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转换层、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543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颜色转换层、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该颜色转换层包括多个颜色转换单元,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包括量子点薄膜,颜色转换单元接收射入该颜色转换单元的单色光的光线并将该单色光转换后以彩色显示用的原色色彩分量射出,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定义多个区域,且每一区域对应一原色色彩分量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颜色转换层、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在基板上蒸镀彩色显示用的原色色彩的发光材料形成各原色的发光元件,而各原色的发光元件独立发光来进行彩色显示。然而,各原色的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不同,且各原色的发光元件的亮度衰减幅度也不同,以致影响了显示面板的色彩饱和度。而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彩饱和度,在显示中需要使用各种电路的补偿来平衡彩色显示的亮度与颜色,导致电路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色彩饱和度不佳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色彩饱和度较佳的颜色转换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色彩饱和度较佳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色彩饱和度较佳的液晶显示面板。一种颜色转换层,其包括多个颜色转换单元,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包括量子点薄膜,颜色转换单元接收射入该颜色转换单元的单色光的光线并将该单色光转换后以彩色显示用的原色色彩分量射出,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定义多个区域,且每一区域对应一原色色彩分量射出。—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用于全彩显示,其界定多个像素区域,每一像素区域包括用于出射不同色色彩分量光的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及第三子像素区域,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条相互平行设置在该基板的扫描线、多条相互平行且与该扫描线绝缘垂直相交的数据线、该扫描线和该数据线所围成的最小区域定义为一子像素区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针对每个子像素区域独立地形成在每一子像素区域内,每一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界定一有机电致发光单兀,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还设置有采用上述的颜色转换层,该颜色转换层的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对应像素区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区域,每一像素区域的一子像素区域对应颜色转换单元的一原色色彩分量的区域。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及设置在第一、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该第二基板和液晶层之间设置上述的颜色转换层。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内设置的色转换层包括量子点薄膜,量子点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长。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控制量子点的发射光谱以获得多色量子点,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同一激发源就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进行激发,量子点具有窄而对称的荧光发射峰,因此,具有较佳的色彩饱和度。从而,本案具有量子点薄膜的颜色转换层来转换接收的光线并以彩色显示用的原色色彩分量射出,以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色彩饱和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沿I1-1I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转换层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转换层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转换层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转换层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转换层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触控显示装置I 触控面板10 透明基板11 保护基板12、72 光学胶13 触控感应层14、74 遮蔽层15 可视区16 显示装置20 显示面板21 显示表面212 背面214 背光模组25 光学模组252 背板255 固定框架30、60 侧壁 302,602 固定平台305、605 底板606 第一扣爪303 第二扣爪253 双面胶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其是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I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I用以全彩显示画面,其界定多个像素区域100,每一像素区域100包括用于出射不同色色彩分量光的第一子像素区域102、第二子像素区域103及第三子像素区域104。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I包括基板11、多条相互平行设置在该基板的扫描线112、多条相互平行且与该扫描线112绝缘垂直相交的数据线114。该扫描线112和该数据线114所围成的最小区域定义为一子像素区域。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第一电极131针对每个子像素区域独立地形成在每一子像素区域内。请参阅图2,该基板11上的独立的多个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有绝缘膜132,在第一电极131和绝缘膜132上依次形成有电洞注入层133、电洞传输层134、有机发光层135、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和第二电极138。每一第一电极131、电洞注入层133、电洞传输层134、有机发光层135、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和第二电极138界定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每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对应一子像素区域。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用以发出单色光线。该第一电极131作为发光兀件的阳极,该第二电极138作为发光兀件的阴极。该电洞注入层133、电洞传输层134、电子传输层136或电子注入层137中的各层也可省略设置,保证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至少包括第一、第二电极131、138及两电极131、138之间的有机发光层135即可。在第一、第二电极131、138之间外加电压,则被夹置在第一、第二电极131、138之间的有机发光层135发光。本实施方式中,有机电致发光兀件13发出蓝光。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I还包括有颜色转换层14,该颜色转换层14接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发出的蓝光,并将射入该颜色转换层14的蓝光转换后以彩色显示用的原色色彩分量射出。该颜色转换层14可设置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的内部,即设置于有机电致发光兀件13的第一、第二电极131、138之间,该颜色转换层14在该有机电致发光兀件13内的位置可调变,其可位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3中的第一电极131、电洞注入层133、电洞传输层134、有机发光层135、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和第二电极138中任意两层之间。本实施方式中,该颜色转换层14设置在有机发光层135与电子传输层136之间。该颜色转换层14还可设置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外部,即该颜色转换层14设置在第二电极138以外。该颜色转换层14包括多个颜色转换单元140,每一个颜色转换单元140对应一个单独的像素区域设置。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图2仅显示一个像素区域。本实施方式中,该有机电致显示面板I为三原色显示模式,红色、绿色、蓝色的三原色显示模式。红色、绿色、蓝色色彩分量分别对应每一像素区域100的第一子像素区域102、第二子像素区域103、第三子像素区域104射出。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中,该颜色转换单元140由一遮蔽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颜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该颜色转换层包括多个颜色转换单元,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包括量子点薄膜,颜色转换单元接收射入该颜色转换单元的单色光的光线并将该单色光转换后以彩色显示用的原色色彩分量射出,每一颜色转换单元定义多个区域,且每一区域对应一原色色彩分量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逸蔚林永福林昌廷曾士宾林本矗
申请(专利权)人: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