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2059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10),其中,卷绕电极体(40)具备正极集电箔(51)和负极集电箔(61)。其中,正极集电箔(51)的缘部(52)在卷绕轴(WL)的一方以螺旋状露出。另外,负极集电箔(61)的缘部(62)在该卷绕轴(WL)的另一方以螺旋状露出。此外,以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箔(51)的缘部(52)在与卷绕轴(WL)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S)之中的、除了包含卷绕轴(WL)的中心部(WC)的至少1个间隙被分开而集中。同样地,以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箔(61的缘部(62)在与卷绕轴(WL)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S)之中的、除了包含卷绕轴(WL)的中心部(WC)的至少1个间隙被分开而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裡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本说明书中所说的"二次电池" 一般是指可W反复充电的电池。"裡离子二次电池"是指如下的电池,即,作为电解质离子利 用裡离子,通过与正负极间的裡离子相伴随的电荷的移动来实现充放电。可W将一般被称 作"裡二次电池"的电池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裡离子二次电池中。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 - 05499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扁平形的卷绕电极体 的角型电池。此处所公开的卷绕电极体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在带状的金属巧上形成含有 电极活性物质的合材层(此处,也称作电极活性物质层)。另外,沿着带状的金属巧的长边 形成露出了金属巧的露出部。此外,正极片的金属巧的露出部和负极片的金属巧的露出部 在卷绕轴的两侧相互向相反一侧从隔板中伸出。另外,在该些公报中,将正极片的金属巧的 露出部和负极片的金属巧的露出部分别W卷绕中屯、为边界在扁平厚度方向上分为2组。此 夕F,在扁平厚度方向上被分开的2组露出部被分别沿厚度方向集中。 其中,在日本特开2013 - 054998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内容,即,对于金属巧的 露出部,将卷绕起始端部固定在卷绕在外周侧的露出部的内周面中。再者,例如在日本特开 2013 - 045636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如下形态的卷绕电极体,即,将正极片的金属巧的露出 部和负极片的金属巧的露出部分别W卷绕中屯、为边界在扁平厚度方向上分为2组而被集 中。 现有技术文献 [000引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3 - 0549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3 - 045636号公报【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引然而,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形态的卷绕电极体,发现例如在上市前的高温老化中,在 卷绕起始端部,有时发生正极片的正极活性物质溶出、并向负极片析出的现象。当该现象进 展到在负极片中析出了的正极活性物质填塞隔板的孔隙时,就可能成为检测出负极片与正 极片的微短路的要因。该些微短路可W在上述的高温老化之类的上市前的检查中检测出。 但是,本来高温老化之类的上市前的检查(检测工序)是检测出由混入金属异物引起的不 良的检查。在高温老化之类的上市前的检查中,当由于在卷绕起始端部正极片的正极活性 物质溶出、并向负极片析出的现象而检出微短路时,也会成为使材料成品率变差的要因。 此处提出的裡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壳体、收纳于电池壳体中的卷绕电极体、和 收纳于电池壳体中的电解液。其中,卷绕电极体具备在卷绕轴的一方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 集电巧的缘部、和在卷绕轴的另一方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巧的缘部。此外,W螺旋状露 出的正极集电巧的缘部,在与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之中的、除了包含卷绕轴的 中屯、部w外的至少1个间隙被分开而集中。此外,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巧的缘部,在与 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之中的、除了包含卷绕轴的中屯、部W外的至少1个间隙被 分开而集中。该裡离子二次电池很难产生W在卷绕起始端部(卷绕始端部)中正极片的正 极活性物质溶出、并向负极片析出为起因的微短路。 其中,从防止由正极片的正极活性物质溶出、并向负极片析出引起的微短路的观 点考虑,例如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巧的缘部之中的、位于与卷绕轴正交的方 向上的中屯、部两侧的2个缘部集中为一体。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巧的 缘部之中至少从卷绕起始到第一圈集中为一体。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 巧的缘部的卷绕始端部向内侧集中。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巧的缘部之 中至少从卷绕起始到第二圈集中为一体。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巧的缘 部,在与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之中的、选自从包含卷绕轴的中屯、部起第一个到 第四个间隙中的1个间隙分开。 此外,该情况下,也可从隐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巧的缘部之中的、位于与卷绕 轴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屯、部两侧的2个缘部集中为一体。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负 极集电巧的缘部之中至少从卷绕起始到第一圈集中为一体。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 的负极集电巧的缘部的卷绕始端部向内侧集中。另外,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 巧的缘部之中至少从卷绕起始到第二圈集中为一体。也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巧 的缘部,在与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之中的、选自从包含卷绕轴的中屯、部起第一 个到第四个间隙中的1个间隙分开。 另外,卷绕电极体例如也可W具备由带状的正极集电巧保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和由带状的负极集电巧保持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另外,可W使带状的正极集电巧与带状 的负极集电巧的长度方向一致,使隔板介于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进行重 叠,并且绕着卷绕轴卷绕,所述卷绕轴被设定在带状的正极集电巧的宽度方向上。其中,可 W在包含卷绕轴的中屯、部,将负极活性物质层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中屯、侧。此外, 可W在绕着卷绕轴的卷绕圆周方向上,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始端部从正极活性物质层 的卷绕始端部伸出。 另外,电池壳体例如可W是具有扁平的矩形的收纳空间的角型壳体。该情况下,卷 绕电极体可W沿着包含卷绕轴的一个平面W扁平的状态收纳于电池壳体中。此外,正极集 电巧的集中部位和负极集电巧的集中部位可沿着一个平面的直线状被集中。 另外,也可W在电池壳体中安装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该情况下,正极端子也可W 具备分别保持正极集电巧的至少2个集中部位的保持部。另外,负极端子也可W具备分别 保持负极集电巧的至少2个集中部位的保持部。 另外,此处提出的裡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可W包括;准备卷绕电极体的工序、 将正极端子安装于卷绕电极体的工序、和将负极端子安装于卷绕电极体的工序。其中,所准 备的卷绕电极体例如可W具备在卷绕轴的一方将缘部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巧、和在该 卷绕轴的另一方将缘部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巧。另外,在将正极端子安装于卷绕电极 体的工序中,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巧的缘部,在与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 间隙之中的、除了包含卷绕轴的中屯、部W外的至少1个间隙分开而集中,并且安装在正极 端子。此外,在将负极端子安装于卷绕电极体的工序中,可W将W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巧 的缘部,在与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间隙之中的、除了包含卷绕轴的中屯、部w外的至 少1个间隙分开而集中,并且安装在负极端子。此外,该情况下,裡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 法也可W具备检测工序,所述检测工序将采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准备的裡离子二次电池进行 高温老化。【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裡离子二次电池10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内置于裡离子二次电池10中的电极体40的图。[001引图3是表示正极集电巧51的露出部52的立体图。 图4是将卷绕电极体40展开了的示意性展开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扁平的卷绕电极体40被集中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卷绕电极体40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切断了的状态的剖面 图。 图7是卷绕电极体40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正极集电巧51的缘部52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负极集电巧61的缘部62的侧视图。 图10是其他方式的卷绕电极体40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裡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002引 20 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4766992.html" title="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壳体、收纳于所述电池壳体中的卷绕电极体、和收纳于所述电池壳体中的电解液,所述卷绕电极体具备:在卷绕轴的一方以螺旋状露出的正极集电箔的缘部、和在该卷绕轴的另一方以螺旋状露出的负极集电箔的缘部,以所述螺旋状露出的所述正极集电箔的所述缘部,在与所述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多个间隙之中的、除了包含所述卷绕轴的中心部以外的至少1个间隙被分开而集中,以所述螺旋状露出的所述负极集电箔的所述缘部,在与所述卷绕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多个间隙之中的、除了包含所述卷绕轴的中心部以外的至少1个间隙被分开而集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幸义佐野秀树井上薰藤田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