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背腔开孔式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285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气机带背腔开孔式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属于叶轮机械领域。该方法首先在压气机叶顶机匣开设周向槽,然后在周向槽底部开设小孔,并在小孔上加入环形背腔。该机匣处理控制方法能够在提高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的同时不明显降低压气机的效率。周向槽底部带有背腔和小孔的结构与周向槽底部不带背腔和小孔的结构相比,不仅能对机匣处理结构内的流体进行周向输运,还能对流体进行轴向输运,能更有效地利用叶片通道内的压差。这增强了周向槽和主流交界面上的径向流动强度,能更有效地抑制叶顶区域由泄漏涡引起的低速区,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背腔开孔式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属于叶轮机械领域,适 用于航空、能源和化工等行业。可用于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特别是针对高负荷跨音 压气机。
技术介绍
压气机作为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广泛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和 能源工业等领域。气体在流经压气机的过程中,旋转的叶轮对气流做功,因此气体的压力得 以升高。在一定的转速条件下,当流经压气机的气体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旋转失 速等流动不稳定现象,影响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压气机进入不稳定工况时,性能会明显 恶化,严重时会发生强烈的振动,对机件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了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推迟失速的发生,研宄人员提出了多种压气机 失稳控制方法,包括叶顶喷气、中间级放气、采用掠叶片和机匣处理等。其中机匣处理是一 种被广泛采用的流动控制方法。作为一种被动流动控制方法,机匣处理方法不需要其他的 复杂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结构上容易实现和扩稳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在许多相关领域 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目前常见的机匣处理结构包括周向槽机匣处理、轴向缝机匣处理和自适应流通机 匣处理等。大量的研宄表明,压气机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背腔开孔式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所述机匣处理结构适用于压气机,所述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动叶和压气机处理机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气机动叶顶部对应的压气机处理机匣壁面开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互不连通的周向槽,在各所述周向槽底部开设小孔,并在小孔上部设置环形背腔,通过所述环形背腔和小孔将各个周向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军项效镕崔伟伟徐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