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506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包括设置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力池,消力池的入水端带有消能齿坎,其排水端带有消能尾坎,消能齿坎带有迎水凹弧面及背水凹弧面,迎水凹弧面与消力池的前段平滑过渡;消能齿坎的上方设置挡水板,挡水板沿着消力池的排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挡水板的下端带有导水网板及导水板,导水板置于导水网板的上方,导水板与导水网板间带有导水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消能齿坎与挡水板、导水网板及导水板相结合,实现多次集中消能,消能效果好;其结构紧凑,无需建造较长的护坦,降低了建造成本,不受狭窄场所的限制,适应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涉及水电站的消力池。
技术介绍
水电站的消能方式中,消力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设置在泄水建筑物的下游处。通过在消力池中形成水跃,将泄水建筑物泻出的急流转变成缓流,以消除多余动能。消力池往往具有流态稳定、消能效果好的特点。但现有的消力池中,其需要修筑较长的护坦,若采用多级消能结构,其总体长度更长,导致建筑物的布置空间不足,土石方开挖量及混凝土方量较大,工程造价较高,对于狭窄地域更不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宄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其大大缩短了护坦长度、适应于各种地域使用,具有造价低、方便布置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包括设置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力池,消力池的入水端带有消能齿坎,其排水端带有消能尾坎,消能齿坎带有迎水凹弧面及背水凹弧面,迎水凹弧面与消力池的前段平滑过渡;消能齿坎的上方设置挡水板,挡水板沿着消力池的排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挡水板的下端带有导水网板及导水板,导水板置于导水网板的上方,导水板与导水网板间带有导水空间,挡水板及导水网板分别通过支撑杆与消力池固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网板倾斜向下设置,其末端置于消能尾坎的迎水面的上方。所述消能齿坎的迎水凹弧面所在扇形段的圆心角为60° -65°。所述消能齿坎的背水凹弧面所在扇形段的圆心角为55° -6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消能齿坎与挡水板、导水网板及导水板相结合,实现多次集中消能,消能效果好;其结构紧凑,无需建造较长的护坦,降低了建造成本,不受狭窄场所的限制,适应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消力池;2、消能齿坎;21、迎水凹弧面;22、背水凹弧面;3、消能尾坎;31、迎水面;4、挡水板;5、导水板;6、导水网板;7、导水空间;8、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包括设置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力池1,消力池I的入水端带有消能齿坎2,其排水端带有消能尾坎3,消能齿坎2带有迎水凹弧面21及背水凹弧面22,迎水凹弧面21与消力池I的前段平滑过渡;消能齿坎2的上方设置挡水板4,挡水板4沿着消力池I的排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挡水板4的下端带有导水网板6及导水板5,导水板5置于导水网板6的上方,导水板5与导水网板6间带有导水空间7。挡水板4及导水网板6分别通过支撑杆8与消力池I固连。导水网板6倾斜向下设置,其末端置于消能尾坎3的迎水面31的上方。消能齿坎2的迎水凹弧面21所在扇形段的圆心角为60° -65°,其背水凹弧面22所在扇形段的圆心角为55° -60°。由于消能齿坎2具有60° -65°度的迎水凹弧面21,即具有缓冲水流的挑角,消能齿坎2能够将泄槽横断面的两侧及表面部分的水流挑起,之后水流流速很快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并在挡水板4的阻挡下二次降低流速,当流至导水网板6时,由于网状结构的阻挡作用,最终于消力池I中及导水空间7中平稳流向下游,从而大大减小水流于消力池I内的波动。本技术采用消能齿坎与挡水板、导水网板及导水板相结合,实现多次集中消能,消能效果好;其结构紧凑,无需建造较长的护坦,降低了建造成本,不受狭窄场所的限制,适应范围广。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包括设置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力池(1),消力池(I)的入水端带有消能齿坎(2),其排水端带有消能尾坎(3),其特征在于:消能齿坎(2)带有迎水凹弧面(21)及背水凹弧面(22),迎水凹弧面(21)与消力池(I)的前段平滑过渡;消能齿坎⑵的上方设置挡水板(4),挡水板⑷沿着消力池⑴的排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挡水板(4)的下端带有导水网板(6)及导水板(5),导水板(5)置于导水网板(6)的上方,导水板(5)与导水网板(6)间带有导水空间(7);挡水板(4)及导水网板(6)分别通过支撑杆(8)与消力池(I)固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网板(6)倾斜向下设置,其末端置于消能尾坎(3)的迎水面(31)的上方。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齿坎(2)的迎水凹弧面(21)所在扇形段的圆心角为60° -6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齿坎(2)的背水凹弧面(22)所在扇形段的圆心角为55° -6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包括设置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力池,消力池的入水端带有消能齿坎,其排水端带有消能尾坎,消能齿坎带有迎水凹弧面及背水凹弧面,迎水凹弧面与消力池的前段平滑过渡;消能齿坎的上方设置挡水板,挡水板沿着消力池的排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挡水板的下端带有导水网板及导水板,导水板置于导水网板的上方,导水板与导水网板间带有导水空间。本技术采用消能齿坎与挡水板、导水网板及导水板相结合,实现多次集中消能,消能效果好;其结构紧凑,无需建造较长的护坦,降低了建造成本,不受狭窄场所的限制,适应范围广。【IPC分类】E02B8-06【公开号】CN204475286【申请号】CN201520135687【专利技术人】梁志山, 潘政移, 黄文标, 苏集志, 江东伟, 赖文育 【申请人】丰顺县梅丰水电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申请日】2015年3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水力消力池结构,包括设置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力池(1),消力池(1)的入水端带有消能齿坎(2),其排水端带有消能尾坎(3),其特征在于:消能齿坎(2)带有迎水凹弧面(21)及背水凹弧面(22),迎水凹弧面(21)与消力池(1)的前段平滑过渡;消能齿坎(2)的上方设置挡水板(4),挡水板(4)沿着消力池(1)的排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挡水板(4)的下端带有导水网板(6)及导水板(5),导水板(5)置于导水网板(6)的上方,导水板(5)与导水网板(6)间带有导水空间(7);挡水板(4)及导水网板(6)分别通过支撑杆(8)与消力池(1)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山潘政移黄文标苏集志江东伟赖文育
申请(专利权)人:丰顺县梅丰水电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