宽该产品的适用性。(如车架斜梁的车座坐管)下端有截面的自行车,将圆型档板的外径加大到与坐管外径相等,并在坐管下端添加耐磨钢套,在档板上方添加耐磨垫片即可使用该产品。)内轴筒2的上端有螺纹,其相对应的螺母11上焊接着上支板3,螺母11起调节上、下支板3、5间距的作用。内轴筒2的最上端还设有一个留有截缝而长度和厚度适当的顶端略带锥型的套管,该套管使车座1易安装,并对螺纹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上支板3的周边有三个等分的长2mm、宽5mm的剑突,用以安装起美观作用的硬塑料遮盖圈。该产品的下端安装在车座下方的车架斜梁(坐管)中,上端和车座连接。其内外轴筒的长度和直径的大小可根据不同类型自行车车座坐管的长度及内径适当规定(其它部分以此类推),以保证各类型自行车对该产品的适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它由一个内轴筒,一个外轴筒,上、下两个支板和位于上、下两支板间的一个环形气垫组成,下支板焊接在外轴筒的上端,上支板焊接在内轴筒上,内轴筒套装在外轴筒中,在环形气垫上有一充气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支板上开有一圆孔,环形气垫上的充气嘴可穿过该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在外轴筒下端开有一键槽,在内轴筒下端有一与该键槽相适配的凸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在内轴筒下端底部焊有一与外轴筒外经相等的圆形档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是内轴筒上端头有螺纹并配有螺母,在螺母周边焊有上支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它由一个内轴筒,一个外轴筒,上、下两个支板和位于上、下两支板间的一个环形气垫组成,下支板焊接在外轴筒的上端,上支板焊接在内轴筒上,内轴筒套装在外轴筒中,在环形气垫上有一充气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气垫来达到减震目的使骑车者感到如水中行舟,非常舒适,对骑车者的椎和腰部可起到保健作用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减震性能优越。文档编号B62J1/02GK2603767SQ0323552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德义 申请人:王德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