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384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合成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微反应器,包括第一物料入口管道、第二物料入口管道、物料出口管道和至少一组反应通道,每组反应通道包括中空的第一微通道球和第二微通道球,第一微通道球与第二微通道球之间设有若干中空的第三微通道球,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微管道,相邻的四个第三微通道球及第一微管道构成菱形,第一微通道球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通过第一微管道连接并构成菱形,第二微通道球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通过第一微管道连接并构成菱形;第一物料入口管道、第二物料入口管道分别与第一微通道球相通连接,物料出口管道与第二微通道球相通连接。采用微反应器缩短制备时间,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合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反应器
技术介绍
目前,锌离子与卟啉的纳米络合物通常是在反应釜中、室温下反应24小时以上制备,所得产物在硅片上进行镀膜,其颗粒直径一般较大,并且分布不均匀,排列不规则,最重要地是方法的重复性差,结果时好时坏。这就为该项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带来了很大的瓶颈,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反应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产率高、重复性优的锌离子-卟啉纳米络合物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反应器,包括第一物料入口管道、第二物料入口管道、物料出口管道和至少一组反应通道,每组所述反应通道包括中空的第一微通道球和第二微通道球,所述第一微通道球与第二微通道球之间设有若干中空的第三微通道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微通道球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微管道,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三微通道球及第一微管道构成菱形,所述第一微通道球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通过第一微管道连接并构成菱形,所述第二微通道球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通过第一微管道连接并构成菱形;所述第一物料入口管道、第二物料入口管道分别与第一微通道球相通连接,所述物料出口管道与第二微通道球相通连接。可选地,所述微反应器包括第一组反应通道、第二组反应通道和第三组反应通道,所述第一物料入口管道、第二物料入口管道分别与第一组反应通道的第一微通道球相通连接,所述第一组反应通道的第二微通道球通过第二微管道与第二组反应通道的第一微通道球连接,所述第二组反应通道的第二微通道球通过第三微管道与第三组反应通道的第一微通道球连接,所述第三组反应通道的第二微通道球与物料出口管道相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微通道球、第二微通道球、第三微通道球分别为椭球体,所述椭球体的长轴为0.5mm,短轴为0.3mm。可选地,所述第一微管道、第二微管道、第三微管道的断截面分别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为0.3mm,短轴为0.12mm。本技术中,采用微反应器来制备锌离子-卟啉纳米络合物,与反应釜相比,用微反应器制备的时间短,制备的纳米产物在硅片上镀膜后,其颗粒直径小、分别均匀、排列规则;而且,微反应器相对于反应釜,其安全性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微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微反应器结构示意图;1-第一物料入口管道;2-第二物料入口管道;3-第一微通道球;4-第二微通道球;5-第三微通道球;6-第一微管道;7-第二微管道;8-物料出口管道;9-一组反应通道;91-第一组反应通道;92-第二组反应通道;93-第三组反应通道;41-第二微通道球;32-第一微通道球;31-第一微通道球;42-第二微通道球;43-第二微通道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实施例一参照图1,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微反应器的结构,包括第一物料入口管道1、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物料出口管道8和一组反应通道9,这组反应通道9包括中空的第一微通道球3和第二微通道球4,第一微通道球3与第二微通道球4之间设有27个中空的第三微通道球5,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微管道6,相邻的四个第三微通道球5及第一微管道6构成菱形,第一微通道球3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通过第一微管道6连接并构成菱形,第二微通道球4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通过第一微管道6连接并构成菱形;第一物料入口管道1、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分别与第一微通道球3相通连接,物料出口管道8与第二微通道球4相通连接。本实施例的一组反应通道9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每组反应通道9由若干根平行的第一微管道6相互交叉而形成的菱形单元而组成,第一微管道6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三微通道球5,其中两端的交叉处分别设置第一微通道球3和第二微通道球4。本实施例的微反应器是由若干菱形单元组成,既有效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又不会对其体积造成负担。其中,第一微通道球3、第二微通道球4、第三微通道球5分别为椭球体,椭球体的长轴为0.5mm,短轴为0.3mm ;第一微管道6的断截面分别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为0.3_,短轴为0.12_。本实施例的微通道球和微管道皆为扁平状,可有效增加微反应器的比表面积,但是不会对体积造成负担。实施例二参照图2,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微反应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微反应器包括三组反应通道,分别为第一组反应通道91、第二组反应通道92和第三组反应通道93,第一物料入口管道1、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分别与第一组反应通道91的第一微通道球31相通连接,第一组反应通道91的第二微通道球41通过第二微管道7与第二组反应通道92的第一微通道球32连接,第二组反应通道92的第二微通道球42通过第三微管道10与第三组反应通道93的第一微通道球33连接,第三组反应通道93的第二微通道球43与物料出口管道8相通连接。第一微管道6、第二微管道7、第三微管道10的断截面分别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为0.3mm,短轴为0.12mm。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料入口管道(I)、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物料出口管道(8)和至少一组反应通道(9),每组所述反应通道(9)包括中空的第一微通道球(3)和第二微通道球(4),所述第一微通道球(3)与第二微通道球(4)之间设有若干中空的第三微通道球(5),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微通道球(5)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微管道¢),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三微通道球(5)及第一微管道(6)构成菱形,所述第一微通道球(3)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通过第一微管道(6)连接并构成菱形,所述第二微通道球(4)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通过第一微管道(6)连接并构成菱形;所述第一物料入口管道(I)、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分别与第一微通道球(3)相通连接,所述物料出口管道(8)与第二微通道球(4)相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包括第一组反应通道(91)、第二组反应通道(92)和第三组反应通道(93),所述第一物料入口管道(I)、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分别与第一组反应通道(91)的第一微通道球(31)相通连接,所述第一组反应通道(91)的第二微通道球(41)通过第二微管道(7)与第二组反应通道(92)的第一微通道球(32)连接,所述第二组反应通道(92)的第二微通道球(42)通过第三微管道(10)与第三组反应通道(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料入口管道(1)、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物料出口管道(8)和至少一组反应通道(9),每组所述反应通道(9)包括中空的第一微通道球(3)和第二微通道球(4),所述第一微通道球(3)与第二微通道球(4)之间设有若干中空的第三微通道球(5),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微通道球(5)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微管道(6),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三微通道球(5)及第一微管道(6)构成菱形,所述第一微通道球(3)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通过第一微管道(6)连接并构成菱形,所述第二微通道球(4)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微通道球(5)通过第一微管道(6)连接并构成菱形;所述第一物料入口管道(1)、第二物料入口管道(2)分别与第一微通道球(3)相通连接,所述物料出口管道(8)与第二微通道球(4)相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强张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