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502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特别适合于对农田进行超深耕作业。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包括前牵引架、犁架大梁,前牵引架与犁架大梁之间设有连接架,所述前牵引架与连接架通过轴承相铰接,前牵引架上部与连接架之间设有翻转油缸,所述犁架大梁前部与连接架通过铰接轴相铰接,连接架后部与犁架大梁之间设有调幅油缸;所述犁架大梁后部设有三角架,所述犁架大梁中部上下设有两组主犁,位于三解架上下设有两组副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阻力小、结构坚固、价格低等诸多特点,是一种结构合理、坚固,性能稳定,可满足实际深耕工作需要、提高作业效率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特别适合于对农田进行超深耕作业。
技术介绍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同时,新疆也是干旱地区,降雨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农业为灌溉类型农业,农业用水的80%以上靠灌溉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垦区之一,由于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各种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土壤被车轮压实,近年来实施免耕播种,加之化肥、废旧地膜污染,多数耕地有效耕层仅为20cm左右,20cm以下是一层厚度为8?12cm,容重超过1.5g/cm3,硬度为普通耕层3倍的坚实犁底层。坚硬的犁底层阻碍了植株的根系发育和灌溉水分的渗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土壤的保墒。试验研宄表明,只有通过深耕机具进行深耕作业,才能彻底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减小植株根系穿透阻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作物根系生态条件,增加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坚固,性能稳定,可满足实际深耕工作需要、提高作业效率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包括前牵引架1、犁架大梁4,其特征在于前牵引架I与犁架大梁4之间设有连接架18,所述前牵引架I与连接架18通过轴承19相铰接,前牵引架I上部与连接架18之间设有翻转油缸2,所述犁架大梁4前部与连接架18通过铰接轴3相铰接,连接架18后部与犁架大梁4之间设有调幅油缸17 ;所述犁架大梁4后部设有三角架15,所述犁架大梁4中部上下设有两组主犁,位于三解架15上下设有两组副犁;所述主犁通过主犁柱16与犁架大梁4相连接,主犁的结构包括主犁体6、主犁铧5,主犁体6的上部设有主犁栅条8 ;所述副犁通过副犁柱14与三角架15相连接,副犁的结构包括副犁体13、副犁铧10。所述主犁栅条8上最好设有栅条加强筋9。作为最佳实施方式,主犁体6 —侧最好设有主犁侧板7。主犁体6 —侧最好设有主犁体支撑杆20。所述副犁体13 —侧最好设有副犁侧板11及副犁侧板支撑架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结合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研制开发一种新型翻转双向超深耕犁。该型超深耕犁犁耕深度超过犁底层或土壤自然形成的粘盘层分布深度,可以达到70?80cm左右。经过深耕作业之后疏松土壤,加厚活土层,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便于吸收新疆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从而提高地温。与传统的犁耕作业相比:打破了犁底层,形成耕层的“海绵区”,吸收了新疆地区稀少而宝贵的降雨;防止田间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扩大了作物根系生活的区域,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主犁体后部由栅条构成,既减轻了犁体重量,又减少了犁耕阻力。(2)、通过调幅油缸作用,犁架大梁在水平面角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调整犁耕幅宽。(3)耕深可达85cm,可有效对耕作土壤进行彻底深翻。(4)主犁后方装有副犁,可先对耕作土壤进行预先浅翻,从而减小主犁耕作阻力,减小拖拉机两轮之间高度差,减小拖拉机机体倾斜角度,有利于机手安全。(5)本专利技术装有液压翻转油缸,可使犁体翻转180度,拖拉机可往复连续进行犁耕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6)犁架采用三角形结构,保证了犁体整体结构强度。(7)由于犁壁曲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行深耕作业时犁耕阻力较小,既进行了超深耕作业又减小了功率消耗。与现有同类设备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阻力小、结构坚固、价格低等诸多特点。是一种结构合理、坚固,性能稳定,可满足实际深耕工作需要、提高作业效率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前牵引架,2为翻转油缸,3为铰接轴,4为犁架大梁,5为主犁铧,6为主犁体,7为主犁侧板,8为主犁栅条,9为栅条加强筋,10为副犁铧,11为副犁侧板,12为副犁侧板支撑架,13为副犁体,14为副犁柱,15为三角架,16为主犁柱,17为调幅油缸,18为连接架,19为轴承,20为主犁体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I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包括前牵引架1、犁架大梁4,其特征在于前牵引架I与犁架大梁4之间设有连接架18,所述前牵引架I与连接架18通过轴承19相铰接,前牵引架I上部与连接架18之间设有翻转油缸2,所述犁架大梁4前部与连接架18通过铰接轴3相铰接,连接架18后部与犁架大梁4之间设有调幅油缸17 ;所述犁架大梁4后部设有三角架15,所述犁架大梁4中部上下设有两组主犁,位于三解架15上下设有两组副犁;所述主犁通过主犁柱16与犁架大梁4相连接,主犁的结构包括主犁体6、主犁铧5,主犁体6的上部设有主犁栅条8 ;所述副犁通过副犁柱14与三角架15相连接,副犁的结构包括副犁体13、副犁铧10。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在犁架大梁上、下两个方向设置主犁、副犁,所述前牵引架I与连接架18通过轴承19相铰接,通过翻转油缸2使得后方的犁架大梁上主犁、副犁可翻转180度的角度,当深耕犁行进到地头进行折回作业时,通过翻转油缸2使上方的主犁、副犁翻到下方,刚完成操作的下方的主犁、副犁翻转至上方,这样更方便地方折回作业;所述犁架大梁4前部与连接架18通过铰接轴3相铰接,通过连接架18后部与犁架大梁4之间的调幅油缸17进行在水平面角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调整犁耕幅宽。工作时,由拖拉机牵引前牵引架带动犁体进行超深耕作业。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主犁栅条8上设有栅条加强筋9 ο。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主犁体6 —侧设有主犁侧板7。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主犁体6 —侧设有主犁体支撑杆20 ο实施例5:与实施例4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副犁体13 —侧设有副犁侧板11及副犁侧板支撑架12。【主权项】1.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包括前牵引架(I)、犁架大梁(4),其特征在于前牵引架(I)与犁架大梁⑷之间设有连接架(18),所述前牵引架⑴与连接架(18)通过轴承(19)相铰接,前牵引架⑴上部与连接架(18)之间设有翻转油缸(2),所述犁架大梁(4)前部与连接架(18)通过铰接轴(3)相铰接,连接架(18)后部与犁架大梁⑷之间设有调幅油缸(17); 所述犁架大梁(4)后部设有三角架(15),所述犁架大梁(4)中部上下设有两组主犁,位于三解架(15)上下设有两组副犁; 所述主犁通过主犁柱(16)与犁架大梁(4)相连接,主犁的结构包括主犁体(6)、主犁铧(5),主犁体¢)的上部设有主犁栅条(8); 所述副犁通过副犁柱(14)与三角架(15)相连接,副犁的结构包括副犁体(13)、副犁铧(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犁栅条(8)上设有栅条加强筋(9)。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其特征在于主犁体(6)—侧设有主犁侧板(7)。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其特征在于主犁体(6)—侧设有主犁体支撑杆(2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双向超深耕犁,包括前牵引架(1)、犁架大梁(4),其特征在于前牵引架(1)与犁架大梁(4)之间设有连接架(18),所述前牵引架(1)与连接架(18)通过轴承(19)相铰接,前牵引架(1)上部与连接架(18)之间设有翻转油缸(2),所述犁架大梁(4)前部与连接架(18)通过铰接轴(3)相铰接,连接架(18)后部与犁架大梁(4)之间设有调幅油缸(17);所述犁架大梁(4)后部设有三角架(15),所述犁架大梁(4)中部上下设有两组主犁,位于三解架(15)上下设有两组副犁;所述主犁通过主犁柱(16)与犁架大梁(4)相连接,主犁的结构包括主犁体(6)、主犁铧(5),主犁体(6)的上部设有主犁栅条(8);所述副犁通过副犁柱(14)与三角架(15)相连接,副犁的结构包括副犁体(13)、副犁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首星郑炫张鲁云何兴村秦朝民贾立波李帆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