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孝忠专利>正文

立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43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停车时的立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的立车架在使用中所存在的费力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使用中省力及安全可靠的立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和二根脚杆,其中,支架由二根摇杆、支杆和连接杆组成,二根摇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杆根部固定在左侧的摇杆上,在支杆头部设有呈铲形的支脚,在支架上设有拉簧固定结构,二根脚杆分别与摇杆的两端铰链连接,在二根摇杆的头部各开有一个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配合时,通过支架的摇杆头部上的轴孔与销轴固定在车体连接架上,支架与车体连接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停车时的立车架。技术背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的立车架是采用固定式结构,立车架是用铁管制成, 立车架上方通过销轴固定在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底架底面上。停车时, 一只脚踩在立 车架上,用双手握住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把,带提带拖把车立好。现有的电动自行 车、摩托车上的立车架在使用中存在着费力;用立车架停车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会向 后退,使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尾易与其它物体相碰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的立车架在使用中存在的费力;用立 车架停车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会向后退,使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尾易与其它物体 相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使用中省力,停车、拖车时,电动 自行车、摩托车的车尾不会与其它物体相碰的立车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 的立车架,它包括支架和二根脚杆,其中,支架由二根摇杆、支杆和连接杆组成,二根 摇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杆根部固定在左侧的摇杆上,在支架上设有拉簧固定结构,二 根脚杆分别与摇杆的两端铰链连接,在二根摇杆的头部各开有一个轴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脚杆与摇杆之间的铰链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摇杆端部的销轴座、 销轴、设在脚杆头部的销轴连接头,其中,销轴座为呈U形的叉口结构,在销轴座上开 有轴孔,销轴连接头为槽口结构,销轴连接头的头部为圆弧形,在销轴连接头的槽口底 部顶端设有限位靠肩,限位靠肩与支架的摇杆端部上的端面相配合,在销轴连接头上开 有销轴孔,脚杆上的销轴连接头与支架上的销轴座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销轴插在 销轴座的轴孔和销轴连接头的销轴孔内,其中在销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一端抵在销轴座 上,扭簧另一端抵在销轴连接头上;所述的销轴采用有头销轴,在销轴的尾部设有防止 销轴轴向移动的锁紧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呈士字形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摇杆的顶部为弧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拉簧固定结构采用拉簧固定杆结构形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支杆与左侧的摇杆之间设有加固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支杆头部设有呈铲形的支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脚杆的尾部设有呈半球形结构的底脚。本技术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配合时,通过支架的摇杆头部上的轴孔 与销轴固定在车体连接架上,支架与车体连接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拉簧一端固定在支 架上的拉簧固定杆上,拉簧另一端固定在车体连接架上。本技术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所使用的立车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省力;停车、拖车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头车尾不会与其它物体相碰 及停车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本技术适合作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停车时的 立车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脚杆处于伸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脚杆处于弯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左视图。图5为立车架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5,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立车架,它包括支架1和二 根脚杆2,其中,支架1为呈士字形结构,它由二根摇杆105、支杆101和连接杆104 组成,二根摇杆105通过连接杆104连接,连接杆104—端固定在左侧的摇杆105上, 连接杆104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的摇杆105上;支杆101根部固定在左侧的摇杆105上, 在右侧的摇杆105上设有拉簧固定杆107,在支杆101头部设有呈伊形的支脚102;在 支杆101与左侧的摇杆105之间设有加固杆103,加固杆103 —端固定在支杆101上, 加固杆103另一端固定在左侧的摇杆105上;二根摇杆105的顶部为弧形,在二根摇杆 105的头部各开有一个轴孔106; 二根脚杆2分别与摇杆105的两端铰链连接,摇杆105 的端部设有销轴座108,销轴座108为呈U形的叉口结构,在销轴座108上开有轴孔109, 脚杆2的头部设有销轴连接头201,销轴连接头201为槽口结构,销轴连接头201的头 部为圆弧形,在销轴连接头201的槽口底部顶端设有限位靠肩203,限位靠肩203与支 架1的摇杆105端部上的端面相配合,在销轴连接头201上开有销轴孔202,在脚杆2 的尾部设有呈半球形结构的底脚204,脚杆2上的销轴连接头201与支架1上的销轴座 108之间通过销轴3连接在一起,销轴3采用有头销轴,销轴3插在销轴座108的轴孔 109和销轴连接头201的销轴孔202内,其中在销轴3上套有扭簧4,扭簧4 一端抵在销轴座108上,扭簧4另一端抵在销轴连接头201上,为防止销轴3轴向移动,销轴3 的尾部加工成铆头。本技术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配合时,通过支架1的摇杆105头部上 的轴孔106与销轴固定在车体连接架上,支架1与车体连接架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拉簧 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的拉簧固定杆107上,拉簧另一端固定在车体连接架上。停车时,用脚踩支架1上的支杆101,使立车架以支架1上的轴孔106为轴心按顺 时针方向从水平状态转到垂直状态,这时二根脚杆2处于弯曲状态,然后将车向内侧倾 斜,当车向内侧倾斜一定的角度时,外侧的脚杆2在扭簧4的作用下被伸直并同时外侧 的脚杆2上的底脚204着地;再将车扶正,当车以外侧脚杆2上的底脚204为支点被升 高时,内侧的脚杆2在扭簧4的作用下被伸直并同时内侧的脚杆2上的底脚204着地, 当二根脚杆2的底脚204都着地后,使车停稳。用车时,用手将车向前推,则立车架以支架1上的轴孔106为轴心按逆时针方向 从垂直状态转到水平状态,同时二根脚杆2处于伸直状态,使车可行。权利要求1、一种立车架,它包括支架和二根脚杆,其特征在于支架由二根摇杆、支杆和连接杆组成,二根摇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杆根部固定在左侧的摇杆上,在支架上设有拉簧固定结构,二根脚杆分别与摇杆的两端铰链连接,在二根摇杆的头部各开有一个轴孔。2、 ^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脚杆与摇杆之间的铰链连接结构,包 括设在摇杆端部的销轴座销轴设在脚杆头部的销轴连接头,其中,销轴座为呈U形的叉 口结构,在销轴座上开有轴孔,销轴连接头为槽口结构,销轴连接头的头部为圆弧形, 在销轴连接头的槽口底部顶端设有限位靠肩,限位靠肩与支架的摇杆端部上的端面相配 合,在销轴连接头上开有销轴孔,脚杆上的销轴连接头与支架上的销轴座之间通过销轴 连接在一起,销轴插在销轴座的轴孔和销轴连接头的销轴孔内,其中在销轴上套有扭簧, 扭簧一端抵在销轴座上,扭簧另一端抵在销轴连接头上。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摇杆的顶部为弧形。4、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杆与左侧的摇杆之间设有加 固杆,其中加固杆一端固定在支杆上,加固杆另一端固定在左侧的摇杆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杆头部设有呈伊形的支脚。6、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支架呈士字形结构。7、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拉簧固定结构采用拉簧固定杆结 构形式。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脚杆的尾部设有呈半球形结构 的底脚。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车架,它包括支架和二根脚杆,其特征在于支架由二根摇杆、支杆和连接杆组成,二根摇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杆根部固定在左侧的摇杆上,在支架上设有拉簧固定结构,二根脚杆分别与摇杆的两端铰链连接,在二根摇杆的头部各开有一个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孝忠
申请(专利权)人:章孝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