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863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薏苡仁 30份、鸡血藤30份、络石藤15份、白术15份、麻黄6份、附子10份、桂枝10份、甘草1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 药。
技术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对称性、侵 蚀性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痹症、历节、鹤膝风"等 范畴。该疾病病程长,后期致残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〇. 5~3%,我国约0. 1~1. 08%, 且以20~50岁的青壮年较多。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人体自身免疫系 统的异常,受累关节出现滑膜的出血、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肉芽形成及滑膜细胞的增 殖。主要病理发展过程中滑膜增殖形成血管翳,造成骨关节侵袭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僵直、 畸形、功能丧失而有不同程度的残废。 风寒湿阻型是类风湿关节炎性最为常见的证型之一,表现以寒湿症状为主,四肢 关节肿痛,以小关节肿痛明显,伴有晨僵,关节活动不便等主要临床症状。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薏苡仁【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 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 收集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 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注意】脾约便难及妊妇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鸡血藤【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来源】本品为豆科 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 切片,晒干。【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 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 草》。 络石藤【别名】络石、鲮石、明石、悬石、云花、云珠、云英、云丹、石蹉、略石、领石、 石龙蘼、耐冬、鬼系腰、石薜荔、白花藤、爬山虎、过墙风、鹿角草、羊角藤、乳风绳、石气柑、万 字金银、沿壁藤、铁线草、风藤、折骨草、交脚风、合掌藤、双合草、剃头草。【来源】本品为夹竹 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苦,微寒。【归 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 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注意】 杜仲、牡丹为之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摘录】《中华本草》。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冬 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 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摘录】《中 华本草》。 麻黄【别名】色道麻、结力根。【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 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 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 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2~9g。【注意】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附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 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 列品种。【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 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 外感,寒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萎、 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摘录】《中华本草》。 桂枝【别名】柳桂。【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 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 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 月中,心悸,奔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注意】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 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晒干。【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 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 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注意】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摘录】《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 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 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薏苡仁30份、鸡血藤30份、络石藤15份、白术15份、麻黄6份、附 子10份、桂枝10份、甘草10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0~ 65岁,平均年龄46. 8岁,病程1~30年;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0~65岁,平均 年龄47. 6岁,病程1~30年。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疼痛持续时间 短,一般为12 - 72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2)、 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 (3)、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拒按。(4)、对称性疼痛,病变可同时侵及 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5)、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 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6)、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7)、疼痛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 直或畸形,关节功能可恢复。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疗程4周。 对照组口服萘普生,按照其说明书服用。疗程4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显著好转,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 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薏苡仁 30份、鸡血藤30份、络石藤15份、白术15份、麻黄6份、附子10份、桂枝10份、甘草10份、川乌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云香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