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镜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6162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9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镜片的制造方法,通过不同视距及不同波长透光率进行控制,以达到白天减弱阳光及紫外线刺激,夜间及弱光环境提高光感并阻挡对向强光的目的,该驾驶镜片在满足信号灯分辨的前提下,能达到弱光增强、强光抑制及视远清晰柔和、中近明亮舒适的效果;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分波长透过率进行了控制,相对收缩了可见光波长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视物轮廓更加清晰,同时,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对镀膜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可达到减少车内电磁设备对人眼的辐射伤害,减少了紫外、蓝光的直接和通过皮肤、镜片二次反射对人眼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片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不同视距及不同波 长透光率控制的新型驾驶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被大量运用。户外强烈的阳 光尤其是夜间弱光环境下的对向强光等造成了驾驶者的很大不适,其中夜间对向强光的瞬 间不适应更是交通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之一。 普通的太阳眼镜包括偏光镜可以滤去紫外线并阻挡强光,日间驾驶对驾驶者具较 好的防护作用。但是,在夜间、雾霾、阴雨天气时,透光率过低影响了正常使用。另外,汽车贴 膜也十趋普及,由于贴膜的偏光性质,偏光片在使用时会发生车窗景物变形、阴影等现象, 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偏光驾驶镜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不同波长透过率控制及满足不同驾车环境的新型驾驶 镜,满足能在符合交通信号分辨的前提下既能满足强光抑制又能达到弱光增强的作用。 本专利技术人的技术专利-蓝光抑制镀膜镜片(专利号ZL2012205234187)介绍 了通过真空镀膜使镜片的不同波长的透过率得到加强或抑制的镜片,提出了蓝光防护的概 念并介绍一种新型防蓝光镜片的制备方法,该产品在日常电脑防护上作用明显,但在弱光 环境下的驾车运用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500nm以下的强光阻挡不够。 本专利技术人的专利技术专利一蓝光抑制树脂镜片(专利号:ZL2013208924155)在上述 专利的基础上对镜片进行了改性,并增加 BLUE-BLOCKER着色,通过其三者组合,使蓝光抑 制的制造工艺更具完整、适宜,但未设置分段渐进着色的处理工艺,对不同视距的透光率控 制及驾车环境的强光阻挡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不同视距及不 同波长透光率控制的新型驾驶镜片。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驾驶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紫 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的基片,该基片的前表面设置有防辐射防蓝光镀膜层,该基片的后 表面设置有防辐射防反射增透镀膜层,所述的基片包括使其上部视远区为能阻挡强烈阳 光、紫外线及对向强光的深色区,中间为兼具增光和减弱强光的黄色主视区,下部为高透淡 黄色增透近用区。 优选为,所述基片的T550的透光率大于85%,T450的透光率小于75%,Tsb的透 光率小于75%,Tuv的透光率小于或者等于2%。 优选为,所述基片由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完成,所述基片的材质为CR39、烯丙基二 甘醇碳酸脂、聚胺脂等、PC镜片、AC镜片或尼龙镜片其中任意一种掺入紫外和蓝光吸收剂 制备而成。 优选为,所述基片由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完成,所述基片的材质为CR39、烯丙基二 甘醇碳酸脂、聚胺脂等、PC镜片、AC镜片或尼龙镜片其中任意一种掺入紫外吸收剂,并在后 期进行蓝光补正染色制备而成。 优选为,在基材前表面及后表面可设置防水或防油顶膜,其厚度介于60nm~ 200nm之间。 优选为,所述的防辐射防蓝光镀膜由Si02、Zr02交互蒸镀而成,其中最后一层 Zr02改为ITO材料,其总膜层应在5~9层之间。 优选为,所述的防辐射防反射增透镀膜由Si02、Zr02交互蒸镀而成,其中最后一 层Zr02改为ITO材料,其总膜层应在5~7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不同视距的透光率控制及驾车环境的强光阻挡充 分。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驾驶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基片的制备: 使用胶圈(或胶带)和玻璃模具合模,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按加入IPP引发剂、紫 外线吸收剂及黑色素溶液,搅拌配制,浇注到已经已合好的玻璃模具中,经20小时的非线 性曲线固化,分离玻璃模具和初步成型镜片,经清洗和二次固化得到基片; (2)渐进分段着色处理,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全基片进行BLUE-BLOCKER染色,着色染料为水基BLUE-BLOCKER染料为 主材配制基本染色液,再加温染色液至92~95度恒温,先清洗基片,将基片的全部放入色 槽中染单色,控制染色温度在90~95摄氏度,控制染色时间大于5分钟,使该基片经该第 一步着色后各波长透光率如以下数据:Tuv小于2%,Tsb小于60%,T550大于85% ; 第二步,对基片远用区和主视区进行BLUE-BLOCKER染色,着色染料为水基 BLUE-BLOCKER染料为主材配制基本染色液,将基片的主视区及远用区放入色槽中染单色, 控制染色温度在90~95摄氏度,控制染色时间大于5分钟,使该基片经该第二步着色后各 波长透光率如以下数据:Tuv小于2%,Tsb小于10%,T550大于85%,其中主视区宽度在 15~25cm.之间,远用区宽度为镜片上部20mm ; 第三步,以分散黄、分散红及分散蓝为主材配制主视区染色液,控制染色温度在 90~95摄氏度,控制染色时间大于10分钟,将上述基片已染BLUE-BLOCKER区域的再按3 :2 染渐进色,上部远视区为CAT3色浓度,Tuv的透光率小于2%,Tsb的透光率及Tv的透光率 均小于20%,逐渐过渡至中间主视区域为Tsb的透光率小于10%、T550的透光率大于85% 的主视区,再逐渐过度为Tsb的透光率小于50 %、Τ550的透光率大于85 %近用区; (3)对上述基片放入烘箱进行固色,时间不小于2小时,温度不小于88摄氏度; (4)将第(3)步处理后的基片放入全自动加硬设备进行清洗,然后将此基片加入 到丙烯酸酯聚氨酯和Si02纳米复合物中加硬,再将此基片放入烘箱固化,固化好后送入真 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镀膜; (5)对上述基片前表面进行防辐射防蓝光镀膜,依次镀上Si02层、Zr02层、Si02 层、Zr02层、掺锡氧化铟层、Si02层、防护顶膜,对镜片后表面依次镀上Si02层、Zr02层、掺 锡氧化铟层、Si02层、防护顶膜,使完成前表面该镀膜后的基片达到以下要求:远用区透光 率分别为Tuv小于2%,Tsb小于5%,T550小于20%及Tv小于20% ;主视区透光率分别 为Tuv小于2%,Tsb小于5%,T550大于85% ;近用区透光率分别为Tuv小于2%,Tsb小 于50%,T550大于88%,基片前表面方电阻小于IOf Ω ; (6)对上述镜片后表面进行防辐射防反射增透镀膜,对镜片前表面依次镀上Si02 层、Zr02层、掺锡氧化铟层、Si02层、防护顶膜,对镜片后表面依次镀上Si02层、Zr02层、掺 锡氧化铟层、Si02层、防护顶膜,使完成前表面该镀膜后的基片达到以下要求:远用区透光 率分别为Tuv小于2%,Tsb小于5%,T550小于20%及Tv小于20% ;主视区透光率分别 为Tuv小于2%,Tsb小于5%,T550大于88% ;近用区透光率分别为Tuv小于2%,Tsb小 于50%,T550大于92%,基片后表面方电阻小于IOf Ω。 优选为,第(3)步中,先将温度提升到40度持续3-5小时,其次从40度升到60度 持续5-8小时,然后60度升到70度持续1-2小时,最后70度升到88度持续2-3小时,完 成烘箱固化。 优选为,在第(5)步及第(6)步中防护顶膜,其厚度介于60nm~200n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不同视距及不同波长透光率进行控制,以达到白天 减弱阳光及紫外线刺激,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驾驶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紫外吸收剂和蓝光吸收剂的基片,该基片的前表面设置有防辐射防蓝光镀膜层,该基片的后表面设置有防辐射防反射增透镀膜层,所述的基片包括使其上部视远区为能阻挡强烈阳光、紫外线及对向强光的深色区,中间为兼具增光和减弱强光的黄色主视区,下部为高透淡黄色增透近用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朗目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