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3664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近/超临界水热还原领域,特别是涉及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首先采用金属氢氧化物溶胶作为晶核前驱物,使其在近/超临界水中快速脱水生成大量超细金属氧化物晶核;其次,络合金属离子与氢气反应生成原子态金属,该原子态金属沉积在生成的金属氧化物晶核表面,使得晶粒继续生长为具有一定粒度的纳米金属粉体。该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控制晶核的数量即可有效地控制纳米金属产物的粒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近/超临界水热还原领域,特别是涉及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金属粉体(粒径小于100nm)与普通金属粉体相比具有更为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大的比表面、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在电子信息、光电催化、医药制备、有色涂料、润滑油添加剂及机械材料耐磨涂层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常见纳米金属粉体有铂、银、铜、镍、钴等。目前常见的纳米金属制备方法有机械研磨法、电解法、微乳液法、喷雾热解法和液相还原法等。其中机械研磨法能耗高、产量低、在研磨过程中易引入杂质,并且研磨粒径很难降低到100nm以下。电解法需消耗大量电能,并且产物需经过复杂的后续处理工艺,如研磨、筛分等才能达到粒径要求。而常用的液相还原法反应效率低,采用的还原剂(水合肼、硼氰化钾/纳等)具有极高的毒性,易带来二次污染及生产安全问题。因此,探索更为高效、清洁的理想反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展了采用近/超临界水热还原法制备纳米金属粉体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了近/超临界水(压力>22.1MPa,温度>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步骤一、配制金属氢氧化物溶胶作为晶核前驱物;步骤二、晶核前驱物加压到近/超临界水临界压力,与处于近/超临界水临界压力、近/超临界水临界反应温度混合,晶核前驱物发生脱水、结晶反应,迅速生成粒径小于10nm的金属氧化物晶核;步骤三、在近/超临界水临界压力下,将金属氧化物晶核与氢气、络合金属盐溶液混合,混合物加热至近/超临界水临界反应温度,络合剂与金属离子首先发生解离反应,解离的金属离子进而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原子态金属,原子态金属沉积在金属氧化物晶核表面,使得金属氧化物晶核继续生长成为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近/超临界水热还原制备异种晶核纳米金属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步骤一、配制氢氧化铁溶胶或者氢氧化铝溶胶作为晶核前驱物;步骤二、晶核前驱物加压到近/超临界水临界压力,与处于近/超临界水临界压力、近/超临界水临界反应温度的近/超临界水混合,晶核前驱物发生脱水、结晶反应,迅速生成粒径小于10nm的金属氧化物晶核;步骤三、在近/超临界水临界压力下,将金属氧化物晶核与氢气、包括络合剂和金属盐的络合金属盐溶液混合,混合物加热至近/超临界水临界反应温度,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璐马红和马素霞李红格郑仙荣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