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或类似装置用的保护蓬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54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自行车或类似物使用的保护篷,包含了一框架(2)和一雨水及紫外线所不能透过的外盖(3),其中,该框架(2)包含一弯曲成一汤匙形圈的弹性管(4),该二管末端(5a,5b)被维持在后轮轮毂(6)的区域内,且该框架(2)的末端经由一固定在接近于该车把(8)上的拉力缆(9)来调整至一预定的倾斜度及/或高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权利要求1前叙部分所限定的自行车或类似装置使用的保护蓬。已知的供自行车使用的保护装置,其目的是用以保护骑乘者不会被雨淋到。其通常的结构为一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且围住该骑乘者身体的帐篷。一盖帐型式的开口设在该帐篷顶上,以供骑乘者的头部使用,但该骑乘者的脸部基本没有保护到的。此类装置很是笨重,会数倍地增加自行车的空气阻力,且在旅行多方面上均会防碍到该骑乘者。例如,上车及下车会成很复杂,在装配及移除该保护装置亦为很困难。此类结构对于侧风亦极为敏感。因为骑乘者不再可视觉的接触到踏板和如为刹车及换档之类的控制装置,使得在操作上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此外,因为该盖帐通常为严密的缝合至该帐篷顶上,故很难见到后方视野。骑乘者应该停止以一手握持雨伞而以另一手来驾把的做法。但在雨中骑自行车时,应可提供令人满意的安全参数,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自行车或类似物使用的保护蓬,以便对雨及日光照射提供有效的保护,且以最简单的装置来组成在美学上吸引人的解决方法。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装置可以解决此一问题。从属权利要求体现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蓬优选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使用一合适选择的管的弹力,在骑乘者上方张起一非常简单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及该织物外盖兼顾美学而限制至最小需要的程度。该框架结构在两侧及前方均完全敞开,因此,该框架不会拘束骑乘者的自由移动。该保护蓬主要为水平延伸的覆盖,且在该顶的水平方向上具有较大宽度,因此,由保护蓬而增加的空气阻力极微小。此外,该顶伸展在骑乘者头部的上方,增加了该骑乘者在道路交通的能见度,因此,其他的道路使用者特别是摩托车骑乘者,他们的注意力会由于讯号效应而及时注意到该自行车骑乘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蓬可减少了事故风险。参照下列图形及一示范性实施例,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蓬。仅有一幅图,是一具有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蓬配装上的自行车的透视图。该图形显示一具有保护蓬1且停下的自行车,其基本上包含了由一弹性管4所组成的框架2,围绕该管4的前部配装有一织物或塑料外盖3。于此所示的范例中,该框架2由一长的单件可挠塑料管所组成,该管的二末端5a及5b固定在接近后轮轮毂6的自行车车架上的一装卡器14上。该使用在所示范例内的装卡器由具有锁定螺丝15的管所组成,经由此装卡器可将保护蓬1的框架的管末端5a及5b锁定。一加强夹12也设在该自行车后轮及该行李架10的上方,以将该框架4的管末端5a及5b形成一特定位置。于此的加强夹大约30cm高,且在此距离内以大约间隔10cm的距离导引该管末端。该夹的表面最好用以安装容纳一反光镜,或一后灯,或其他类似物。该外盖3可由一轻塑料片或织物材料所组成,该外盖的外缘具有一供框架管4配装通过的带孔边缘13。该塑料管的弹力提供张力该外盖所需的拉力,而不使该保护蓬产生皱折。在该顶的一末端7上提供一拉力缆9,且该缆9的另一末端固定在该车把上。仅需额外的在该车把中央提供一吊钩便可完成固定,该缆被接附至该吊钩上。在该缆上亦可提供多个吊钩或多个吊圈,因此,可以改变该顶的前方区域的倾斜程度。再次,该框架管固有的弹性给予该保护蓬一种有系统的及显著醒目的外形轮廓,且其在该顶的末端不需要任何的支撑或刚性的装卡器。如此,该骑乘者在具有保护蓬的情况下仍可有最大的自由移动程度,而实际上不会感觉到该保护蓬的存在。为使即使在雨中高速骑乘时仍可维持该骑乘者干燥,更好该管4的长度设定为通过该顶末端7及该自行车车轮轴承16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α在45°至60°之间,较佳为50°。依此方式,该顶之前部外缘不会突出超过该前轮的顶梢。如此,可确保掉落在该高速行进自行车前方的雨滴,基本上不会触及骑乘者。较佳的,该保护蓬主要由塑料所组成,且塑料材料也用于该框架管及供该管末端5a及5b固定在该自行车车架上的装卡器。如此可成一结构,使其可以轻易地安设,且可自自行车上轻易地取下。为使在不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储放该保护蓬,较佳的,将该框架做成可互相配装管的若干部分,并可与该外盖置于一袋中紧凑运送。为增加本专利技术保护蓬装置对骑乘者的安全性,该保护蓬可由高反射材料或不提供可感知后方散射材料所组成。较佳的,保护蓬前方区域的宽度在60至70cm之间。保护蓬的宽度朝向其后方末端而逐渐减少,因此,在大约骑乘者肩部或背部区域之后到该行李架10之后端区,仅有一狭窄的且变窄的顶区域,因此,该骑乘者及自行车单位的空气阻力增加甚微。此顶的形状也具有另一优点,在大雨中,在外盖的中央区域形成一落水沟,且雨水会经由此落水沟而在该顶之后端处落下。该三角形缆的组态(保护蓬,转动轴)可允许具有无干扰的前方视野。于同时,后方视野基本上不会被该狭窄背部部分所阻碍,且其他的道路使用者亦不会阻碍。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蓬对自行车的重要功能不会有不利影响,因此,例如,仍可毫无困难的使用该行李架10。驾驶操作亦不会受到该拉力缆9的影响,因为该维持点大致位于该车把的转动轴线上。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蓬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即可调整以适应任何型式的自行车。对该示范性实施例的说明并不具有限制力,而仅做为显示及说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涵盖所有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不同实施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供自行车或类似物使用的保护蓬,包含一框架管(2)和一雨水及紫外线所不能透过的外盖(3),其特征在于,该框架(2)包含一弯曲成一汤匙形圈的弹性管(4),该管的两个末端(5a,5b)固定在后轮轮毂(6)的区域内,且该框架(2)的末端经由一固定在接近于该车把(8)上的拉力缆(9)来调整至一预定的倾斜度及/或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管末端(5a,5b)的装卡器(14)把该管导引向一行李架(10)的后方末端,且于该后轮(11)上方的一加强夹(12)将该二管(5a,5b)刚性的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外盖(3)由塑料或织物所组成,且包含一供该管(4)通过的带孔的连续边缘(13),该管以其本身的弹力来拉紧该外盖。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装卡器(14)由固定在该自行车车架上的管(15)所组成,在该管上放置有一锁定螺丝(15)以销定该框架管(4)。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通过该框架(4)的末端外缘(7)及该踏板轴承(16)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α为45°至60°之间,最好为50°。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前方顶区域(17)的高度可经由改变该接附的拉力缆(9)的长度而加以调整。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管(4)、该外盖(3)及该拉力缆(9)均由塑料制成。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蓬的具有最大宽度的前方区域的宽度在60至70cm之间。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向后方延伸一段距离,依此,在保护蓬上的雨水被导引至该顶的背部末端而排出。10.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框架(2)及/或该外盖(3)是由具有高度光散射及/或反射效果的材料所制成。11.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蓬,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夹(12)可包含反光镜、一后灯或一袋子。12.如权利要求1一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自行车或类似物使用的保护蓬,包含一框架管(2)和一雨水及紫外线所不能透过的外盖(3),其特征在于,该框架(2)包含一弯曲成一汤匙形圈的弹性管(4),该管的两个末端(5a,5b)固定在后轮轮毂(6)的区域内,且该框架(2)的末端经由一固定在接近于该车把(8)上的拉力缆(9)来调整至一预定的倾斜度及/或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鲁皮瑞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鲁皮瑞特克劳斯麦克梅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