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408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为消除螺栓在热处理中产生的各种缺陷,缩短生产周期,使铆螺钢免热处理。并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铆螺钢经过控轧控冷,获得具有多边形铁素体、细片状珠光体、粒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MA岛的多相组织。由于控轧控冷后的多相组织及TRIP效应,改善了螺栓的强韧性。铆螺钢因低的屈强比可以直接由热轧棒材冷镦成螺栓,螺栓无需最终热处理,产品的力学性能满足8.8级螺栓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
技术介绍
铆螺钢在用于紧固件生产时,由于需要冷镦成型,首先需要低屈强比。通常,铆螺钢屈服强度随着抗拉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强度提高的同时常伴随着韧性的降低。铆螺钢原料退火后有时硬度仍偏高,塑性不足,在发生塑性变形时冷作硬化,其变形抗力较大。这不仅使生产紧固件在冷镦时工具消耗非常大、能耗高,而且,由于其冷镦性能差,常导致冷缴工艺无法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螺栓无需最终热处理,产品的力学性能满足8.8级螺栓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钢真空炉冶炼的钢锭,经锻造、开坯、热轧; (2)将热模拟试样加热到1100°C,保温30?50min; (3)以变形速率Ι/s进行20?25%变形; (4)以5?10°C/s的速率冷却至850°C ; (5)以变形速率Ι/s进行20%变形; (6)然后以I?5°C/s的冷速冷却到室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其有益效果在于,铆螺钢经过控轧控冷,获得具有多边形铁素体、细片状珠光体、粒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MA岛的多相组织。由于控轧控冷后的多相组织及TRIP效应,改善了螺栓的强韧性。铆螺钢因低的屈强比可以直接由热轧棒材冷镦成螺栓,螺栓无需最终热处理,产品的力学性能满足8.8级螺栓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钢真空炉冶炼的130kg钢锭,经锻造、开坯、热轧; (2)将热模拟试样加热到1100°C,保温30min; (3)以变形速率Ι/s进行25%变形; (4)以1°C/s的速率冷却至850°C ; (5)以变形速率Ι/s进行20%变形; (6)然后以1°C/s的冷速冷却到室温。【主权项】1.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钢真空炉冶炼的钢锭,经锻造、开坯、热轧;(2)将热模拟试样加热到1100°C,保温30?50min;(3)以变形速率Ι/s进行20?25%变形;(4)以5?10°C/s的速率冷却至850°C ;(5)以变形速率Ι/s进行20%变形;(6)然后以I?5°C/s的冷速冷却到室温。【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为消除螺栓在热处理中产生的各种缺陷,缩短生产周期,使铆螺钢免热处理。并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铆螺钢经过控轧控冷,获得具有多边形铁素体、细片状珠光体、粒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MA岛的多相组织。由于控轧控冷后的多相组织及TRIP效应,改善了螺栓的强韧性。铆螺钢因低的屈强比可以直接由热轧棒材冷镦成螺栓,螺栓无需最终热处理,产品的力学性能满足8.8级螺栓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IPC分类】C21D8-06【公开号】CN104745788【申请号】CN201310724922【专利技术人】陈玉光 【申请人】青岛玉光精铸厂【公开日】2015年7月1日【申请日】2013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钢真空炉冶炼的钢锭,经锻造、开坯、热轧;(2)将热模拟试样加热到1100℃,保温30~50min;(3)以变形速率1/s进行20~25%变形;(4)以5~10℃/s的速率冷却至850℃;(5)以变形速率1/s进行20%变形;(6)然后以1~5℃/s的冷速冷却到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玉光精铸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