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903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包括吸气装置、输气管、上循环管、溶液再生箱、下循环管、压缩装置、溶液除湿箱、和颗粒过滤罩,所述吸气装置中设有颗粒过滤罩,所述吸气装置右侧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预冷室,所述输气管右端设有溶液除湿箱,所述溶液除湿箱右端设有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所述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右端设有溶液再生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相邻设置,进而解决了现有装置管路铺设过长的问题,降低了装置制造的成本,同时装置将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分别固定在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下端面的凹槽中,这种固定方式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传热效果,也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具体是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
技术介绍
溶液式除湿空调系统由于在可利用低品位能源、节约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可以使用低温热源驱动,节约了大量空调消耗;基于溶液除湿的空调系统,可是使显热处理的效率提高,从而显著降低空气处理的能源消耗;溶液具有很强的蓄能特性,单位体积溶液的蓄能能力是冰蓄冷的3倍,这使得空调系统对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显著增强;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对空气中的尘埃、细菌、霉菌及其他有害物,从而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然而,现有市场上所销售溶液调湿新风机,一般都包含全热交换,降温除湿,加热再生等功能段,都存在因除湿和再生不平衡问题可能导致设备异常的缺陷的问题,现有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除湿装置,但是这种除湿装置不能充分利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增加了成本,另外装置在结构设置时将溶液再生器和除湿装置设置过远,导致装置铺设管路增加,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包括吸气装置、输气管、新风口、除湿箱盖、循环泵、上循环管、再生排气罩、排气管、再生箱盖、溶液再生箱、冷凝装置、下循环管、压缩装置、蒸发装置、溶液除湿箱、气体预冷室和颗粒过滤罩,所述吸气装置中设有颗粒过滤罩,所述吸气装置右侧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预冷室,所述输气管右端设有溶液除湿箱,所述溶液除湿箱上端设有除湿箱盖,除湿箱盖上设有新风口,所述溶液除湿箱右端设有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所述上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右端设有溶液再生箱,所述溶液再生箱上端设有再生箱盖,所述再生箱盖上设有再生排气罩,再生排气罩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压缩装置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蒸发装置左端连接气体预冷室。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气装置中设有吸气风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下端面设有凹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再生箱盖和溶液再生箱之间设有密封垫。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为柔性排气软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分别固定在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下端面的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相邻设置,进而解决了现有装置管路铺设过长的问题,降低了装置制造的成本,同时装置将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分别固定在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下端面的凹槽中,这种固定方式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传热效果,也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另外装置将蒸发装置和气体预冷室连接,利用蒸发装置为气体预冷室提供冷气,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减少了装置的部件,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成本,装置中还设有颗粒过滤罩,颗粒过滤罩的作用是将吸气装置所吸气体中的固体颗粒除去,避免固体颗粒在溶液中积累导致管路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包括吸气装置1、输气管2、新风口 3、除湿箱盖4、循环泵5、上循环管6、再生排气罩7、排气管8、再生箱盖9、溶液再生箱10、冷凝装置11、下循环管12、压缩装置13、蒸发装置14、溶液除湿箱15、气体预冷室16和颗粒过滤罩17,所述吸气装置I中设有吸气风机,所述吸气装置I中设有颗粒过滤罩17,颗粒过滤罩17的作用是将吸气装置I所吸气体中的固体颗粒除去,避免固体颗粒在溶液中积累导致管路堵塞的问题,所述吸气装置I右侧设有输气管2,输气管2上设有预冷室16,预冷室16的作用是降低气体温度,提高装置除湿效果,所述输气管2右端设有溶液除湿箱15,溶液除湿箱15下端设有凹槽,所述溶液除湿箱15上端设有除湿箱盖4,除湿箱盖4上设有新风口 3,所述溶液除湿箱4右端设有上循环管6和下循环管12,所述上循环管6上设有循环泵5,所述上循环管6和下循环管12右端设有溶液再生箱10,溶液再生箱10底面设有凹槽,所述溶液再生箱10上端设有再生箱盖9,再生箱盖9和溶液再生箱10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再生箱盖9上设有再生排气罩7,再生排气罩7上设有排气管8,排气管8为柔性排气软管,所述压缩装置1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蒸发装置14和冷凝装置11,所述蒸发装置14和冷凝装置11分别固定在溶液除湿箱15和溶液再生箱10下端面的凹槽中,所述溶液再生箱10的作用是利用冷凝装置11所提供的热量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以保证溶液的浓度,进而保证了溶液的除湿效果,所述蒸发装置14左端连接气体预冷室16,本技术通过将溶液除湿箱15和溶液再生箱9相邻设置,进而解决了现有装置管路铺设过长的问题,降低了装置制造的成本,同时装置将蒸发装置14和冷凝装置11分别固定在溶液除湿箱15和溶液再生箱10下端面的凹槽中,这种固定方式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传热效果,也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另外装置将蒸发装置14和气体预冷室16连接,利用蒸发装置14为气体预冷室16提供冷气,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减少了装置的部件,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成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通过将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相邻设置,进而解决了现有装置管路铺设过长的问题,降低了装置制造的成本,同时装置将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分别固定在溶液除湿箱和溶液再生箱下端面的凹槽中,这种固定方式不仅提高了装置的传热效果,也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另外装置将蒸发装置和气体预冷室连接,利用蒸发装置为气体预冷室提供冷气,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减少了装置的部件,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包括吸气装置、输气管、新风口、除湿箱盖、循环泵、上循环管、再生排气罩、排气管、再生箱盖、溶液再生箱、冷凝装置、下循环管、压缩装置、蒸发装置、溶液除湿箱、气体预冷室和颗粒过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中设有颗粒过滤罩,所述吸气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液降温除湿新风机,包括吸气装置、输气管、新风口、除湿箱盖、循环泵、上循环管、再生排气罩、排气管、再生箱盖、溶液再生箱、冷凝装置、下循环管、压缩装置、蒸发装置、溶液除湿箱、气体预冷室和颗粒过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中设有颗粒过滤罩,所述吸气装置右侧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预冷室,所述输气管右端设有溶液除湿箱,所述溶液除湿箱上端设有除湿箱盖,除湿箱盖上设有新风口,所述溶液除湿箱右端设有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所述上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右端设有溶液再生箱,所述溶液再生箱上端设有再生箱盖,所述再生箱盖上设有再生排气罩,再生排气罩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压缩装置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蒸发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蒸发装置左端连接气体预冷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