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成哲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控温电烧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124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烧烤炉,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自动加热控温且加热均匀、不产生油烟的自动控温电烧烤炉,包括烧烤盘、油盆、电加热盘、微动开关、控温装置、内壳体、外壳体和压杆,其中油盆和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中,且所述油盆设置在内壳体的上方,内壳体包括穿过油盆底面的凸起部,电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内壳体凸起部的自由端,烧烤盘放置在电加热盘上,且电加热盘的上表面为与烧烤盘的弧度相同的弧面,控温装置设置在内壳体中,微动开关插装在控温装置上,烧烤盘将压杆压下使微动开关的开关压片压下并与开关触头接触,从而使电路通电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放上烧烤盘后自动加热且加热均匀,并通过将烧烤温度控制在油温燃点之下,不产生油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烧烤炉,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自动加热控温且加热均匀、不产生油烟的自动控温电烧烤炉
技术介绍
烧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饮食方式,现有的烧烤炉主要采用的是炭火烧烤或者电烧烤,其次是燃气烧烤及微波烧烤,炭火烧烤的温度通常不易控制,而且炭火烧烤炉既有炭燃烧排放又有油烟排放,所以最为有害,即便是使用液化气的烧烤炉,虽号称无烟,但不管我们看不看得到黑烟,化学排放依然存在,排放的化学物质依然会污染食物,燃气烧烤排放的物质也会污染食物和环境,微波烧烤则有辐射高的缺陷。电烧烤主要通过电加热管、电加热盘等电加热体进行加热,所述电加热体通常裸露设置在烧烤盘下方且与烧烤盘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这使得热量由电加热体传递到烧烤盘的过程多为热辐射或热对流方式,热量损失较多,而且虽然电加热体温度可控,但由于电加热体不同部位发出的热量到达烧烤盘时的损失程度不同,使得烧烤盘表面温度依旧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另外,在电烧烤中,油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烤肉中的脂肪烤糊焦化而形成油烟肉,通常形成油烟肉的温度为200°C?240°C,若烧烤盘的温度高于此温度范围则达到油温燃点,继续给油烟肉加热便会产生油烟,烧烤盘的温度处于此温度范围或者低于此温度范围继续加热则不会产生油烟,由于烧烤盘的表面温度不易控制,很容易造成烧烤盘的局部以高于200°C?240°C的温度给油烟肉加热而产生油烟,人们烧烤时需要经常通过人手动频繁调整温度开关以控制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温电烧烤炉,能够自动加热控温且加热均匀,并通过将烧烤温度控制在200°C?240°C的范围内,即控制在油温燃点之下做到不产生油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自动控温电烧烤炉,包括烧烤盘、电加热盘、微动开关、控温装置、内壳体、夕卜壳体和压杆,其中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包括凸起部,电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凸起部的自由端,烧烤盘放置在所述电加热盘上,控温装置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微动开关安装在所述控温装置上,所述微动开关上设有开关压片,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压片的自由端固连,另一端则穿过所述电加热盘,且在烧烤时与烧烤盘相抵,所述微动开关、控温装置和电加热盘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加热电路。所述内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油盆,所述油盆的上端为开口状,且所述内壳体的凸起部穿过所述油盆的底面。在所述油盆的底面上设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的一端与油盆底面上供所述内壳体的凸起部穿过的开口边沿光滑连接,另一端与电加热盘边沿相抵。所述油盆的上端开口边缘设有凸缘,所述油盆通过所述凸缘搭放在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开口边沿上。所述电加热盘上设有用于感受烧烤盘表面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传输电缆与所述控温装置内的控温电路相连。所述电加热盘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呈弧面,且与所述烧烤盘的弧度相同。所述微动开关上设有开关触头,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压片在被压下时与所述开关触头接触。所述内壳体通过止口配合安放于所述外壳体中。所述控温装置内设有漏电保护器。在所述烧烤盘的上方设有炉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由于将烧烤盘直接放置在电加热盘上,热量几乎没有损失,热能利用效率高且加热均匀,并且通过将烧烤盘表面温度控制在200°C?240°C的范围内,即控制在油温燃点之下,不会因为持续加热而产生油烟,且无需频繁换烧烤盘。2、本专利技术设有微动开关,安放烧烤盘准备烧烤时,烧烤盘通过将压杆压下使得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压片被压下并与开关触头接触,从而使电路通电自动开始加热。3、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和控温装置设置于内壳体中,在内壳体外侧还设有外壳体,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而且进一步减少了热量损失。4、烤制肉类时,烧烤盘弧形设计,烧烤时食物油脂马上滴落,没有油质的反复浸润,也就是没有油质煎、炸的过程,从而避免产生油烟,污染食物等。食物所含油脂较少,烧烤出的食物是真正的烧烤味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专利技术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本专利技术的爆炸视图,图5为微动开关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炉盖,2为烧烤盘,3为油盆,4为电加热盘,5为温度传感器,6为微动开关,7为控温装置,8为内壳体,9为外壳体,10为凸起部,11为本体,12为压杆,13为开关压片,14为凸缘,15为挡油板,16为开关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包括炉盖1、烧烤盘2、油盆3、电加热盘4、微动开关6、控温装置7、内壳体8、外壳体9和压杆12,其中外壳体9上端开口,下端闭合,内壳体8设置在所述外壳体9中,所述内壳体8的剖面为凸形,包括凸起部10和本体11,在所述内壳体8的本体11外侧以及所述外壳体9的内侧设有相配合的止口,内壳体8通过所述止口配合安放于所述外壳体9中,所述内壳体8的凸起部10指向所述外壳体9的开口端。油盆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9中,且设置于所述内壳体8的上方,油盆3的上端开口,且在所述油盆3的上端开口边缘设有凸缘14,所述油盆3通过所述凸缘14搭放在外壳体9的上端开口边沿上,烧烤中产生的油脂滴入到所述油盆3中。电加热盘4设置于所述内壳体8的凸起部10的自由端,所述凸起部10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油盆3的底面,在油盆3的底面上设有挡油板15,所述挡油板15的一端与油盆3底面上供所述内壳体8的凸起部10穿过的开口边沿光滑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凸起部10自由端的电加热盘4边沿相抵以防止油脂流入到内壳体8中。烧烤盘2放置在所述电加热盘4上,所述烧烤盘2的边沿与油盆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2?3毫米的距离以方便更换,所述电加热盘4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呈弧面,且与所述烧烤盘2的弧度相同,以保证热量迅速均匀传递到烧烤盘2上。炉盖I设置于烧烤盘2的上方,并搭放在油盆3的凸缘14上。微动开关6、控温装置7以及压杆12设置于所述内壳体8中,所述控温装置7放置在内壳体8的底部,所述微动开关6插装在所述控温装置7上,如图5所示,所述微动开关6上设有开关压片13和开关触头16,压杆12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压片13的自由端固连,另一端则垂直穿过电加热盘4,且在烧烤时与烧烤盘2相抵,烧烤盘2通过将压杆12压下使得开关压片13被压下并与开关触头16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温电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烤盘(2)、电加热盘(4)、微动开关(6)、控温装置(7)、内壳体(8)、外壳体(9)和压杆(12),其中内壳体(8)设置在所述外壳体(9)中,所述内壳体(8)包括凸起部(10),电加热盘(4)设置于所述内壳体(8)的凸起部(10)的自由端,烧烤盘(2)放置在所述电加热盘(4)上,控温装置(7)设置在所述内壳体(8)中,微动开关(6)安装在所述控温装置(7)上,所述微动开关(6)上设有开关压片(13),所述压杆(12)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压片(13)的自由端固连,另一端则穿过所述电加热盘(4),且在烧烤时与烧烤盘(2)相抵,所述微动开关(6)、控温装置(7)和电加热盘(4)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加热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成哲
申请(专利权)人:方成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