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结合于点滴装置的一药管上,其包括:两感应端、以及一控制端。该控制端更包括:一电路模块、一警示模块、以及一电源模块。两感应端分别设置于该药管上,并与该药管内的一注射液接触。该控制端通过两缆线分别与两感应端电性连接。电路模块用以连接侦测该感应端并判断感应端与控制端之间是否为断路状态,且与该警示模块电性连接,而该电源模块则提供该控制端的电力来源。两感应端通过接触该注射液作为导电媒介,并通过该缆线与该控制端形成一电性回路状态。当两感应端无法接触到该注射液时,该两感应端之间遂形成一电性断路状态,且该控制端的电路模块将通过该警示模块对外予以警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尤指一种利用电性回路判断的方式并通过一药管内的注射液作为导电介质以及电性回路通电与否的依据,在该注射液施打完前予以警示的点滴器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少子化、高龄化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台湾的医疗体系将病人家属视为医疗人力的一部分,倘若家庭照护人力大幅锐减,有多数的银发族无子女可以依傍。相对地,也因没有家属可协助医疗院所,导致医护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将会日趋繁重,医疗费用与照护质量恐将难以两全。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运用一些电子科技来协助医护人员照料病人,以减少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务负担,增加病人治疗的安全性,势必是未来的主要趋势。近年来生医检测系统在医疗机构中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病人在打点滴时,需家属、看护或医护人员随时注意药瓶中剩余药液量。当点滴中药液已输完时,而家属、看护或医护人员又因忙碌或疏忽,常会导致血液逆流或空气进入血管中造成气体的栓塞,使血液无法流到血管而缺血坏死,因此成为护理站严重的安全隐忧。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以电流回路的方式侦测点滴药管内的注射液剩余量,并通过一控制端加以判断与信号传输,更能自动检测药管中注射液是否即将滴完。并且,可在注射液剩余量临界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一警示模块于病患身边发出警示信号,更可同时将信号发送给护理站。除了提醒看护人员外,亦可让医护人员得知何处需要更换点滴,不需多花心思与人力去等待点滴输液完毕,让看护人员安心休息,同时减低医护人员的时间与精力,并提升医院作业效率与医疗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通过两感应端将该点滴装置的一药管内的注射液作为电路导通与否的介质,且通过一控制端判断与该感应端之间的电性回路是否导通,进一步达到进行警示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结合于点滴装置的一药管上,且该药管内容纳一注射液。该点滴器警示装置包括:两感应端、以及一控制端。该控制端更包括:一电路模块、一警不模块、以及一电源模块。两感应端分别设置于该药管上,并与该药管内的该注射液进行导电接触。两感应端可以是两导电探针型态,以穿刺的方式分别固定设置于该药管的默认位置。并且,两导电探针其中一端为侦测端,侦测端穿刺进入该药管内并与该注射液接触,而两导电探针的另一端为导电端,侦测端与导电端分别通过一缆线与该控制端电性连接。该控制端分别通过两缆线与两感应端电性连接。电路模块用以连接侦测该感应端并判断感应端与控制端之间是否为断路状态,且与该警示模块电性连接。而该电源模块则提供该控制端的电力来源以及供应该感应端与该控制端之间的电性回路所需电力。两感应端通过接触该注射液当导电媒介,并通过该缆线与该控制端形成一电性回路状态。当位于该药管上默认位置处的两感应端侦测到该药管内仍有该注射液时,该控制端则持续保持一电性通路状态的监控状态;而当两感应端无法接触到该注射液时,该两感应端之间遂形成一电性断路状态,也就是代表该药管内的注射液即将注射完毕。此时,该电路模块收到电性回路的断路信号并通过该警示模块对外界进行蜂鸣或灯光闪烁警示,达到该注射液施打完毕前事先预警且同时提供更充裕时间更替该注射液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点滴器警示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点滴器警示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点滴器警示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点滴器警示装置第四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la、lb、lc?点滴器警示装置;11、I la、I Ib ?感应端;111、11 la、11 Ib ?侦测端;112、112a、112b ?导电端;12?控制端;121?电路模块;1211?讯号输出端口; 122?警示模块;123?电源模块;124?节电模块;125?阀门控制单元;13?弹性夹体;131?夹合端;132?导线;133?尾端;14?阀体;3?缆线;4?讯号输出线;8?护理站;9、9a、9b?点滴装置;91、91a、91b?药管; 92?注射液。【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点滴器警示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I结合于点滴装置9的一药管91上,且该药管91内包含来自于点滴袋所注入的一注射液92。该点滴器警示装置I包括:两感应端11、以及一控制端12。该感应端11包括:一侦测端111以及一导电端112。该控制端12更包括:一电路模块121、一警不模块122、一电源模块123、以及一节电模块124。两感应端11分别设置于该药管91的默认位置,并与该药管91内的该注射液92接触。也就是说,两感应端11于该药管91上的固定位置可依照用户所需的预警时间,以该注射液92于该药管91中所剩余数量作为发送警示信号时机的调整依据,也由此调整该注射液92注射完毕前的缓冲时间长短,以预留充裕的时间给护理站的医护人员进行更换点滴的动作。于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两感应端11分别可以是具有细尖针状末端的一导电探针型态,且分别设置于一弹性夹体13的两夹合端131上。通过该弹性夹体13将两感应端131夹合固定于该药管91上,并同时分别将两感应端11的该侦测端111以穿刺的方式分别固定设置于该药管91的默认位置上,令其中一该侦测端111穿刺进入于该药管91内与该注射液92接触。由于该弹性夹体13针对两夹合端131施加压力以及该药管91的管内与管外压力差的因素,加上药管91本身是由具伸缩弹性材质制成,致使该药管91不会因该侦测端111的穿刺而造成该注射液92渗漏现象。另外,两感应端11的另一该侦测端112分别通过该弹性夹体13内所埋设的一导线132延伸至相对于该两夹合端131的两尾端133处,并各通过衔接该缆线3与该控制端12的该电路模块121电性连接。该弹性夹体13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可导电金属或非导电的塑料材质等构成。该控制端12的该电路模块121与该警示模块122电性连接,用以判断该两感应端11之间是否为电性断路状态。并且,该电路模块121具有低电源警告模式,用以侦测该电源模块123于电力不足或低电流时,可通过该警示模块122予以提示更换。该警示模块122可以是蜂鸣器或警示灯。该电源模块123与该电路模块121电性连接,主要用以提供该控制端12的电力来源以及供应该两感应端11与该控制端12间的电性回路。该电源模块123可以是一电池模块或具有变压装置的市电插头;其中,该电池模块为可替换的水银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碳锌电池、锌锰电池、或氢氧电池。该节电模块124用以控制该电源模块123与该电路模块121的电性导通与否,进一步达到省电并延长使用时间的目的;其中,该节电模块124可以是一开关或一绝缘片。此外,该控制端12除了本身可以通过该警示模块122就近警示通知该注射液92即将用罄之外,更可通过该电路模块121上所包括的一信号输出端口 1211并利用一信号输出线4延伸至另一处较远的护理站8(或是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信号传送给护理站8),用以提供该电路模块121所输出信号进行远程警示,达到方便远程的护理站8的医护人员监控的目的。此外,该信号输出端口 1211也可以是目前所熟知的一些无线通信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滴器警示装置,其结合于点滴装置的一药管上,且该药管内容纳一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感应端,分别设置于该药管上,并与该注射液接触;以及一控制端,通过两缆线分别与两感应端电性连接,其更包括:一电路模块,用以连接该感应端并判断感应端与控制端之间是否为断路状态;一警示模块,连接于该电路模块上;以及一电源模块,与该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提供该控制端的电力来源;其中,两感应端通过接触该注射液作为导电媒介,并通过两缆线分别与该控制端形成一电性回路状态,当两感应端无法接触到该注射液时,该两感应端之间遂形成一电性断路状态,且电路模块将通过该警示模块对外界予以警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黄海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