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910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7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扩管装置,包括:基座、平移驱动机构、第一滑动架体、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滑动架体、转动轴、扩管冲头、第一旋转驱动器及夹模压紧机构,平移驱动机构设于基座,第一滑动架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基座并连接于平移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器沿前后方向设于第一滑动架体,第二滑动架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一滑动架体并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一旋转驱动器设于第二滑动架体,转动轴沿前后方向枢接于第二滑动架体并连接于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扩管冲头沿前后方向设于转动轴的前端,夹模压紧机构设于第一滑动架体并于前后方向位于扩管冲头的前方,且夹模压紧机构所夹紧固定的管材的中心线与扩管冲头的旋转轴心线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对管材进行扩管加工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扩管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空调铜管等管材自动化加工行业,需要对空调铜管等管材的端部进行扩充喇叭口的扩管加工。但是,现有的扩管加工的加工方式,都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对空调铜管等管材的端部进行扩管,一方面,这中人工手动的扩管加工方式所使用的加工工具简陋且生产工艺复杂繁琐,加工操作不精确,加工过程极为不稳定,造成空调铜管等管材的端部扩充的喇叭口存在平整度差、表面粗糙度大、密封性不高及加工精度低的缺点,严重影响了空调铜管等管材的扩管加工的质量,导致扩管加工的合格率低下;另一方面,这中人工手动的扩管加工方式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极为耗费体力,加工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急需要一种扩管装置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提高扩管加工质量、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及加工效率高的扩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扩管装置,适用于对管材的端部进行扩管加工,其中,所述扩管装置包括:基座、平移驱动机构、第一滑动架体、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滑动架体、转动轴、扩管冲头、第一旋转驱动器及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管材的夹模压紧机构,所述基座具有沿水平面相互垂直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架体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基座并连接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所述前后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所述第二滑动架体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架体,所述转动轴沿所述前后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架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扩管冲头沿所述前后方向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前端,所述夹模压紧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并于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扩管冲头的前方,且所述夹模压紧机构所夹紧固定的所述管材的中心线与所述扩管冲头的旋转轴心线重合。较佳地,所述第一滑动架体包含一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基座并连接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较佳地,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丝杆及丝母,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丝杆沿所述前后方向枢接于所述基座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丝母设于所述安装基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较佳地,所述第一滑动架体还包含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及导向杆,所述第一安装臂及所述第二安装臂沿所述前后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设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第一安装臂于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臂的前方,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前后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臂与所述第二安装臂之间,所述第二滑动架体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臂。较佳地,所述第二滑动架体包含第三安装臂、第四安装臂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三安装臂与所述第四安装臂沿所述前后方向呈间隔开的垂直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三安装臂及所述第四安装臂均设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布置的滑动套,且所述滑动套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三安装臂,所述第四安装臂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转动轴沿所述前后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三安装臂,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设有一主动齿形带轮,所述转动轴的后端设有一从动齿形带轮,所述主动齿形带轮与所述从动齿形带轮之间连接有一齿形传动带;所述第一安装臂沿所述前后方向开设有供所述扩管冲头和/或所述管材贯穿的穿置孔。较佳地,所述夹模压紧机构包含安装架体、第一夹紧抵触块、第二夹紧抵触块、第二直线驱动器及第三直线驱动器,所述安装架体设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沿所述左右方向呈相面对且相互对称的设于所述安装架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及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呈相面对的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体,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连接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与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管材的夹紧区,所述夹紧区于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扩管冲头的前方。较佳地,所述夹模压紧机构还包含第一固定架、第一挡板、第一驱动盘、第一驱动杆、第一弹性件、第二固定架、第二挡板、第二驱动盘、第二驱动杆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二固定架沿所述左右方向呈相互对称的设于所述安装架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左右方向呈相互对称的设于所述安装架体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及第二夹紧抵触块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驱动盘设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杆沿所述左右方向滑动贯穿所述第一挡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盘与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并抵压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盘之间;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驱动盘设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杆沿所述左右方向滑动贯穿所述第二挡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盘与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杆并抵压于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盘之间。较佳地,所述夹模压紧机构还包含第四直线驱动器及夹模,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安装基板及所述安装架体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夹模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体并连接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夹模连动于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及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驱使所述夹模竖直向上滑动,则所述夹模驱使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与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相互靠近地滑动。较佳地,所述夹模具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驱动臂及第二驱动臂,且所述第一驱动臂与所述第二驱动臂沿所述左右方向呈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一驱动臂面对所述第二驱动臂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驱动侧壁,所述第二驱动臂面对所述第一驱动臂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驱动侧壁,所述第一驱动侧壁与所述第二驱动侧壁由上往下逐渐相互靠近的倾斜,且所述第一驱动侧壁与所述第二驱动侧壁沿所述左右方向呈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紧抵触块具有供所述第一驱动臂穿置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夹紧抵触块具有供所述第二驱动臂穿置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具有供所述第一驱动侧壁抵触顶推的第一受推侧壁,所述第二通槽具有供所述第二驱动侧壁抵触顶推的第二受推侧壁,所述第一受推侧壁与所述第二受推侧壁由上往下逐渐相互靠近的倾斜,且所述第一受推侧壁与所述第二受推侧壁沿所述左右方向呈相互对称设置。较佳地,所述扩管装置还包括辅助夹紧机构,所述辅助夹紧机构包含气动手指及两夹爪,所述气动手指设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夹爪分别设于所述气动手指的两输出端,两所述夹爪于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夹紧区的前方,所述管材夹持于两所述夹爪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扩管装置的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滑动架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基座并连接于平移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器沿前后方向设于第一滑动架体,第二滑动架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设于第一滑动架体并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管装置,适用于对管材的端部进行扩管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装置包括:基座、平移驱动机构、第一滑动架体、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滑动架体、转动轴、扩管冲头、第一旋转驱动器及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管材的夹模压紧机构,所述基座具有沿水平面相互垂直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架体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基座并连接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所述前后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所述第二滑动架体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架体,所述转动轴沿所述前后方向枢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架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扩管冲头沿所述前后方向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前端,所述夹模压紧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体并于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扩管冲头的前方,且所述夹模压紧机构所夹紧固定的所述管材的中心线与所述扩管冲头的旋转轴心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庆忠刘大昌刘展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