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713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焊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外表面上的第一钢套环,该钢套环的一端焊接,另一端的接口内檐处打磨成45°角;粘结在所述第一管道末端的12mm厚的胶合板;粘结在所述第一管道末端且设置在所述胶合板与第一钢套环之间的梯形橡胶圈;插接在所述第一钢套环内部的第二管道;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二管道顶端的第二钢套环;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钢套环后面的楔形橡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还能够避免湿陷性黄土地质遇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节省了大量支护材料的周转及损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也满足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要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面建筑物较多、地质情况复杂,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质且管道埋藏较深的地下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速度加快,许多新型小区、商业区,大型火车站、飞机场等人员活动密集区域逐渐规模化,汛期来临时,雨水及生活污水逐渐递增,现有的城市地下防洪排水管网由于管径小、老化严重等因素,已进无法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口径防洪排水管道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受地面上许多不宜拆迁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网影响,采用非开挖方式敷设城市地下防洪排水管网已迫在眉睫,而针对太原市地处湿陷性黄土沉降区域,在这种地质情况下修建施工,不仅需要考虑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应考虑湿陷性黄土地质情况对工程本体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施工工程安全,又能避免湿陷性黄土地质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能够解决现有城市地下防洪排水管网管径小、老化严重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排水管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焊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外表面上的第一钢套环,该钢套环的一端焊接,另一端的接口内檐处打磨成45°角;粘结在所述第一管道末端的12mm厚的胶合板;粘结在所述第一管道末端且设置在所述胶合板与第一钢套环之间的梯形橡胶圈;插接在所述第一钢套环内部的第二管道;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二管道顶端的第二钢套环;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钢套环后面的楔形橡胶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镅李也军吕计才赵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诚信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