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投料装置和烹饪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000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和烹饪器具。该自动投料装置包括:下底板、侧围板和驱动单元,下底板的周边与侧围板可活动地连接;驱动件设在下底板和侧围板之间,驱动件可驱动下底板相对于侧围板转动,使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或使下底板打开侧围板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投料装置,可放置于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体内,用户预先在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时,向自动投料装置内放置食材;当需要向烹饪腔体内投放食材时,驱动件驱动下底板相对于侧围板转动并打开侧围板的下端面,实现向烹饪腔体内自动投放食材的目的,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开盖投放食材而导致的热量散失、加热效率低等问题,及用户开盖时被高温水蒸汽烫伤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和包括该自动投料装置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烹饪器具如电饭煲,在烹饪开始前或烹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工打开烹饪器具的上盖,并添加米或其他食材到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体中的动作,但是在烹饪过程中打开上盖,不仅会影响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还会使烹饪器具内的热量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造成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增加了烹饪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存在开盖时被高温水蒸汽烫伤的隐患;相关技术中采用在烹饪器具上设置泄压装置来降低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使得待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后再打开上盖,但是该方式仍然无法解决采用人工添加食材而导致的能耗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可实现自动向烹饪腔体内投放食材的目的,不仅降低能耗、提高加热效率,还保证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防止用户被高温水蒸汽烫伤。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自动投料装置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包括:下底板;侧围板,所述下底板的周边与所述侧围板可活动地连接;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下底板相对于所述侧围板转动,使所述下底板封闭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或使所述下底板打开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料装置,包括下底板、侧围板和驱动件,下底板的周边与侧围板可活动地连接,使下底板可相对于侧围板转动,以打开或关闭侧围板的下端面;下底板与侧围板之间设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下底板相对于侧围板转动,使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或使下底板打开侧围板的下端面,这样,用户可将该自动投料装置放置于需要在烹饪过程中向烹饪腔体内添加食材的烹饪器具内,并预先在自动投料装置的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而使得自动投料装置上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时,将米或其他食材等放入自动投料装置的容纳腔内;当需要向烹饪器具内添加食材时,可通过驱动件驱动下底板相对于侧围板转动,并将侧围板的下端面打开,使得自动投料装置的容纳腔内的食材自动投放到烹饪腔体内,实现向烹饪腔体内自动投放食材的目的,有效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开盖投放食材而导致的烹饪器具内的热量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造成烹饪器具内的压力降低、影响加热效果,增加能耗等问题,同时有效避免了用户开盖时被高温水蒸汽烫伤事故的发生;且上述自动投料装置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料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围板的内板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内板面上,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另一端可相对于所述驱动件的所述一端转动,并驱动所述下底板相对于所述侧围板转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为热敏驱动件,所述热敏驱动件处于第一保持状态时,所述下底板封闭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所述热敏驱动件处于第二保持状态时,所述下底板打开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敏驱动件为温控记忆金属弹片,所述温控记忆金属弹片的板面呈折板状时,所述下底板封闭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所述温控记忆金属弹片的板面呈平板状时,所述下底板打开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底板和/或侧围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热敏驱动件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导气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的横截面呈环形;所述下底板包括多个子底板,所述子底板的板面呈扇形,所述子底板的弧面形侧壁面与所述侧围板相铰接,多个所述子底板的平面形侧壁面可相接触,使多个所述子底板封闭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的上端面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侧壁面凸出所述侧围板的外侧壁面;所述侧围板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限位凸筋,且所述侧围板的外侧壁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凸筋。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所述内锅具有容纳腔;上盖,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内锅的开口处;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所述自动投料装置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投料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且所述自动投料装置的侧围板上的凸缘与所述内锅的锅沿相接触,所述侧围板上的限位凸筋与所述内锅的内壁面相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的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自动投料装置的下底板打开侧围板的下端面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自动投料装置,10下底板,100导气孔,11子底板,20侧围板,21凸缘,22限位凸筋,30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自动投料装置和烹饪器具。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投料装置1,包括:下底板10、侧围板20和驱动件30其中,所述下底板10的周边与所述侧围板20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下底板10和所述侧围板20之间,所述驱动件30可驱动所述下底板10相对于所述侧围板20转动,使所述下底板10封闭所述侧围板20的下端面,或使所述下底板10打开所述侧围板20的下端面。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投料装置,包括下底板、侧围板和驱动件,下底板的周边与侧围板可活动地连接,使下底板可相对于侧围板转动,以打开或关闭侧围板的下端面;下底板与侧围板之间设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下底板相对于侧围板转动,使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或使下底板打开侧围板的下端面,这样,用户可将该自动投料装置放置于需要在烹饪过程中向烹饪腔体内添加食材的烹饪器具内,并预先在自动投料装置的下底板封闭侧围板的下端面,而使得自动投料装置上形成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时,将米或其他食材等放入自动投料装置的容纳腔内;当需要向烹饪器具内添加食材时,可通过驱动件驱动下底板相对于侧围板转动,并将侧围板的下端面打开,使得自动投料装置的容纳腔内的食材自动投放到烹饪腔体内,实现向烹饪腔体内自动投放食材的目的,有效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开盖投放食材而导致的烹饪器具内的热量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造成烹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侧围板,所述下底板的周边与所述侧围板可活动地连接;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下底板相对于所述侧围板转动,使所述下底板封闭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或使所述下底板打开所述侧围板的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宇林毅龚圆杰黄韦铭郑秀谦李福友瞿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