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540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0-120份、玻璃纤维30-40份、季戊四醇2-7份、对苯二甲腈2-7份、硅酸钠5-10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5-1.5份、三聚氰胺1-3份、碳化硅2-6份、丁二烯树脂10-12份、硝酸纤维素3-6份和助剂2-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辅以玻璃纤维、季戊四醇、对苯二甲腈、硅酸钠、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聚氰胺、碳化硅、丁二烯树脂、硝酸纤维素和助剂,具有弹性模量高、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属于电子元件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笨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在所有的塑料薄膜电容当中,聚丙烯(PP)电容和聚苯乙烯(PS)电容的特性最为显著,聚丙烯薄膜制得的电容器以其热收缩率低、性能稳定、耐高温、耐高压,防止击穿等显著优点,使得聚丙烯薄膜制得的电容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容芯子是电容器的心脏,因此电容器制造芯子材质必须具有耐高频,耐高温,能承受大电流冲击的一种高分子聚丙烯膜作介质,才能保证整机长期稳定地工作。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采用的介质为聚脂或聚丙烯光膜,电极为铝箔,也有少量产品使用聚丙烯金属化蒸镀膜。由于市场整机都面向于超薄型,微小型发展,虽然箔膜复合材料载流耐电能力强,但它的缺点是体积大不利于组装整机使用,另一缺点是聚丙烯膜与铝箔复合卷制等工艺难易控制,特别是在绕制芯子过程中因两者材质硬韧性的差异,会造成膜箔间出现间隙,至使材料在定型时热收缩不够充分,导致膜箔间容易被电击穿,报废率较高,造成了成本浪费。而且容易拉膜断裂,破膜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0-120份、玻璃纤维30-40份、季戊四醇2-7份、对苯二甲腈2-7份、硅酸钠5_10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5-1.5份、三聚氰胺1-3份、碳化硅2-6份、丁二烯树脂10-12份、硝酸纤维素3-6份和助剂2-7份。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3: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0-15份、水20-25份和聚酯树脂2-6份。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三聚氰胺与碳化硅的重量比为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辅以玻璃纤维、季戊四醇、对苯二甲腈、硅酸钠、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聚氰胺、碳化硅、丁二烯树脂、硝酸纤维素和助剂,具有弹性模量高、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粘结性和成膜性能。经检测,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复合材料150 °C下静置15min时的横向热收缩率〈0.2%,横向拉伸强度为180-210MPa,纵向拉伸强度为140_160MPa,湿润张力为34_36mN/m。【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0份、玻璃纤维30份、季戊四醇7份、对苯二甲腈7份、硅酸钠10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I份、丙烯酸异冰片酯1.5份、三聚氰胺I份、碳化硅2份、丁二烯树脂12份、硝酸纤维素3份和助剂7份。其中,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0份、水20份和聚酯树脂6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120份、玻璃纤维40份、季戊四醇2份、对苯二甲腈2份、硅酸钠5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5份、三聚氰胺3份、碳化硅6份、丁二烯树脂10份、硝酸纤维素6份和助剂2份。其中,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5份、水25份和聚酯树脂2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105份、玻璃纤维35份、季戊四醇5份、对苯二甲腈6份、硅酸钠8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2份、丙烯酸异冰片酯1.4份、三聚氰胺2份、碳化硅5份、丁二烯树脂11份、硝酸纤维素5份和助剂6份。其中,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2份、水24份和聚酯树脂5份。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114份、玻璃纤维38份、季戊四醇3份、对苯二甲腈5份、硅酸钠9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6份、三聚氰胺3份、碳化硅3份、丁二烯树脂12份、硝酸纤维素4份和助剂4份。其中,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1份、水22份和聚酯树脂4份。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6份、玻璃纤维32份、季戊四醇6份、对苯二甲腈4份、硅酸钠6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I份、丙烯酸异冰片酯1.1份、三聚氰胺I份、碳化硅4份、丁二烯树脂10份、硝酸纤维素6份和助剂3份。其中,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4份、水23份和聚酯树脂3份。【主权项】1.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0-120份、玻璃纤维30-40份、季戊四醇2-7份、对苯二甲腈2_7份、硅酸钠5_10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5-1.5份、三聚氰胺1-3份、碳化硅2-6份、丁二烯树脂10-12份、硝酸纤维素3-6份和助剂2-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由硅烷偶联剂、水和聚酯树脂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0-15份、水20-25份和聚酯树脂2-6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与碳化硅的重量比为1:2。【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0-120份、玻璃纤维30-40份、季戊四醇2-7份、对苯二甲腈2-7份、硅酸钠5-10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5-1.5份、三聚氰胺1-3份、碳化硅2-6份、丁二烯树脂10-12份、硝酸纤维素3-6份和助剂2-7份。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辅以玻璃纤维、季戊四醇、对苯二甲腈、硅酸钠、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聚氰胺、碳化硅、丁二烯树脂、硝酸纤维素和助剂,具有弹性模量高、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IPC分类】C08K5-053, C08L47-00, C08K5-3492, C08K5-315, C08L67-00, C08L1-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薄膜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聚丙烯90‑120份、玻璃纤维30‑40份、季戊四醇2‑7份、对苯二甲腈2‑7份、硅酸钠5‑10份、异戊酸正二十六醇酯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0.5‑1.5份、三聚氰胺1‑3份、碳化硅2‑6份、丁二烯树脂10‑12份、硝酸纤维素3‑6份和助剂2‑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欢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