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远谋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975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属于充电装置领域。该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装置和第二充电装置;第一充电装置包括控制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初级线圈以及第一铁芯;第二充电装置包括第二铁芯、次级线圈、以及整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第一充电装置与第二充电装置实现了电动车的无线充电,使该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充电时不易产生电火花,导线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较现有的有线充电装置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车主要采用有线充电装置,不仅不方便于人们的使用,同时,现有的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产生电火花,导线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该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使用方便,而且充电时不易产生电火花,导线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较现有的有线充电装置更加安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装置和第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充电装置包括初级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包括次级线圈和第二铁芯;所述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拼接对齐形成一个闭合的导磁回路框架,所述初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一铁芯的外侧,所述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铁芯的外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与外接充电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和整流器;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初级线圈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的蓄电池连接。第一充电装置设置于指定位置,第二充电装置设置于电动车上。上述无线充电装置使用时,将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拼接对齐,使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形成一个闭合的导磁回路,而不需要电线连接。接通电源开关,使初级线圈加载工频市电,由于工频市电产生的交变电流流过初级线圈而在第一铁芯内部形成交变磁场,且该交变磁场沿闭合的导磁回路分布,而在缠绕于第二铁芯上的次级线圈产生感觉电流,该感应电流经过整流器整流后变为直流电,从而可以给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上述充电装置由于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形成感应电流,所以不会产生电火花,同时,该无线充电装置也不存在导线容易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因此较现有的有线充电装置更加安全。进一步,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的形状均为U形。上述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的可以为多种形状,最优选择为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均为C型铁芯。进一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液压控制装置,所述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连接。上述液压控制装置为现有技术,其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其中执行元件可以驱动负载做直线往复运动。当电动车充电时,将电动车开到指定位置后,可以通过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驱动第一充电装置移动,使得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拼接对齐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导磁回路,从而实现了该无线充电装置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所述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连接。上述电动车开到指定位置后,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驱动第一充电装置移动并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拼接对齐时,第一充电装置与第二充电装置会产生轻微的撞击,而可能导致该无线充电装置的磨损,使电动车的蓄电池无法正常充电。最优的,上述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通过弹簧与第一充电装置连接,这样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驱动第一充电装置移动并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拼接对齐时,由于弹簧的缓冲作用,可以减小第一充电装置与第二充电装置之间的碰撞作用,从而可以使得电动车能够正常充电,而且还可以延长该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第二铁芯拼接对齐的轨道,所述第一充电装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上述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驱动第一充电装置移动并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拼接对齐时,可能会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移动位置出现偏差,而可能使电动车不能正常充电。为了便于液压控制系统驱动第一充电装置,也为了使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能够精准对齐,该无线充电装置还设置了轨道,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驱动第一充电装置移动时,第一充电装置沿该轨道移动而可以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移动更加精准。作为另一种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可以精准地拼接对齐的结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红外线定位装置,所述红外线定位装置包括处理器、至少两个红外线发射器以及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数量相等的红外线接收器,且一个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一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线发射器设置于第二充电装置,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处理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电动车停到指定位置后,设置于电动车的第二充电装置的红外线发射器发生出红外信号。当设置于的第一充电装置上的红外线接收器未收到红外线发射器的红外信号时,处理器给出指令并使液压控制装置调整第一充电装置的朝向,使每个红外线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分别与其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信号;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处理器对该红外信号进行处理后给出指令,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驱动第一装置移动,因此使第一充电装置的第一铁芯与第二充电装置的第二铁芯可以精准地对齐。进一步,所述整流器为桥式整流器、半波整流器及全波整流器中的一种。上述整流器为多种结构的整流器,例如整流器可以采用桥式整流器、半坡整流器或者全波整流器。进一步,所述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均为铁氧体磁芯或者为采用硅钢片制成的铁芯。铁氧体磁芯或者米用娃钢片制成的铁芯均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从而有利于提尚闭合导磁回路的导磁效果,可以使次级线圈更容易产生感应电流。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其包括:蓄电池以及上述任一无线充电装置。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第一充电装置与第二充电装置实现了电动车的无线充电,使该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充电时不易产生电火花,导线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较现有的有线充电装置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红外线定位装置的组成结构框图。图中标记为:第一铁芯101,初级线圈102,电源开关103,第二铁芯104,次级线圈105,整流器106,蓄电池107。【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插头处容易产生电火花,导线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而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于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宄提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装置和第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充电装置包括初级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包括次级线圈和第二铁芯;所述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拼接对齐形成一个闭合的导磁回路框架,所述初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一铁芯的外侧,所述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铁芯的外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外接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和整流器;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初级线圈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的蓄电池连接。该无线充电装置使用方便,而且充电时不易产生电火花,导线发热和接触不良等问题,较现有的有线充电装置更加安全。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第一充电装置和第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充电装置包括:初级线圈102和第一铁芯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装置和第二充电装置;所述第一充电装置包括初级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二充电装置包括次级线圈和第二铁芯;所述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拼接对齐形成一个闭合的导磁回路,所述初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一铁芯的外侧,所述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铁芯的外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与外接充电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和整流器;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初级线圈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的蓄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谋
申请(专利权)人:张远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