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571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及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包括:包括变容盖板、变容活塞阀、静涡旋盘;静涡旋盘设置变容槽;变容盖板与变容槽共同形成变容空间;变容盖板包括盖板接触端面;变容槽包括静盘接触端面;变容活塞阀设置在变容空间内,变容活塞阀包括与静盘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一端面和与盖板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静盘接触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缓冲部件;第二端面和盖板接触端面之间设置第二缓冲部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地缓冲变容活塞阀体的撞击并降低其动作时的噪声,同时提高端面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非变容状态下的气体泄漏,保证涡旋压缩机在非变容状态的高效化和高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电器之一,而变容涡旋压缩机因其能够实现低负荷时的高能效,并且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振动等特点而被变量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目前,变容涡旋压缩机是通过在静盘顶部开设变容孔,实现压缩腔气体与吸气腔气体(或低压气体)的连通,从而减少压缩腔的排量,实现压缩机部分负荷的调节。变容涡旋压缩机的活塞阀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必然与变容孔的下端面和盖板直接碰撞。在春秋季节低负荷工况时,变容阀体动作频繁,活塞阀与上下端面的碰撞。不仅可能损伤两个接触的端面,而且还会带来较大的机械噪声,降低了空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及压缩机,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地缓冲变容活塞阀体的撞击并降低其动作时的噪声,同时提高端面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非变容状态下的气体泄漏,保证涡旋压缩机在非变容状态的高效化和高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包括变容盖板、变容活塞阀、静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设置变容槽;所述变容盖板覆盖所述变容槽,并与所述变容槽共同形成变容空间;所述变容盖板包括面向所述变容空间的盖板接触端面;所述变容槽包括与所述盖板接触端面相对的静盘接触端面;所述变容活塞阀设置在所述变容空间内,并在所述变容空间内做相对于所述盖板接触端面和所述静盘接触端面的往复运动;所述变容活塞阀包括与所述静盘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盖板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静盘接触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缓冲部件;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盖板接触端面之间设置第二缓冲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为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静盘接触端面喷涂的聚合物;所述第二缓冲部件为在所述第二端面和/或所述盖板接触端面喷涂的聚合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和所述第二缓冲部件均为圆环型垫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和所述第二缓冲部件的圆环截面均为U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和所述第二缓冲部件的材质均为橡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盘接触端面设置第一缓冲沟槽;所述第一缓冲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沟槽内;所述盖板接触端面设置第二缓冲沟槽;所述第二缓冲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沟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与所述第一缓冲沟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缓冲部件与所述第二缓冲沟槽之间的配合均为过盈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高于所述第一缓冲沟槽;所述第二缓冲部件高于所述第二缓冲沟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设置第三缓冲沟槽;所述第一缓冲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缓冲沟槽内;所述第二端面设置第四缓冲沟槽;所述第二缓冲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缓冲沟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与所述第三缓冲沟槽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缓冲部件与所述第四缓冲沟槽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件高于所述第三缓冲沟槽;所述第二缓冲部件高于所述第四缓冲沟槽。一种压缩机,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第一端面和静盘接触端面设置第一缓冲部件,第二端面和盖板接触端面设置第二缓冲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地缓冲变容活塞阀体的撞击并降低其动作时的噪声,同时提高端面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非变容状态下的气体泄漏,保证涡旋压缩机在非变容状态的高效化和高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缓冲部件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图2中剖面示意图;图4为第一缓冲部件一实施例装配示意图;图5为第一缓冲部件另一实施例装配示意图;其中:1变容盖板;2变容活塞阀;3静涡旋盘;4变容槽;5变容空间;6静盘接触端面;7第一端面;8第一缓冲部件;9第二端面;10第二缓冲部件;11盖板接触端面;12第一缓冲沟槽;13第三缓冲沟槽;14第四缓冲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及压缩机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包括变容盖板1、变容活塞阀2、静涡旋盘3 ;静涡旋盘3设置变容槽4 ;变容盖板I覆盖变容槽4,并与变容槽4共同形成变容空间5 ;变容盖板I包括面向变容空间5的盖板接触端面11 ;变容槽4包括与盖板接触端面11相对的静盘接触端面6 ;变容活塞阀2设置在变容空间5内,并在变容空间5内做相对于盖板接触端面11和静盘接触端面6的往复运动;变容活塞阀2包括与静盘接触端面6相对的第一端面7和与盖板接触端面11相对的第二端面9 ;第一端面7和静盘接触端面6之间设置第一缓冲部件8 ;第二端面9和盖板接触端面11之间设置第二缓冲部件10。通过采用第一端面7和静盘接触端面6之间设置第一缓冲部件8以及第二端面9和盖板接触端面11之间设置第二缓冲部件10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变容活塞阀2在变容空间5内做相对于盖板接触端面11和静盘接触端面6的往复运动时,缓冲变容活塞阀2与静盘接触端面6和盖板接触端面11之间的撞击,降低缓冲变容活塞阀2动作时的噪声,同时还能提高第一端面7和静盘接触端面6之间的密封性,有效地避免了在非变容状态下的气体泄漏,保证非变容状态的高效化和高能性。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缓冲部件8为在第一端面7和/或静盘接触端面6喷涂的聚合物;第二缓冲部件10为在第二端面9和/或盖板接触端面11喷涂的聚合物。聚合物可以是橡胶或塑料但并不局限于此。这样可以在制作变容盖板I和/或变容活塞阀2和/或静涡旋盘3同时将第一缓冲部件8和第二缓冲部件10直接制作,并和变容盖板I和/或变容活塞阀2和/或静涡旋盘3制作成一个整体,制作非常简单,而且有利于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变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容盖板、变容活塞阀、静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设置变容槽;所述变容盖板覆盖所述变容槽,并与所述变容槽共同形成变容空间;所述变容盖板包括面向所述变容空间的盖板接触端面;所述变容槽包括与所述盖板接触端面相对的静盘接触端面;所述变容活塞阀设置在所述变容空间内,并在所述变容空间内做相对于所述盖板接触端面和所述静盘接触端面的往复运动;所述变容活塞阀包括与所述静盘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盖板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静盘接触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缓冲部件;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盖板接触端面之间设置第二缓冲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雷单彩侠江国彪胡余生方琪梁卫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