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范伊专利>正文

自行车转弯指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76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转弯指示器。这种指示器是以现有自行车的装饰灯罩为基础,经过改型,使其充作转弯指示元件,配上可由骑车人操纵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利用或不直接利用车轮转动的动力,使简单机械传动装置带动转弯指示元件按某种特定的方式摇动,以指示自行车将要转弯的方向。(*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特定动作的方式来指示自行车转弯方向的机械装置。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唯独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没有行进中指示转弯方向的装置,这不能不是一个缺陷,在城市交通事故中,同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所占比重甚大,交通法规规定,骑自行车不准“突然猛拐”。骑车转弯之所以会产生“突然”感,显然主要就是因为自行车没有指示转弯的信号装置,事先不知道它将要转弯以及将要往哪转弯。机动车的转弯指示灯一般在转弯前,距转弯路口约50米左右处即开始工作,因而可有效地消除这种“突然”感,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求骑车人转弯时“伸手示意”,但是不可能作到在整个转弯过程中都伸手示意,即使在转弯路口伸手示意,还会发生单手扶把不稳的问题,因此大多数骑车人作不到转弯时伸手示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适合各型自行车使用的转弯指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借此增加自行车的外观装饰美。鉴于自行车的最大优点是轻便,为了保持其简单机械传动的整体结构特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式完成在自行车现有的装饰灯罩的基础上,经过改型,配上可由骑车人操纵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带动设在自行车首尾部位的装饰灯罩相应产生一种特定的而且醒目的动作,以指示将要转弯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简便易行,具体结构由以下三种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下面将结合附图分别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图1-1是本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1-2是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图图1-3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后左侧位)图1-4是本实施例工作方式示意图(后左侧位)参看图1-2,本实施例经联系于车轮转动的可由骑车人操纵的摩擦轮1传动一个结构简单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再由拨杆2把经减速后的蜗轮3的园周运动按照正弦曲线规律变换为可以用于指示自行车转弯方向的沿一定园弧所作的上下摇动。在拨杆2的终端装上造型美观的彩塑罩4。当蜗轮3每转一周,带动拨杆2终端灯罩4上下摇动一次。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减速机构简单易行。以28车为例,据实测,自行车转弯前的一段直线行驶速度一般为2转/秒左右(车轮转速),设摩擦轮1直径3厘米,轮胎侧面与摩擦轮1接触处的转速比约等于1∶23,即摩擦轮1的转速约等于46转/秒,如果要求转弯指示器每秒钟上下跳动一次,则蜗轮蜗杆机构的减速比可设定为摩擦轮1∶蜗轮3=46∶1。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见图1-3所示。图1-3a及图1-3c为减速机构的剖面图和分解示意图(均以后轮左侧位减速机构为例)图1-3b为本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减速机构壳体22的上支点5活动地装在固定于可调孔6内的螺栓上,螺栓7的一端先穿入弧形孔8后,再把螺栓7固定在可调孔9上,另一端连接操纵钢索10及拉力弹簧11,钢索10的套管尾端固定在孔17上,弹簧11的另一端钩在孔18内。拨杆2活动地装在螺栓13的尾端,螺栓13的顶端紧固在可调弧形孔12内。拨杆2的尾端活动地插入彩塑罩4的孔21内,彩塑罩4回中立位置控制杆14及控制弹簧23装在固定座15上,固定座15紧固在可调孔16内。支架19用四只螺栓固定在支架20左侧的内部,其固定位置是可调的。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见图1-4a所示。图1-4b表示弧形孔12可用作调整拨杆2摇动扇面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的操纵系统采用自行车通常使用之钢索软操纵系统。钢索10拉紧(弹簧11拉伸)为不工作状态,此时拨杆2端头脱离彩塑罩4孔21,彩塑罩4被中立位置控制杆14拉回中立位置(如图1-3c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宜装在自行车尾部,左右两侧各装一个,为便于观察,要使彩塑罩端面指向斜上方(如图1-1所示)。制作时,蜗轮蜗杆可选用非金属材料如尼龙制作、轴钢质、轴承套宜铜质,壳体22可用铝压铸,支架薄钢皮冲制,拨杆2、控制杆14钢质。实施例二图2-1是本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2是本实施例转弯指示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3是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图图2-4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后左侧位)图2-5、图2-6及图2-7是本实施例的另外三种结构的示意图。参看图2-1及图2-2,本实施例应用简单凸轮机构动作原理,由固定在车轮幅条4上的凸块1和安装在轮叉臂上的凸轮被动件(指示器摇臂)2组成。凸轮被动件2尾端装有彩塑罩3。参看图2-3,本实施例不工作时,凸轮被动件2处于水平状态(如图A所示),工作时凸轮被动件2的彩塑罩3端,从水平位置向上作往复摇动(如图B所示)。由于本实施例视车轮为一大型凸轮,所以车轮每转动一周,可操纵凸轮被动件2往复摇动一次。设自行车转弯前,车轮平均每秒钟转动两周,则凸轮被动件2每秒钟往复摇动两次。为减小凸轮被动件2摇动时的撞击力和惯性力,可按等加速和等减速凸轮机构的位移规律,选取凸块1工作面的形状(等加速和等减速运动凸轮被动件位移曲线和凸轮工作曲线如图c所示)。同时,在具有适当的凸轮被动件2的摇动幅度即具有适当的动程的条件下(动程=R1-R2,见图C所示)选取较大的动作角。(凸块1的两端固定点所包含的车轮两幅条间的夹角a,如图C所示)。参看图2-2、图2-3A及图2-4、支架8同卡箍9结合一起,固定在轮叉臂上。凸轮被动件2装在支架8上、支点位置是可调的,凸轮被动件2回程靠扭簧5。本实施例亦使用自行车通常使用的由钢索及其套管等组成的软操纵系统。软操纵系统终端连接一个可控制凸轮被动件2的工作状态的锁楔6,在锁楔6的根部装有复位弹簧7,自行车停放时,将凸轮被动件2收起(见图2-2所示),以免损坏。本实施例适用自行车首尾部装用。图2-5及图2-6分别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两种应用简单凸轮机构传动的转弯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5所示的结构的外观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附图1-1。其工作方式、适用范围均同实施例一,因此,可以取代实施例一。参看图2-5,轴1两端按水平方向固定在支架7的左右两侧挡板的承座8内。轴1两侧各装有一个轴套3,在轴套3上固定有凸轮被动件2与摇臂4,凸轮被动件2摇动时,以轴套3为支点,使轴套3在轴1上作往复偏转,同时带动摇臂4摇动。因此,彩塑罩以摇臂4为半径作弧状往复摇动。凸轮被动件2、摇臂4同轴套3可铸(塑)成一体,也可以卡箍可调的固定在轴套3上。图2-5结构由软操纵系统6及回程弹簧5控制。图2-6所示的结构是基于图2-5的结构经改型得来。参看图2-6a,彩塑罩2以结点4同摇臂4(图2-5)连接,同时彩塑罩2又经可改变长度的套杆3与设在中间彩塑罩内的结点1相连。因此,当转弯指示器工作时,彩塑罩2将以结点1为支点作曲面摇动(见图2-6b所示,r表摇臂4),图2-6结构适于自行车首尾部位装用。图2-6C为装在车首时的外观示意图。当装在车首,凸轮被动件2(见图2-5)的触头端,要改制成使触头的指向同车轮的转向一致,以保持工作稳定。为使图2-5和图2-6两结构的彩塑罩的摇动幅度各自保持上下偏转度一致,彩塑罩不工作时的停放位置即向下偏转的极限位置,应处在中间偏下的相应地方。本实施例可制成多种结构形式,例如还可以把车轮轴套1(参看图2-7所示)制成一个凸轮2(即把车轮轴套滚珠轴承座外表面作为凸轮2的基园)。以轮叉臂3为依托,固定一段可以随意走向并能传递动作的“软轴”作为凸轮被动件4,凸轮被动件4的上端同可由骑车人操纵的带有彩塑罩的指示器摇臂5连动(如可同图2-2的指示器摇臂2连接,可同图2-5的摇臂4连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转弯指示元件的特定动作的方式来指示自行车转弯方向的自行车转弯指示器。其特征是运用联系于或不直接联系于车轮转动的可由骑车人操纵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使设在自行车首尾部位的转弯指示元件相应产生一种特定方式的摇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转弯指示元件的特定动作的方式来指示自行车转弯方向的自行车转弯指示器。其特征是运用联系于或不直接联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范伊
申请(专利权)人:代范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