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142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包括降压除砂组件、混凝沉降除泥组件、污水净化组件、污泥固化组件、加气组件及加药组件;油田钻井及油水井措施作业高压返排液直接进入降压除砂组件进行降压和油、砂、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多用泵提升注入混凝沉降池进行水与泥分离处理,分离出的污水再通过加压泵的加压进入污水净化组件的三级处理罐中进行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分离出的油、砂和水分别回收利用;浓缩泥浆再通过污泥固化组件的固化处理形成泥块运至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整个处理过程油、泥、水均不落地,该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设计合理,选用后不但资源利用率高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达标回用的处理装置,具体为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压裂、酸化、洗井、管线清洗等)由于井点分散,集中处理路程远运费高,而且返排液成分复杂,在现场无害化处理技术方面未形成较为可行的处理技术。随着油田增储上产工作量的增大,各类废液量急剧增加。目前,上述废液基本都集中存放在各污水处理站内的事故池或排污池内。由于其组份极其复杂、水质极其恶劣,难以采用油田污水(产出水)正常处理流程及技术进行处理。因而,尽快研宄出一套有效、合理的处理技术,解决其出路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废液池满为患的单位,更是当务之急。为解决此问题,使之变废为宝后重复利用,曾选用中国专利撬装多功能一体化油田水处理装置(ZL201320475022.4)进行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处理的试验,由于着眼点在废液处理,存在浓缩污泥浆未进行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满足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而且分离出的油、砂、水便于分别回收利用,分离出的污泥含水率低,便于减量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用,运行过程中加药量少、运行费用低、效果好,装置采用撬装模块化设计,便于车载现场移动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包括降压除砂组件、混凝沉降除泥组件、污水净化组件、污泥固化组件、加气组件及加药组件;所述的降压除砂组件包括降压除砂水箱、多用泵、外输管阀及排液管阀,所述的混凝沉降除泥组件主要包括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池加药管汇、池出液管汇、池进液管汇、池加气管汇、池收油管汇、池排泥管汇、排泥泵出口管阀、排泥泵;所述污水净化组件包括缓冲沉降罐、一体化水处理罐、功能型过滤罐、罐加气管汇及加压泵,所述污泥固化组件包括污泥池进口、污泥池、污泥固化机集水管,所述加气组件包括储气罐及储气罐加气管汇;所述加药组件包括一号加药泵和二号加药泵及加药管汇; 所述的多用泵的进口通过排液管阀与降压除砂水箱的出液口连接,多用泵的出口通过外输管阀和池进液管汇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加压泵的进口通过池出液管汇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的出液口及污泥固化机集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泥泵的进口通过池排泥管汇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的排泥口连接,排泥泵的出口通过排泥泵出口管阀和污泥池进口与污泥池连接;储气罐出气口通过储气罐加气管汇和池加气管汇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的加气口连接,储气罐出气口通过储气罐加气管汇及罐加气管汇分别与缓冲沉降罐、一体化水处理罐、功能型过滤罐的加气口连接;一号加药泵和二号加药泵通过共用加药管汇和池加药管汇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的加药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降压除砂组件还包括井口高压连接管阀、收油泄压两用管汇、排污管、排砂管阀、反冲洗管阀、收液管阀、排气管阀;所述的多用泵的进口通过池出液管汇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的出液口连接,通过收液管阀与地面集水池的连接;多用泵的出口分别通过反冲洗管阀与降压除砂水箱的反冲洗进口连接。降压除砂水箱分别与井口高压连接管阀、收油泄压两用管汇、排污管、排砂管阀连接; 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污水净化组件还包括反冲洗泵、反冲洗管汇、出水管汇、料泵、一体化水处理罐上进出料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下进出料管汇、缓冲沉降罐进水管汇、缓冲沉降罐收油汇、缓冲沉降罐出水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进水排污两用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收油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出水管汇、功能型过滤罐进水排污两用管汇、功能型过滤罐收油管汇、收油放空排污管汇;收油放空排污管汇分别与缓冲沉降罐收油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进水排污两用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收油管汇、一体化水处理罐出水管汇、功能型过滤罐进水排污两用管汇、功能型过滤罐收油管汇连接,所述缓冲沉降罐出水管汇与一体化水处理罐进水排污两用管汇连接,加压泵的出口通过缓冲沉降罐进水管汇与缓冲沉降罐的进口连接;所述滤料循环泵的出口通过一体化水处理罐上进出料管汇与一体化水处理罐上进出料口连接,滤料循环泵的进口通过一体化水处理罐下进出料管汇与一体化水处理罐下进出料口连接;所述反冲洗泵的出口通过罐反冲洗管汇分别与一体化水处理罐、功能型过滤罐的反冲洗进水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污泥固化组件还包括泥浆加压泵进口连接管阀、泥浆加压泵、泥浆加压泵出口连接管阀、污泥固化机;泥浆加压泵的进口通过泥浆压泵进口连接管阀与污泥池连接,泥浆加压泵的出口通过泥浆加压泵出口连接管阀与污泥固化机进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加气组件还包括空压机及空压机与储气罐连通管阀;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空压机与储气罐连通管阀与储气罐进气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加药组件还包括一号加药搅拌筒、一号加药连接管阀、二号加药搅拌筒、二号加药连接管阀;所述一号加药泵进口通过一号加药连接管阀与一号加药搅拌筒出口连接;二号加药泵进口通过二号加药连接管阀与二号加药搅拌筒出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设计合理,不仅能满足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而且分离出的油回收利用、分离出的砂子进行压裂重复利用、分离出的水就地进行再配液或洗井等重复利用,更加节约成本且环保;分离出的污泥含水率低,便于减量外运进行无害处理,运行过程中加药量少、运行费用低、效果好,并采用橇装模块化设计,便于车载现场移动使用,提高了灵活性和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2是降压除砂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混凝沉降除泥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混凝沉降除泥组件的后视图; 图5是污水净化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污水净化组件的后视图; 图7是污泥固化组件的主视图; 图8是加气组件的俯视图; 图9是加药组件的俯视图。图中1.降压除砂组件、2.混凝沉降除泥组件、3.污水净化组件、4.污泥固化组件、5.加气组件、6.加药组件、7.井口高压连接管阀、8.降压除砂水箱、9.收油泄压两用管汇、10.排污管、11.排砂管阀、12.多用泵、13.反冲洗管阀、14.外输管阀、15.排液管阀、16.收液管阀、17.排气管阀、18.—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1.池加药管汇、22.池出液管汇、23.池进液管汇、24.池加气管汇、25.池收油管汇、26.池排泥管汇、27.排泥泵出口管阀、28.排泥泵、29.缓冲沉降罐、30.—体化水处理罐、31.功能型过滤罐、32.反冲洗泵、33.反冲洗管汇、34.出水管汇、35.料泵、36.一体化水处理罐上进出料管汇、37.—体化水处理罐下进出料管汇、38.罐加气管汇、39.加压泵、40.缓冲沉降罐进水管汇、41.缓冲沉降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包括降压除砂组件(1)、混凝沉降除泥组件(2)、污水净化组件(3)、污泥固化组件(4)、加气组件(5)及加药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压除砂组件(1)包括降压除砂水箱(8)、多用泵(12)、外输管阀(14)及排液管阀(15),所述的混凝沉降除泥组件(2)主要包括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8)、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池加药管汇(21)、池出液管汇(22)、池进液管汇(23)、池加气管汇(24)、池收油管汇(25)、池排泥管汇(26)、排泥泵出口管阀(27)、排泥泵(28);所述污水净化组件(3)包括缓冲沉降罐(29)、一体化水处理罐(30)、功能型过滤罐(31)、罐加气管汇(38)及加压泵(39),所述污泥固化组件(4)包括污泥池进口(49)、污泥池(50)、污泥固化机集水管(54),所述加气组件(5)包括储气罐(58)及储气罐加气管汇(59);所述加药组件(6)包括一号加药泵(62)和二号加药泵(65)及加药管汇(66);所述的多用泵(12)的进口通过排液管阀(15)与降压除砂水箱(8)的出液口连接,多用泵(12)的出口通过外输管阀(14)和池进液管汇(23)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8)、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加压泵(39)的进口通过池出液管汇(22)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8)、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的出液口及污泥固化机集水管(54)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泥泵(28)的进口通过池排泥管汇(26)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8)、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的排泥口连接,排泥泵(28)的出口通过排泥泵出口管阀(27)和污泥池进口(49)与污泥池(50)连接;储气罐(58)出气口通过储气罐加气管汇(59)和池加气管汇(24)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8)、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的加气口连接,储气罐(58)出气口通过储气罐加气管汇(59)及罐加气管汇(38)分别与缓冲沉降罐(29)、一体化水处理罐(30)、功能型过滤罐(31)的加气口连接;一号加药泵(62)和二号加药泵(65)通过共用加药管汇(66)和池加药管汇(21)分别与一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8)、二号混凝沉降除泥池(19)、三号混凝沉降除泥池(20)的加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李景全崔缤马宪斌魏丽萍刘宝沈利常彦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吉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