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钟南专利>正文

一体化防盗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27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将车辆构件与车锁合为一体的障碍式防盗锁,它是根据车辆在运动时车轴与轴承之间一定有相对运动,只要锁定轴套与车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则车辆就无法运动的原理而设计的。车轴与轴套既是车辆构件,又是锁具的锁舌与锁扣。因此,如果破坏了车锁,实际上也就是使得车辆无法运动,这对盗窃车辆是十分不利的,从而起到了防盗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助动车、摩托车等机动与非机动车辆。(*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与车辆本身构件合为一体的车辆防盗锁。现有各种车辆防盗锁,其特点都是车与锁呈分离结构,以自行车为例,无论是环形锁、链条锁还是直条锁,都是车锁是车锁,车辆是车辆。为了防盗,前一时期生产车锁的厂家在通过改变车锁的内部结构以及锁体外形上动了不少脑筋,但收效不大,原因是目前许多盗车者,实际上并不是依靠开锁的技巧来盗窃车辆的,而是采用最简单的工具——钢筋剪,在极短时间里用力一剪,把锁环(锁链)剪断。为此,现在有不少锁厂开始从强度上(一般是加粗锁环)来改进车锁,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作案者也进一步改用大号钢筋剪,所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针对目前的窃车贼主要采用钢筋剪彻底破坏车锁的作案手法,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车辆的必需构件与车锁合为一体的防盗锁,如果破坏了车锁,车辆就无法运动,从而更有效地防止了车辆被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于任何车辆在运动时其车轴棍总是固定不动的,而套在车轴上的轴套与车轮相连一定是运动的。所以如果锁住了车轴与轴套之间的相对位置,实际上就锁住了车辆。根据这一原理,本技术将锁芯安置在车轮轴的一端上,与锁芯相连的连杆、锁舌沿经向布置在车轮轴内并可伸到轴套上,轴套内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锁舌相配的档条。本技术的锁舌伸移是在锁芯头部通过连杆连接有一只凸轮来控制的。锁舌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顶压在该凸轮上。本技术的锁舌伸移也可通过锁芯头部带动连杆,使安置在车辆内带有斜坡齿的齿轮沿一固定的转向转动来进行控制,锁舌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顶压在斜坡齿轮上,这时锁芯的端部也有回位弹簧,以保证锁芯每次开启后位置复原。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锁定方法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锁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锁舌控制示意图图5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锁舌控制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一步介绍,图1所示为普通自行车,前轴(1)与后轴(2)都带有运动的轴套,因而都适合作本技术的按装位置。为加强防盗效果,也可前后同时按装。图2是以自行车前轴为实施例的锁舌阻碍车轮运动的示意图。自行车车轴(3)的外面套有带花盘的轴套(4),此花盘上装有钢丝与自行车钢圈相连(图中未示),当需要锁定时,在钥匙控制下,锁舌(5)从前轴(3)中顶出,由于轴套(4)的内部特地安置有与其固连的档条(6),因此车轴(3)与轴套(4)之间的相对运动就遇到了阻碍,即车辆无法行驶。轴套(4)内的档条(6)可装置一条,也可装置几条,以减小锁定时车轮的微动范围。图3是依靠推按方式开启锁具的锁头示意图,仍以自行车轴为实施例,通过剖视车轴(3)的一端,可以看到车轴内部装有弹子结构的锁头。锁头的活动部分锁芯(7)在没有钥匙插入时,其内部园头弹子(11)由于受上方的方头弹子(12)作用都处于锁芯的下部,因而各方头弹子将锁头的固定部分与锁芯(7)锁死。当插入相对应的钥匙(10)后,各园头弹子在匙齿的作用下被顶起,处于园头弹子的上方的方头弹子(12)直至阶梯弹子(13)全部一一被顶入锁头固定部分,这时锁芯就获得了自由运动权利,但由于锁套(14)导向槽作用,锁芯不能转动,而锁芯末端的销片(9)又限制锁芯向外动的可能,因此,插入钥匙(10)后,揿按钥匙(带动锁芯(7)),揿按完毕,锁芯(7)被回位弹簧(8)弹回,即完成一次控制动作。揿按钥匙时,将带动连杆(15)的动作,连杆(15)控制锁舌(5)一种实施例可参看图4,连杆(15)的另一端带有斜坡齿,斜坡齿的直面向里侧,坡面向外侧,在外力作用下锁芯(7)向里推动时,连杆(15)就带动小齿轮(16)转过一个角度,小齿轮(16)的上盘也安有斜坡齿,随着小齿轮(16)的转动,此上盘的斜坡齿就将锁舌(5)顶起,当抽出钥匙时,连杆向外退回,由于连杆顶端斜坡齿的坡面向外,无法带动小齿轮(16),故锁舌(5)位置不变,在下一次推按中,连杆(15)又带动小齿轮(16)再转一个角度,在回位弹簧(17)的作用下锁舌(5)下落,车轮就可正常转动,余类推。本技术也可采用转动钥匙方式控制锁舌,由于插入钥匙后要使锁芯发生转动,只需在锁头结构示意图3中去掉锁套(14)的导向槽及回位弹簧(8),其余结构完全相同,即可达到目的,故不再附图说明锁头,用转动方式控制锁舌一实施例见附图5与附图6。图5是锁芯转动角度控制示意图,此图为锁头底面正视图,当插入钥匙后,锁芯(7)与锁芯上的销片(9)即可转动,在图5中锁片(9)已不能再顺时针转,这时因销片的后部另有一转动的带突出物(18)的括头(19),而括头(19)的两边缘上有可按装连杆叉的方孔(20),此时下部的方孔(20)左侧正好遇到障碍物(21),所以最终锁芯不能顺时针转动。若逆时针转动钥匙与锁芯360°,则销片(9)又推动突出物(18)带动括头(19)直至方孔(20)遇到另一障碍物(22)为止,这样钥匙与锁芯转动360°,括头(19)带动连杆(14)转动90°。图6是连杆15控制锁舌(5)动作示意图。此时连杆(15)的外侧端连有方头叉(22),它可插入锁头上的括头(19)的上、下两个方孔(2)中,而连杆(15)的里端有一凸轮(24)与之固连。当转至某一位置时,凸轮(24)上的凸出部分可使锁舌(5)向上顶起,反之锁舌(5)在回位弹簧(17)作用下缩回车轴(3)中。凸轮(24)的底视图可见(25)。为了防止灰尘进入锁芯,可在车轴的最外端另加防尘盖(图中未示),另外,为了保证一定的强度,安装本技术的车轴应当比普通车要加粗。本技术由于将车锁与车辆构件合为一体,因此比一般车锁有更好的防盗性能。此外隐藏在车辆构件内的车锁,在外观上使人感觉车辆的外形更为简洁、美观。本技术不仅适用自行车,也适用于三轮车、助动车、摩托车等机动与非机动车辆。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在车轮轴上的一体化防盗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7)安置在车轮轴(3)的一端上,与锁芯(7)相连的连杆(15)、锁舌(5)径向布置在车轴(3)中,并可伸移到轴套(4)内,轴套(4)内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锁舌(5)相配的数量至少为一条的档条(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盗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7)的头部通过连杆(15)连接有凸轮(24),锁舌(5)在回位弹簧(17)作用下顶压在凸轮(24)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盗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7)的头部通过连杆(15),可控制安置在车轴(3)内带有斜坡面的齿轮(16)作定向转动,锁舌(5)在回位弹簧(17)作用下顶压在齿轮(16)上,且锁芯(7)的端部也有回位弹簧(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将车辆构件与车锁合为一体的障碍式防盗锁,它是根据车辆在运动时车轴与轴承之间一定有相对运动,只要锁定轴套与车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则车辆就无法运动的原理而设计的。车轴与轴套既是车辆构件,又是锁具的锁舌与锁扣。因此,如果破坏了车锁,实际上也就是使得车辆无法运动,这对盗窃车辆是十分不利的,从而起到了防盗作用。本技术广泛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助动车、摩托车等机动与非机动车辆。文档编号B62H5/16GK2235930SQ9522644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在车轮轴上的一体化防盗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7)安置在车轮轴(3)的一端上,与锁芯(7)相连的连杆(15)、锁舌(5)径向布置在车轴(3)中,并可伸移到轴套(4)内,轴套(4)内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锁舌(5)相配的数量至少为一条的档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钟南
申请(专利权)人:李钟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