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控制高线盘条表面夹痕粗晶组织的 热轧方法,适用于高速线材厂优化盘条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提高盘条的综合力学性能和 表面质量、尺寸精度。
技术介绍
表面质量控制、尺寸精度和组织性能一直是高线厂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目前深 加工行业拉拔变形量增加、拉拔速度提高、减免中丝热处理、钢丝断丝率要求严格的情况 下,如何实现线材表面质量和组织性能进一步提升成为轧钢工艺研宄的主要方面。 高线盘条表面的夹痕为盘条缺陷的一种,在表面呈对称出现,表现为上下平行的 小平面夹痕,如图1和2所示,在钢厂生产的盘条的尾部经常出现,其产生的原因是夹送辊 孔型设计不当和夹持力控制不合适,造成夹送辊给盘条表面施加的微塑性变形。因此,对于 夹送辊的工艺控制和设计非常重要。对于夹送辊的控制工艺必须适合整条高线的轧制工艺 和品种特点、规格限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首先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保证线材尾 部在出精轧机后的失张状态下能够稳定精确的进入夹送辊之前的导卫,保证夹送辊给以足 够的夹持和降速;其次,保证夹持过程既能够保证失张状态下尾部在夹送辊的摩擦 ...
【技术保护点】
控制高线盘条表面夹痕粗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a)盘条轧制规格为5.5‑6.5mm,精轧机出口速度控制在80‑86m/s,吐丝机超前系数控制在1.01‑1.03;(b)精轧后采用5段水箱冷却,前三个水箱冷却温降控制在40‑50℃,冷却过程盘条的抖动振幅控制在10‑25mm;(c)尾部夹持压力控制在0.20‑0.24Mpa;闭口度控制在0.55‑0.65mm;吐丝温度控制在880‑9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罗志俊,王丽萍,王立峰,孙齐松,李舒笳,佟倩,王晓晨,王坤,杨子森,史昌,李三凯,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