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387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生产性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依次串联有组装站(ST2)、焊接站(ST3)和副作业站(ST4),具有搭载有从横向可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91)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组装站(ST2)与焊接站(ST3)之间的组装台车(9#-[1])、和包含下部框架(80)与上部框架(81)并在两框架(80、81)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80、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82#-[3]、83#-[1]、83#-[2]、83#-[3])而能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置于焊接站(ST3)与副作业站(ST4)之间且与组装台车(9#-[1])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W)的框架台车(8#-[1])。(*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作为这种侧壁板的组装线在以前已被记载于日本国特开昭62-263876号公报上。根据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在依次串联有组装站、和焊接站、和副作业站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上,具有在该组装站与该焊接站之间往复运动自如的第1组装台车和在该焊接站与该副作业站之间往复运动自如的第2组装台车,在设置于该焊接站上并固定保持该侧壁板的夹持部件和各组装台车之间,自如地交接该侧壁板。根据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首先,在组装站处,将侧壁板的构成部件安装在第1组装台车上,再使该第1组装台车回动至焊接站。接着,在上述焊接站处,对上述侧壁板的构成部件进行了暂时性焊接的状态下,将该侧壁板从上述第1组装台车交接给设置在该焊接站上的夹持部件,用该夹持部件又固定保持该侧壁板的构成部件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正式焊接。并且,在进行上述正式焊接中,又使上述第1组装台车移动到上述组装站,而进行下一个侧壁板的构成部件的组装作业。另一方面,在上述焊接站处,上述正式焊接结束后,又使上述第2组装台车移动至该焊接站处,将上述侧壁板的构成部件从上述夹持部件上交接给第2组装台车。并且,使上述第2组装台车回动至副作业站。此时,在使上述第2组装台车回动至副作业站过程中,在上述焊接站处,上述第1组装台车也回动至上述焊接站,对上述侧壁板的构成部件实施暂时性焊接。所以,根据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在上述焊接站处的焊接作业和在上述组装站处的侧壁板的构成部件的组装作业可以同时进行,对上述侧壁板的组装品依次进行送出,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性。但是,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在上述焊接站处,将上述侧壁板的构成部件从上述第1组装台车交接于上述夹持部件,在焊接作业结束后,又要从夹持部件交接给第2组装台车,从而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也就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种情况,以提供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并能提高生产性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为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为依次串联有组装站、焊接站和副作业站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搭载从横向可以固定保持侧壁板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组装站与焊接站之间的组装台车、和一包含有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并在两框架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上的夹持部件而能够固定保持侧壁板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焊接站与该副作业站之间且与组装台车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的框架台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首先,将上述组装台车移动至上述组装站处,安装侧壁板。再将安装有上述侧壁板的上述组装台车回动至上述焊接站处。接着,将上述框架台车移动至上述焊接站,将上述侧壁板从上述组装台车交接给搭载在上述框架台车的各框架上的夹持部件上,同时,对该侧壁板进行焊接。并且,在进行焊接过程中,上述组装台车又移动至上述组装站,进行下一个侧壁板的安装。然后,在上述焊接结束之后,上述框架台车又在上述夹持部件固定夹持上述侧壁板的状态下,回动至上述副作业站。并且,上述框架台车在回动至上述副作业站过程中,安装有下一个侧壁板的上述组装台车又回动至上述焊接站,反复进行上述工序。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在上述焊接站处,没有必要进行将焊接后的侧壁板从上述夹持部件上交接给上述组装台车的作业,也即扣除将侧壁板从该夹持部件交接给上述组装台车所用时间,缩短了整体作业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性。并且,上述副作业站在下游即使是具有第2焊接站的第2组装站也可以,或者是将上述侧壁板送到下一工序的送出站也可以。当上述副作业站是第2组装站的场合,上述框架台车回动至作为该副作业站的第2组装站后,第2组装台车从设置于下游的第2焊接站移动到第2组装站。并且,上述侧壁板又被从上述框架台车交接到第2组装台车上。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上述焊接站具有在沿着上述组装线的流线方向上至少于一侧配设的焊接自动装置;上述组装台车相对于上述框架台车处在与该焊接自动装置相反一侧的状态下,与该框架台车之间进行上述侧壁板交接,同时,在与上述框架台车进行上述侧壁板交接的交接位置同保持该侧壁板拉进位置之间,具有在与上述组装线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退自如的上述组装用具。根据上述构成,上述组装台车回动至上述焊接站,上述框架台车移动至上述焊接站的时候,上述组装台车相对于上述框架台车处在与上述焊接自动装置相反一侧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上述组装台车使上述组装用具从上述拉进位置向与上述组装线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前进,移动至上述交接位置。并且,在上述交接位置,与上述框架台车进行上述侧壁板的交接之后,上述组装台车又使上述组装用具在与上述组装线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后退,返回上述拉进位置。通过这个操作,在上述焊接自动装置对固定保持在上述框架台车上的侧壁板实施焊接作业过程中,上述组装台车与上述焊接自动装置将互不妨碍,并能够顺利移动至上述组装站。在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的组装线装置中,上述组装台车和上述框架台车即使将左右的侧壁板分别固定保持也可以,或者,将左右的侧壁板一起地固定保持也可以。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的组装线装置,当是上述组装台车和上述框架台车将左右的侧壁板分别固定保持的场合时,为组装左右两侧的侧壁板,即使分别设置各自的组装线也可以,或者,将一对组装线左右对称地设置也可以。在将一对组装线左右对称地设置场合时,通过上述一对的组装线也可以并排组装左右的侧壁板。此时,可以采用下列构成,上述框架台车包括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上部框架与下部框架通过相互独立的各自驱动源的同步控制而同步地自如地移动。但是,当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同步地自如移动时,如果遇到停电等异常现象发生,上述驱动源将停止工作,由于惯性力不同,各框架将发生前后错位,侧壁板发生变形,也有可能损伤夹持部件。因此,为了防止在异常时发生的前后错位现象,上述框架台车最好具有各框架的同步式构成。作为上述同步式构成,可以采用下列构成,例如,沿着一侧的框架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与该框架连动的第1环状可动部件,沿着另一侧的框架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与该框架连动的第2环状可动部件,同时,为使两环状可动部件相互同步地运动而设置一连结着的卷动传动装置。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中,上述组装台车和上述框架台车将左右的侧壁板一起地固定保持的场合时,可以采用下列构成,例如,上述框架台车是由左右两侧的下部框架、和跨越两下部框架的门形框架、和与该门形框架连结的上部框架构成一体。上述组装台车沿着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可以自如地进入该框架台车的两下部框架之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焊接站处,将侧壁板从上述组装台车交接于上述框架台车之前,通过该焊接自动装置对该侧壁板实施暂时性焊接,在交接之后又对该侧壁板实施正式焊接。在如此运作的情况下,对固定保持在上述框架台车上的侧壁板实施暂时性焊接过程中,可以使上述框架台车移动至上述焊接站。另外,将上述侧壁板从上述组装台车交接给上述框架台车之后,对保持在该框架台车上的上述侧壁板实施正式焊接过程中,又可以使上述组装台车移动至上述组装站。所以,可以更加缩短作业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性。附图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为依次串联有组装站、焊接站和副作业站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搭载有从横向可固定保持侧壁板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组装站与焊接站之间的组装台车;以及 一包含有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并在两框架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上的夹持部件能够固定保持侧壁板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焊接站与该副作业站之间,且与组装台车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的框架台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英生平田裕一松尾聪福森雅之池田伸二浦野诚内山和直远藤武志加藤千稔村井秀孝森勇树矢口幸宏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