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相鹏专利>正文

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695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是由进气管、排气管、导流叶片、筒体、螺旋片、消涡板、固定板、除尘器和出料口组成,所述的进气管连接筒体左侧上方,排气管连接筒体上方延伸至筒体内部,导流叶片位于筒体内部中心位置,螺旋片连接筒体内部并位于排气管外侧,固定板连接筒体下方,消涡板连接固定板,除尘器连接固定板下方,出料口连接除尘器下方,所述的除尘器为漏斗形,所述的导流叶片呈矩形,导流叶片上设置有导流线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筒体内部增加的导流叶片,减少了不同分离阶段分离效率的差异,提高了分离效果。增加的消涡板使已被分离的液体不会重新卷起进入上升的气体进行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分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普通旋风分离器中没有导流叶片,分离效果比较差。因为在分离器分离的过程中排气量随分离控制要求不同而变化,将导致旋风分离器入口气流速度变化,对于进气管以及简体直径等尺寸已固定的旋风分离器来说,分离效率在发酵不同阶段将存在明显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是由进气管、排气管、导流叶片、筒体、螺旋片、消涡板、固定板、除尘器和出料口组成,所述的进气管连接筒体左侧上方,排气管连接筒体上方延伸至筒体内部,导流叶片位于筒体内部中心位置,螺旋片连接筒体内部并位于排气管外侧,固定板连接筒体下方,消涡板连接固定板,除尘器连接固定板下方,出料口连接除尘器下方,所述的除尘器为漏斗形,所述的导流叶片呈矩形,导流叶片上设置有导流线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技术合理。在筒体内部增加的导流叶片,减少了不同分离阶段分离效率的差异,提高了分离效果。增加的消涡板使已被分离的液体不会重新卷起进入上升的气体进行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是由进气管1、排气管2、导流叶片3、筒体4、螺旋片5、消涡板6、固定板7、除尘器8和出料口9组成,所述的进气管1连接筒体4左侧上方,排气管2连接筒体4上方延伸至筒体4内部,导流叶片3位于筒体4内部中心位置,螺旋片5连接筒体4内部并位于排气管2外侧,固定板7连接筒体4下方,消涡板6连接固定板7,除尘器8连接固定板7下方,出料口9连接除尘器8下方,所述的除尘器8为漏斗形,所述的导流叶片3呈矩形,导流叶片3上设置有导流线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进气管1与筒体4成切线方向,气液物以一定的速度从进气管1进入简体4内在导流叶片3上作高速螺旋运动,气流中的大颗粒液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筒体4内壁撞击而沿内壁滑落,当气流经过导流叶片3时,由于气流与导流叶片3撞击而使小颗粒液滴汇聚成大颗粒液滴,在导流叶片3下边随气流高速螺旋而飞向筒体4内壁并沿内壁滑落。螺旋片5可增加气流的旋转圈数,使未被分离的小颗粒液滴在继续旋转的过程中逐步被分离,从而达到提高分离效率。所有沿内壁滑落的液体经出料口9排出,而气体到达筒体4底部时则向上旋流经排气管2排出。消涡板6使已被分离的液体不会重新卷起进入上升的气体进行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是由进气管、排气管、导流叶片、筒体、螺旋片、消涡板、固定板、除尘器和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连接筒体左侧上方,排气管连接筒体上方延伸至筒体内部,导流叶片位于筒体内部中心位置,螺旋片连接筒体内部并位于排气管外侧,固定板连接筒体下方,消涡板连接固定板,除尘器连接固定板下方,出料口连接除尘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高效旋风分离器,是由进气管、排气管、导流叶片、筒体、螺旋片、消涡板、固定板、除尘器和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连接筒体左侧上方,排气管连接筒体上方延伸至筒体内部,导流叶片位于筒体内部中心位置,螺旋片连接筒体内部并位于排气管外侧,固定板连接筒体下方,消涡板连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鹏
申请(专利权)人:相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