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收装置以及打印卷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6055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9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了对打印装置的打印介质的输送精度造成负面影响的卷收装置。该卷收装置具备:卷收轴(205),其供从打印装置(100)输送来的卷筒纸(S)卷收,打印装置(100)具有输送卷筒纸(S)的输送部(115);动力输入部(206),其供来自输送部(115)的动力输入;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其将输入动力输入部(206)的动力向卷收轴(205)传递;杆(208),其能够在使从打印装置(100)到卷收轴(205)之间的卷筒纸(S)的输送路径弯曲的第一位置(P1)、与以比第一位置(P1)浅的角度使输送路径弯曲的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且被作用有朝向第一位置(P1)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收装置以及打印卷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收从打印装置输送来的打印介质的卷收装置以及打印卷收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的卷收装置,其具备:供从打印机输送来的标签连续体卷收的卷收轴(卷收部)、驱动卷收轴的电机、对从打印机输送来的标签连续体进行引导的引导辊以及辅助辊、与架设于引导辊与辅助辊之间的标签连续体抵接来吸收标签连续体的松弛的摇摆辊、检测摇摆辊的位置的辊位置传感器、根据辊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标签连续体的卷收是否结束的控制部(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卷收部装配有固定的凸缘、与卷收部能够进行装卸的凸缘、粘接有标签连续体的前端的卷收纸管。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1491号公报与以往的卷收装置不同,在从打印装置的输送部输入动力的卷收装置中,即使将打印介质卷收于卷收轴的卷收速度设计为与打印装置中的打印介质的输送速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当卷收于卷收轴的打印介质即卷收卷筒的直径变大时,在卷收开始时,因卷收卷筒的惯性(惯性力矩)造成卷收速度小于输送速度,从而打印介质发生松弛。该打印介质的松弛因卷收速度缓缓增加而暂时超过输送速度从而逐渐消除。然后,在打印介质的松弛消失的瞬间,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直接向打印介质传递。即,打印介质因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而成为向卷收装置侧拉伸的形状。由此,对打印装置中的打印介质的输送精度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在使用者不使用卷收纸管而将打印介质的前端部卷绕在卷收轴后卷收打印介质那样的情况下,在将第二凸缘部装配在卷收轴时,通过将第二凸缘部轻轻地压附在打印介质的侧端,来决定卷收轴的轴向上的装配位置。此时,打印介质多在宽度方向挤压。另外,在该状态下,由于第一凸缘部的内表面与第二凸缘部的内表面的间隔窄于打印介质的宽度,因此之后卷收的打印介质也在宽度方向挤压。这样当打印介质在宽度方向挤压时,在卷收在卷收轴的打印介质的相互间产生缝隙,其成为卷绕膨胀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打印装置中的打印介质的输送精度造成负面影响并减少卷绕膨胀的程度的卷收装置以及打印卷收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卷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卷收轴,其供从打印装置输送来的打印介质卷收,所述打印装置具有输送打印介质的输送部;动力输入部,其供来自输送部的动力输入;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其将输入动力输入部的动力向卷收轴传递;杆,其能够在从打印装置到卷收轴之间的使打印介质弯曲的第一位置与以比第一位置浅的角度使打印介质弯曲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根据该结构,在卷收开始时,卷收速度缓缓增加而在暂时超过输送速度时,使打印介质弯曲的杆克服使杆朝向第一位置的力,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此时,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转换成使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能量。即,通过使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来吸收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因此,抑制了打印介质因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而被向卷收装置侧拉伸。因此,抑制了对打印装置的打印介质的输送精度造成负面影响。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杆在卷收开始前位于第一位置,杆在卷收开始后,在打印介质暂时松弛的情况下,通过被消除了松弛的打印介质按压,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返回第一位置。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第一位置设置在比第二位置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对杆作用有作为朝向第一位置的力的重力。即,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转换成杆的势能。因此,无需作为使朝向第一位置的力对杆进行作用的机构,而设置弹簧等。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还具备接近第二位置的杆所抵接的弹性构件。根据该结构,接近第二位置的杆与弹性构件抵接,从而弹性构件产生弹性变形。由此,即使在仅仅将杆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附近而不能完全吸收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性构件吸收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因此,更可靠地抑制了打印介质因卷收卷筒的旋转能量而被向卷收装置侧拉伸。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动力输入部具有与输送部的输出齿轮啮合的输入齿轮、将输入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齿轮支承构件,在齿轮支承构件设置有对输入齿轮相对于输出齿轮的接近进行限制的位置限制部。根据该结构,防止了在将卷收装置装配在打印装置时,成为输入齿轮相对于输出齿轮而过度接近的状态。因此,能够使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良好地啮合。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动力输入部被插入于在打印装置设置的输入部插入凹部,所述卷收装置在打印装置侧还具备将动力输入部支承为能够摆动的输入支承部。使用者在将卷收装置从打印装置取下时,在使卷收装置相对于从打印装置的输入部插入凹部将动力输入部拔出的方向倾斜移动的情况下,会造成动力输入部钩挂在输入部插入凹部。对此,根据本结构,动力输入部相对于输入支承部摆动,从而能够从输入部插入凹部将动力输入部顺畅地拔出。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杆具有辊。根据该结构,辊通过与输送来的打印介质的摩擦而从动旋转。因此,能够抑制因杆造成打印介质的打印面揉搓。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辊包含沿轴向分割的多个分割辊。根据该结构,由于杆与打印介质的打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杆造成打印介质的打印面揉搓。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杆还具有支承辊且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旋转的辊杆。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杆以旋转的辊杆的支点为中心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移动。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具有转矩限制器。根据该结构,能够由转矩限制器吸收打印装置的打印介质的输送速度与打印介质卷收在卷收轴的卷收速度的速度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卷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卷收轴,其供从打印装置输送来的打印介质卷收;第一凸缘部,其设置在卷收轴;第二凸缘部,其能够装卸地设置在卷收轴,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至少一方,且在内侧的面的内周缘部,设置有与内周缘部的外周围相比突出的环状凸部。根据该结构,就第一凸缘部的内表面与第二凸缘部的内表面的间隔而言,与设置有环状凸部的内周缘部相比,其外周围更宽。因此,在使用者将第二凸缘部装配在卷收轴时,通过将第二凸缘部向打印介质的侧端轻轻地按压,即使在一侧的凸缘部的环状凸部与另一侧的凸缘部之间,打印介质于宽度方向挤压的情况下,在卷收在卷收轴的打印介质、即卷收卷筒的直径变得大于环状凸部的外径的阶段,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的挤压也被消除。在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的挤压被消除后,能够稳定地卷收打印介质。因此,能够减少卷绕膨胀的程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缘部可以固定在卷收轴,也能够相对于卷收轴装卸。另外,环状凸部可以沿周向连续,也可以沿周向非连续。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环状凸部至少设置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任一方。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环状凸部的突出高度为0.3mm以上1.0mm以下。根据该结构,如果环状凸部的突出高度为0.3mm以上,则在卷收卷筒的直径变得大于环状凸部的外径的阶段,能够有效地消除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的挤压。另外,如果环状凸部的突出高度为1.0mm以下,则即使在卷收卷筒的直径变得大于环状凸部的外径后,也能够通过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可靠地引导打印介质的侧端,并且能够卷收打印介质。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环状凸部的外周半径与内周半径的差量为3mm以上5mm以下。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环状凸部的外周半径与内周半径的差量设为3mm以上,即使在使用者将打印介质的前端部较为松弛地卷收在卷收轴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卷收装置以及打印卷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卷收轴,其供从打印装置输送来的打印介质卷收,所述打印装置具有输送所述打印介质的输送部;动力输入部,其供来自所述输送部的动力输入;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其将输入所述动力输入部的动力向所述卷收轴传递;杆,其能够在从所述打印装置到所述卷收轴之间的使所述打印介质弯曲的第一位置与以比所述第一位置浅的角度使所述打印介质弯曲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19 JP 2013-262877;2013.12.20 JP 2013-263491.一种卷收装置,对从打印装置送来的打印介质进行卷收,所述打印装置具有输送辊和作为所述输送辊的驱动源的输送电机来作为输送所述打印介质的输送部,并且具备由所述输送电机的动力驱动的输出齿轮,所述卷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卷收轴,其供从所述打印装置输送来的所述打印介质卷收;输入齿轮,其能够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其将从所述输送电机经由所述输出齿轮而输入到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所述输入齿轮的动力向所述卷收轴传递;杆,其在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时,在所述打印介质被送来的路径上,位于由所述输送电机驱动的所述输送辊与由从所述卷收侧动力传递机构传递来的所述动力驱动的所述卷收轴之间,且能够在使所述打印介质弯曲的第一位置与以比所述第一位置浅的角度使所述打印介质弯曲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轴旋转而进行所述打印介质的卷收,所述杆在所述卷收开始前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杆在所述卷收开始后,在所述打印介质暂时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尻将洋高见彻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