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包胶复合注塑模,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结构工作效率低下、人工分步操作出错率高等问题。本包胶复合注塑模,包括旋转座,旋转座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下模座,每一个下模座上均可拆卸地设有工件固定座,其中两个工件固定座的上侧设有注塑模,旋转座带动工件固定座转至注塑模的下侧进行注塑包胶,所述的注塑模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以上可以压缩产品成本,又提升了厂家的加工能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
,涉及包胶复合注塑模。
技术介绍
塑料产品的注塑成型模具在制造行业极为常见,目前对于塑料产品的部件添加包胶注塑过程比较繁杂,通常的情况下,该种过程都没有专用的模型进行生产,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操作,如果产品的结构形状较多,则加工过程就变的非常的复杂,需要进行多步、数次重复工作,在这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中,就造成产品的人力费用和材料的浪费程度较大,同时出错率也就相应的增多,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造成了产品的报废,这样就造成了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复合包胶模,人工只需上料和取成品即可,操作量非常的少,其余包胶注塑流程全自动化完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压缩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胶复合注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旋转座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下模座,每一个下模座上均可拆卸地设有工件固定座,其中两个工件固定座的上侧设有注塑模,旋转座带动工件固定座转至注塑模的下侧进行注塑包胶,所述的注塑模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在上述的包胶复合注塑模中,所述的工件固定座上设有2?4个口水兜套接座,所述的口水兜套接座的后侧设有定位凹槽,注塑模的模仁下侧设有对应的定位凸起。在上述的包胶复合注塑模中,位于口水兜套接座上侧的模仁上开设有与熔体流道连通的注塑包胶孔,注塑包胶孔及熔体流道的数目与口水兜套接座相对应。在上述的包胶复合注塑模中,所述的驱动结构是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动升降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全自动化包胶注塑的工艺设计,流程固定标准,成本一致性高,质量可靠,加工精准,并且加工效率更高。2、本技术产品的整体成型工艺是连续加工,一次成型,因此避免了分步加工,造成中间环节产生纰漏,影响了产品质量。3、本技术的结构及工艺设计,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以上可以压缩产品成本,又提升了厂家的加工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1、包胶复合注塑模,包括旋转座1,旋转座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下模座2,每一个下模座上均可拆卸地设有工件固定座3,其中两个工件固定座的上侧设有注塑模4,旋转座I带动工件固定座3转至注塑模的下侧进行注塑包胶,所述的注塑模4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所述的工件固定座3上设有2?4个口水兜套接座5,所述的口水兜套接座的后侧设有定位凹槽6,注塑模的模仁下侧设有对应的定位凸起8。位于口水兜套接座5上侧的模仁7上开设有与熔体流道连通的注塑包胶孔9,注塑包胶孔9及熔体流道的数目与口水兜套接座相对应。所述的驱动结构是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动升降器。上述中的动力装置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油缸等可以提供动力的装置。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包胶复合注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旋转座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下模座,每一个下模座上均可拆卸地设有工件固定座,其中两个工件固定座的上侧设有注塑模,旋转座带动工件固定座转至注塑模的下侧进行注塑包胶,所述的注塑模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复合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固定座上设有2?4个口水兜套接座,所述的口水兜套接座的后侧设有定位凹槽,注塑模的模仁下侧设有对应的定位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胶复合注塑模,其特征在于:位于口水兜套接座上侧的模仁上开设有与熔体流道连通的注塑包胶孔,注塑包胶孔及熔体流道的数目与口水兜套接座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复合注塑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结构是气缸或液压缸或电动升降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包胶复合注塑模,属于模具
它解决了现有结构工作效率低下、人工分步操作出错率高等问题。本包胶复合注塑模,包括旋转座,旋转座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下模座,每一个下模座上均可拆卸地设有工件固定座,其中两个工件固定座的上侧设有注塑模,旋转座带动工件固定座转至注塑模的下侧进行注塑包胶,所述的注塑模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本技术具有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以上可以压缩产品成本,又提升了厂家的加工能力等优点。【IPC分类】B29C45-14, B29C45-10, B29C45-26, B29C45-06【公开号】CN204451047【申请号】CN201520070819【专利技术人】李云迪 【申请人】浙江黄岩纪元模具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包胶复合注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旋转座上周向均布有三个下模座,每一个下模座上均可拆卸地设有工件固定座,其中两个工件固定座的上侧设有注塑模,旋转座带动工件固定座转至注塑模的下侧进行注塑包胶,所述的注塑模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黄岩纪元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