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卫华专利>正文

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053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受力不平衡,经常出现跑偏现象,同时损坏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作用在同步带轮上的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水平行走架,水平行走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置于同步带上方和下方的L型导向槽,上下L型导向槽内设有可在X-Y方向往返运动的T型导向板,T型导向板的伸出端位于L型导向槽外且置于同步带上,T型导向板伸出端的下方设有置于同步带下的同步带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通过在同步带上改进装置,巧妙的使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两侧受力均匀,以至于同步带不论怎样运行都不会跑偏,保证了同步带和同步带的寿命,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砖瓦
,特别是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
技术介绍
同步带是以钢丝绳或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带,带的一面制成齿状,使其与齿形带轮啮合。同步带传动时,传动比准确,对轴作用力小,结构紧凑,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一般使用温度_20°C — 80°C,v〈50m/s,P<300kw, i<10,对于要求同步的传动也可用于低速传动。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一面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带及具有相应吻合的轮所组成。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传输用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传动平稳,能吸振,噪音小,传动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10。同步带的优点很多,但是在同步带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同步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力的不平衡,会出现跑偏现象,如果同步带跑偏,会损坏同步带轮及同步带,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影响产品的运行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平衡,经常出现跑偏现象,同时损坏同步带轮和同步带,造成资源浪费,影响运行进度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作用在同步带轮上的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水平行走架,水平行走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置于同步带上方和下方的L型导向槽,上下L型导向槽内设有可在X-Y方向往返运动的T型导向板,T型导向板的伸出端位于L型导向槽外且置于同步带上,T型导向板伸出端的下方设有置于同步带下的同步带压板。本技术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通过在同步带上改进装置,巧妙的使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两侧受力均匀,以至于同步带不论怎样运行都不会跑偏,保证了同步带和同步带的寿命,节省了大量资源,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Z-W方向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L型导向槽和T型导向板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L型导向槽和T型导向板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作用在同步带轮I上的同步带2,同步带2上设有水平行走架3,水平行走架3的两侧分别设有置于同步带2上方和下方的L型导向槽4,上下L型导向槽4内设有可在X-Y方向往返运动的T型导向板5,T型导向板5的伸出端位于L型导向槽4外且置于同步带2上,T型导向板5伸出端的下方设有置于同步带2下的同步带压板6。所述的L型导向槽4经螺丝与行走架3固定。所述的同步带压板6与同步带2相邻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7。本技术使用时,本技术所描述的Z-W方向和X-Y方向均是按照附图中方向为依据。L型导向槽4与水平行走架3经螺丝牢固连接,T型导向板5在L型导向槽4内在X-Y方向做自由运动,同步带2通过同步带压板6及T型导向板5与水平行走架3连接,同步带压板6上的凸起7是根据同步带上本身含有凹凸不平的凸起而设置,同步带轮I在动力作用下带动同步带2运动,同步带2通过同步带压板6及T型导向板5带动水平行走架3在Z-W方向做往返运动,此时,当同步带2Χ方向侧受力时,T型导向5板在L型导向槽4内向X方向运动,直至X侧及Y侧同步带受力均勾,从而同步带2不会因受力不均勾而在同步带轮I上跑偏。同理,当同步带2Υ方向侧受力时,T型导向板5在L型导向槽4内向Y方向运动,直至X侧和Y侧同步带2受力均匀,此时同步带2不会因受力不均匀而在同步带轮I上跑偏。同步带2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受力不平衡,出现跑偏现象,一旦同步带2跑偏,则会损坏同步带轮I及同步带2,而在传统同步带2使用过程中,同步带2跑偏后需要调整时经常很不好调,浪费很多时间,给运行进度带来不可必要的麻烦。目前同步带2跑偏的现象是经常所见的,但是现在的做法依旧是关闭机器,找出原因,然后进行多次的调试,直至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分析找出问题,再不停的调试,并且调试的结果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尤其在砖瓦这种大型且大量生产的企业,该技术通过改进装置,使得同步带2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调节,节约了大量时间,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同步带2跑偏的问题,为同步带2跑偏这一容易忽视的问题做出了贡献。本技术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通过在同步带上改进装置,巧妙的使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两侧受力均匀,以至于同步带不论怎样运行都不会跑偏,保证了同步带和同步带的寿命,节省了大量资源,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进度。【主权项】1.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包括作用在同步带轮(I)上的同步带(2),其特征在于,同步带(2)上设有水平行走架(3),水平行走架(3)的两侧分别设有置于同步带(2)上方和下方的L型导向槽(4),上下L型导向槽(4)内设有可在X-Y方向往返运动的T型导向板(5),T型导向板(5)的伸出端位于L型导向槽(4)外且置于同步带(2)上,T型导向板(5)伸出端的下方设有置于同步带(2)下的同步带压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导向槽(4)经螺丝与行走架(3)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带压板(6)与同步带(2)相邻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受力不平衡,经常出现跑偏现象,同时损坏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作用在同步带轮上的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水平行走架,水平行走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置于同步带上方和下方的L型导向槽,上下L型导向槽内设有可在X-Y方向往返运动的T型导向板,T型导向板的伸出端位于L型导向槽外且置于同步带上,T型导向板伸出端的下方设有置于同步带下的同步带压板;本技术结构巧妙,通过在同步带上改进装置,巧妙的使同步带在运行过程中两侧受力均匀,以至于同步带不论怎样运行都不会跑偏,保证了同步带和同步带的寿命,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进度。【IPC分类】F16H7-18【公开号】CN204437208【申请号】CN201520088389【专利技术人】杨卫华 【申请人】杨卫华【公开日】2015年7月1日【申请日】2015年2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同步带防跑偏装置,包括作用在同步带轮(1)上的同步带(2),其特征在于,同步带(2)上设有水平行走架(3),水平行走架(3)的两侧分别设有置于同步带(2)上方和下方的L型导向槽(4),上下L型导向槽(4)内设有可在X‑Y方向往返运动的T型导向板(5),T型导向板(5)的伸出端位于L型导向槽(4)外且置于同步带(2)上,T型导向板(5)伸出端的下方设有置于同步带(2)下的同步带压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卫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