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654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包括门框、固定在门框底部的平台及固定在门框中部的护栏,所述平台与所述门框之间连接有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与所述门框间两侧均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在所述平台的靠近所述门框一端两侧均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门框上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钢丝绳一端绕接在所述滚轮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升降机高空作业发生突发性故障时,维修不方便,维修人员维修时容易发生危险等问题,同时,几乎不会占用升降机的工作空间,提高了升降机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升降机日常检修、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施工升降机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一些特殊的场所也要应用一些特殊的功能,然而,由于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了提高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人们对升降机的结构、性能、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工地现场,工况较为复杂多样,施工安全尤为重要,施工升降机的日常保养、检修、维护为重中之重,尤其高空作业时,突发性故障,如何快速、方便进行维修及如何保障维护人员的人生安全等问题,有必要基于上述问题,在升降机上设计一种维修作业平台。申请号为“201220416753.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升降机翻板门结构”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通过联动装置连接的上开门和翻板门,上开门上下移动设置在吊笼的门框上部,翻板门翻转活动连接在门框下部,联动装置设置在吊笼侧壁,该技术中虽然翻板门及护栏的组合具有相类似的结构,但是,当翻板门合起来的时候护栏会占用升降机的一部分空间,此外,钢丝绳与翻板门的连接关系较为复杂,安装、维修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当升降机高空作业时,突发性故障,如何快速、方便进行维修及如何保障维护人员的人生安全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包括门框、固定在门框底部的平台及固定在门框中部的护栏,所述平台与所述门框之间连接有钢丝绳,所述护栏与所述门框间两侧均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在所述平台的靠近所述门框一端两侧均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门框上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钢丝绳一端绕接在所述滚轮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的自锁机构由2个双孔连杆组成,并通过I转轴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自锁机构一端通过所述其中一双孔连杆与所述护栏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另一双孔连杆与所述门框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连接在所述自锁机构的两双孔连接杆的连接端,并通过所述转轴一起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门框中部两侧设置有吊板,所述护栏通过转轴与所述吊板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吊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远离所述门框的一端至少设置有I个扣板。进一步的,所述的门框上至少设置有I个扣合部,所述扣板与所述扣合部相扣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护栏与门框之间设置的自锁装置及自锁装置与所述平台连接的拉杆,实现了启闭时护栏与平台的联动,实现工作平台的迅速打开或关闭,便于发生突发性故障时操作员能够及时开展工作,此外,当平台关闭时,护栏随之放下,几乎不占用升降机工作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解决了当升降机高空作业发生突发性故障时,维修不方便,维修人员维修时容易发生危险等问题,同时,几乎不会占用升降机的工作空间,提高了升降机的工作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所示,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包括门框1、固定在门框I底部的平台2及固定在门框I中部的护栏3,所述平台2与所述门框I之间连接有钢丝绳6,所述护栏3与所述门框I间两侧均设置有自锁机构4,所述的自锁机构4由2个双孔连杆41组成,并通过I转轴42铰接,所述自锁机构4 一端通过所述其中一双孔连杆41与所述护栏3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另一双孔连杆41与所述门框I铰接,所述在所述平台2的靠近所述门框I 一端两侧均设置有拉杆5,所述拉杆5连接在所述自锁机构4的两双孔连接杆41的连接端40,并通过所述转轴42 —起连接固定,所述所述门框I上设置有滚轮装置7,所述钢丝绳6 —端绕接在所述滚轮装置7的滚轮14上,当平台I收起时,所述钢丝绳6自由收起或绕在所述滚轮14上,所述的门框中部两侧设置有吊板10,所述吊板10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其上开有椭圆孔或长条孔15,所述护栏3通过转轴与所述吊板铰接于所述椭圆孔或长条孔15上,所述平台2远离所述门框I的一端至少设置有I个扣板9,所述扣板9上设置有卡槽13,所述的门框I上至少设置有I个扣合部8,所述扣合部8上设置有接触部12,所述扣板9的卡槽13与所述扣合部8的接触部12相扣合。当平台2打开时,所述拉杆5拉动所述自锁机构4展开,从而支撑护栏13向上开启,当自锁机构4到达极限位置时,2个双孔连杆41呈一条直线,从而实现自锁,并将所述护栏3牢靠的支撑起来;当平台2收起时,所述拉杆5将推动所述自锁机构4收缩折起,从而带动所述护栏3向下收起。通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护栏与门框之间设置的自锁装置及自锁装置与所述平台连接的拉杆,实现了启闭时护栏与平台的联动,实现工作平台的迅速打开或关闭,便于发生突发性故障时操作员能够及时开展工作,此外,当平台关闭时,护栏随之放下,几乎不占用升降机工作空间。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包括门框、固定在门框底部的平台及固定在门框中部的护栏,所述平台与所述门框之间连接有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与所述门框间两侧均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平台的靠近所述门框一端两侧均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门框上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钢丝绳一端绕接在所述滚轮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机构由2个双孔连杆组成,并通过I转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一端通过一所述双孔连杆与所述护栏铰接,另一端通过另一双孔连杆与所述门框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连接在所述自锁机构的两双孔连接杆的连接端,并通过所述转轴一起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框中部两侧设置有吊板,所述护栏通过转轴与所述吊板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截面形状为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远离所述门框的一端至少设置有I个扣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框上至少设置有I个扣合部,所述扣板与所述扣合部相扣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高空维修作业平台,包括门框、固定在门框底部的平台及固定在门框中部的护栏,所述平台与所述门框之间连接有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与所述门框间两侧均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平台的靠近所述门框一端两侧均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门框上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钢丝绳一端绕接在所述滚轮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进王化龙李向辉贺伟萍程惠祺赵洪亮曾以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