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萝卜的密植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密植、间苗炼苗、追肥灌溉、中耕培土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密植为:每个畦面开4行播种穴,且畦边的两行比畦中间的两行的种植密度大。两行密,两行疏,合理安排红萝卜每个单株生长发育的空间,不仅可以提高红萝卜的亩产量,而且肉质根的大小更加整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属于农业种植 领域。 【
技术介绍
】 红萝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质直根,其品种很多,按色泽可分为红、黄、白、紫 等数种。我国栽培最多的是红、白两种。我们从消费者和销售者两方进行的调查发现,肉质 根为长圆柱形、尾端钝圆、质量在180g-330g之间的红萝卜最受消费者喜爱、销量大、价格 高。长圆柱形、尾端钝圆的红萝卜卖相好、易清洗,180g-330g的红萝卜大小合适,在当今家 庭中一餐刚好够用,太大的,一餐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费,太小的,一餐一个不够用,看相和 营养也差,因此肉质根为长圆柱形、尾端钝圆、质量在180g-330g之间均是红萝卜的优良商 品性状。 现有红萝卜栽培方法中红萝卜的种植密度一般为行距12 cm,畦面四行的株距7. 5 cm-8 cm,密度较疏,红萝卜个体较大,180g-330g的红萝卜所占比例小。另外,将红萝卜种子 播下后,一般会覆盖一层园土,但园土有时会有土块,喷水后容易板结,种子发芽率低,不仅 影响红萝卜的产量,而且会出现缺苗现象,导致植株密度不均,红萝卜肉质根大小不均,商 品性状差。 【
技术实现思路
】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红萝卜产量、改善红萝卜商品 性状的密植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密植、间苗炼苗、追肥灌溉、中 耕培土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密植为:每个畦面开4行播种穴,且畦边的两行比畦 中间的两行的种植密度大。优选的,所述播种密植为:每个畦面开4行播种穴,行距12 cm,穴深2 cm,畦边的两 行株距为5. 5-6 cm,畦中间的两行株距为6. 5-7 cm。 优选的,在播种密植时,种子播下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松软的腐熟鸡粪 代替覆盖园土,并于播种后当天喷水30-40分钟,使土壤湿度达到70% -80%,以后每天喷 一次,使土壤湿度达到80 %,到5-10天,一天喷两次,每次喷25分钟,湿度达80 %以上。 优选的,所述选地整地为:选择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整地时,耕翻深度达到36cm以上,然后以IOOcm宽,包畦包沟起垄,做成畦高35-40cm,畦面 宽60- 65cm,沟底宽15-20cm的高垄种植畦。 优选的,在整地前施用有机肥基肥:每亩施用1250-1500kg腐熟的鸡粪,15-20kg 硫酸钾,60-80kg过磷酸钙,将上述肥料进行全面撒施,施后犁翻2-3遍,使肥料在土壤中充 分混勾。 优选的,所述中耕培土为:在肉质根膨大前期培土,结合中耕将畦沟间土壤培向根 部,使根部没入土中。 优选的,根据上述,在播种后130-140天采收。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通过合理密植来控制红萝卜的肉质根 大小,红萝卜的生长受到空间限制,肉质根的横向生长受到限制,不会长得太大而影响其商 品性状。 (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行密,两行疏,合理安排红萝卜每个 单株生长发育的空间,不仅可以提高红萝卜的亩产量,而且肉质根的大小更加整齐。 (3)红萝卜的种子播下后,在种子上盖上一层薄薄的、松软的腐熟鸡粪替代覆盖园 土,并配合调控土壤湿度,可有效提高红萝卜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防止因缺苗导致的植株密 度不均匀现象。 (4)由于砂质壤土养分含量少,保水保肥能力差,后效不长,在整地前施用有机肥 基肥,可对土壤进行改良。 (5)红萝卜一旦出现"青头"症状,肉质就会变粗糙,"青头"影响外观质量,使整体 品质下降,本专利技术在肉质根膨大前期培土,结合中耕将畦沟间土壤培向根部,使根部没入土 中,防止肉质根见光转绿,出现"青头"。 (6)本专利技术方法在红萝卜播种后130-140天,肉质根充分膨大时采收,收获太早则 产量较低,且达到优质标准的肉质根少,收获过迟,则肉质根组织变老,易发生糠心,品质下 降,或失去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 定。在未作说明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到的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涉及到的原料均为市 售产品。 实施例1 选择"坂田七寸"品种,在惠来县芦园基地选择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排水 良好的砂壤土,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种植。 施基肥:由于砂质壤土养分含量少,保水保肥能力差,后效不长,本专利技术通过增施 有机肥料进行改良,在犁耕前施足基肥,每亩施用1350kg腐熟的鸡粪,18kg硫酸钾,70kg过 磷酸钙,将上述肥料进行全面撒施后犁翻3遍,使肥料在土壤中充分混匀。 整地:耕翻深度为36cm,然后以IOOcm宽,包畦包沟起垄,做成畦高35-40cm,畦面 宽60-65cm,沟底宽15-20cm的高垄种植畦。播种密植:每个畦面开4行播种穴,行距12cm,穴深2cm,每畦种4行,播种时,种植 畦的畦边两行,阳光空气较好,种得较密点,株距6cm;畦中间的两行,通风透气较差,要种 疏点,株距7cm,采用人工播种将种子播在播种穴里,每亩播4万粒种子左右,种子播下后, 每亩撒施185kg的腐熟鸡粪,在种子上盖上一层薄薄的、松软的鸡粪,并在播种后当天喷水 30-40分钟,使土壤湿度达到70 % -80 %,以后每天喷一次,使土壤湿度达80 %,到5-10天, 每天早上和下午各喷水一次,每次喷25分钟以上,湿度达80%以上。 间苗炼苗:播种后40-50天,苗高6cm左右时进行间苗定苗,留大苗、壮苗,去小、弱 苗,每穴留一株,株距6cm,定苗时要大小一致,有利于肉质根生长整齐,同时用小铲拉沟松 土除草,开深6cm的小沟,进行炼苗,晒7- 10天后进行喷水。 第一次追肥:炼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25kg于沟中。中耕培土:在肉质根膨大前期培土,结合中耕将畦沟间土壤培向根部,使根部没入 土中,防止肉质根见光转绿,出现"青头",红萝卜一旦出现"青头"症状,肉质会变粗糙,使整 体品质下降。 第二次追肥:在封垄前和直根膨大期,再追肥1次,每亩施用复合肥35kg。 采收:播种后130-140天,肉质根充分膨大时采收,收获太早则产量较低,达到优 质标准的肉质根少;收获过迟,则肉质根组织变老,易发生糠心,品质下降,或失去经济价 值。 实施例2 选择"宏田七寸"品种,在惠来县芦园基地选择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排水 良好的砂壤土,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种植。 施基肥:由于砂质壤土养分含量少,保水保肥能力差,后效不长,本专利技术通过增施 有机肥料进行改良,在犁耕前施足基肥,每亩施用1250kg腐熟的鸡粪,15kg硫酸钾,60kg过 磷酸钙,将上述肥料进行全面撒施后犁翻3遍,使肥料在土壤中充分混匀。 整地:耕翻深度为40cm,然后以IOOcm宽,包畦包沟起垄,做成畦高35-40cm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红萝卜的密植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密植、间苗炼苗、追肥灌溉、中耕培土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密植为:每个畦面开4行播种穴,且畦边的两行比畦中间的两行的种植密度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润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