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芦笋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营养保健型高档蔬菜,其质嫩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芦笋为多年生植物,一年种植,可连续采收8-10年,近年来芦笋茎枯病作为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北方芦笋产区蔓延,尤其是在6年生以上笋田发生严重,往往造成全田毁灭,而茎枯病在2-5年生笋田发生较轻,因此如何提高2-5年生笋田的产量是提高芦笋种植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常规绿芦笋栽培中种植密度为行距1.4-1.5米,株距25-30厘米(例如ZL200610052428.6中所公开的,行距1.5-1.8米,柱距25-30厘米),如果提高种植密度并辅以相关配套栽培技术,将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芦笋产量和种植效益,目前有关芦笋密植栽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芦笋密植矮化栽培的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栽培法中存在的前期产量低、生产操作繁琐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绿芦笋密植矮化栽培方法,主要特征包括: (1)土壤整理:将预栽培芦笋的田块每亩均匀撒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芦笋密植矮化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1)土壤整理:将预栽培芦笋的田块每亩均匀撒施有机肥3‑5吨、 N‑P‑K复合肥40‑50千克,全田深耕30‑40厘米,使生土、熟土、有机肥、化肥充分混匀;(2)任选下列方式之一进行种植栽培a 密植栽培:按0.8‑1.0米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厘米,每亩2800‑3000株;b大小行种植:大行距1.5‑1.6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2800‑3000株;(3)肥水管理:定植后1个月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之后每隔一个月每亩追施一次N‑P‑K复合肥20‑30千克;定植第二年后分三次施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芦笋密植矮化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土壤整理:将预栽培芦笋的田块每亩均匀撒施有机肥3-5吨、N-P-K复合肥40-50千克,全田深耕30-40厘米,使生土、熟土、有机肥、化肥充分混匀; (2)任选下列方式之一进行种植栽培 a密植栽培:按0.8-1.0米行距开沟定植,株距20-25厘米,每亩2800-3000株; b大小行种植:大行距1.5-1.6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2800-3000株; (3)肥水管理:定植后I个月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之后每隔一个月每亩追施一次N-P-K复合肥20-30千克;定植第二年后分三次施肥:春季采收前每亩施有机肥2-3吨、N-P-K复合肥40-50千克、硫酸钾8_10千克,采笋结束后每亩追施N-P-K复合肥20-30千克,9月上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素英,曹岩坡,代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