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短暂驻车和起步的驾驶辅助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3065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驾驶辅助方法,尤其是指汽车驻车和起步的驾驶方法,包括:踩下离合器;踩下刹车,车子停;松开离合器;松开脚刹车;等待起步;换起步档,档位放起步档;踩下油门,起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是由刹车力维持模块、离合器耦合控制模块、油门控制模块以及控制器综合组成。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离合器偶合控制模块和刹车力维持模块作为执行器,导入控制器作为核心的控制单元,利用刹车传感器和油门传感器作为信号感应器,实现了起步、驻车简化的效果,减轻了驾驶员在短暂驻车/起步过程中的负担,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事故。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驾驶过程中几个关键实用的辅助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辅助方法及其系统,尤其是指汽车驻车和起步中使用的汽车驾驶辅助方法及其系统。(2)
技术介绍
汽车中传统的机械变速箱(MT)中离合器的耦合、刹车力的维持和加速信息是互不关联的、需要驾驶员介入的三个动力或信息流,在一些情况下(如,陡坡起步等)要达到良好的驾驶效果,需要驾驶员对上述三个动力过程进行综合优化调节,没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和对车辆的良好把握,往往很难达到良好效果。对于驾驶员而言,车辆通畅运行时的一些操作并不烦琐,体力负担不大。但车辆在城市运行中,遇到频繁启停的路况时,会给驾驶员的腿脚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这些负担来自对离合器、刹车以及油门踏板的频繁蹬踹和缓释过程。腿脚疲劳容易导致驾驶员踏板蹬踹不到位,进而容易发生一些问题,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例如,离合器蹬踹不到位,就可能导致换档过程“打齿”,或离合器的过度磨损;而刹车踏板蹬踹不到位,则会导致刹车力不足或驻车状态下的不自觉倒溜。这些过程都会造成车辆额外的损伤、磨损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驾驶员经常处于腿脚紧张的状态,容易导致一些生理问题,例如出现关节痛风、劳损甚至静脉曲张等病变。传统的减轻驾驶员工作负担以及提高驾驶舒适性的方法和手段是采用电液或机械自动变速箱(AT)。参见图4(a)、(b)和图5(a)、(b)所示,分别列出机械变速箱(MT)和自动变速箱(A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以及机械变速箱(MT)和自动变速箱(A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的流程。机械变速箱(M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流程为上坡;踩下离合器;踩下刹车/车子停;一直踩离合器;档位放在空档;松开离合器;一直踩刹车;拉紧手刹车;松开脚刹车;等待起步。自动变速箱(A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流程为上坡;踩下刹车/车子停;一直踩刹车;档位放P;松开脚刹车;等待起步。机械变速箱(M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的流程为等待起步;踩下离合器踏板;换起步档;档位放起步档;慢踩油门;慢松离合器;慢松手刹车;起步。自动变速箱(A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的流程为等待起步;踩下刹车踏板;换行驶档;档位放行驶档;松开刹车;踩油门。由此可见,采用自动变速箱,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但是,采用自动变速箱带来相应改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①系统复杂程度高,可靠性同简单的机械变速箱相比也相应降低;②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增加;③系统重量增加,降低了驱重比。其他一些方法,如采用自动离合器(电动、液动和气动)、电控手刹车等,都在某些局部上改善了驾驶舒适性,减轻了驾驶员负担,但都没有将传统机械变速箱的优势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机械变速箱能减轻驾驶员行驶途中停车/起步时的负担,在坡道停车/起步和车辆拥阻频繁启停时的辅助效果尤为明显的一种汽车驾驶辅助方法及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驾驶辅助方法,是指汽车驻车和起步的驾驶方法,其特征包括踩下离合器;踩下刹车,车子停;松开离合器;松开脚刹车;等待起步;换起步档,档位放起步档;踩下油门,起步。本专利技术中实现如上所述的汽车驾驶辅助方法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是由刹车力维持模块、离合器耦合控制模块、油门控制模块以及控制器综合组成,其中,所述的控制器,是整个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单元,由第1接口、A/D模数转换器、中央处理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及第2接口组成。;所述的刹车力维持模块由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的刹车开关、与所述的刹车开关连接的刹车踏板、与所述的刹车踏板以及刹车开关连接的刹车助力油缸、与所述的刹车助力油缸以及控制器连接的刹车液压增势电磁阀、与所述的刹车液压增势电磁阀连接的刹车油管、与所述的刹车油管和汽车的后轴左右轮刹车从动缸和刹车片以及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的车速传感器组成;所述的离合器耦合控制模块由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的离合器开关、与所述的离合器开关连接的离合器踏板、与所述的离合器踏板以及离合器开关连接的离合器操纵主动缸、与所述的离合器操纵主动缸以及控制器连接的离合器液压增势电磁阀、与所述的离合器液压增势电磁阀连接的离合器油管、与所述的离合器油管连接的离合器从动缸、与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缸连接的压开离合器组成;所述的油门控制模块由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的油门传感器、与所述的油门传感器连接的油门踏板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中,采用离合器偶合控制模块和刹车力维持模块作为执行器,导入控制器作为核心的控制单元,利用刹车传感器和油门传感器作为信号感应器,实现了起步、驻车简化的效果,达到“一脚油门”快速起步,“一脚刹车”简化短暂驻车。实现本方法的驾驶辅助系统能弥补自动档车型驾乘过程中缺乏驾驶乐趣的不足,满足驾驶员介入性的要求;此外,本方法减轻了驾驶员在短暂驻车/起步过程中的负担,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事故。本专利技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驾驶过程中几个关键实用的辅助功能。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液压增势截止电磁阀的原理图。图3为图1中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器的原理4为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对比图;(a)为机械变速箱(M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图;(b)为自动变速箱(A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图;(c)为汽车驾驶辅助系统(FHS)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图。图5为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对比图(a)为机械变速箱(M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图;(b)为自动变速箱(A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图;(c)为汽车驾驶辅助系统(FHS)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图。(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方法及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关键部件液压增势截止电磁阀的原理图。图3为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器的电原理图。图4为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对比图;(a)为机械变速箱(M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图;(b)为自动变速箱(AT)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图;(c)为汽车驾驶辅助系统(FHS)上坡驻车过程操作图。图5为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对比图(a)为机械变速箱(M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图;(b)为自动变速箱(AT)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图;(c)为汽车驾驶辅助系统(FHS)上坡起步过程操作图。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方法(FHS),尤其是指汽车驻车和起步的驾驶方法,流程为踩下离合器;踩下刹车,车子停;松开离合器;松开脚刹车;等待起步;换起步起步档,档位放起步档;踩下油门,起步。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方法(FHS),尤其是指汽车驻车和起步的驾驶方法的流程比机械变速箱(MT)与自动变速箱(AT)的驻车和起步的驾驶方法的流程的动作都要少(详见图4、5),大大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驾驶辅助方法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FHS)主要是由离合器耦合控制模块、刹车力维持模块、油门控制模块以及控制器1综合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辅助驾驶方法是通过对离合器耦合、刹车动力维持和加速信息综合控制来达到改善短暂驻车和起步操作过程,以减轻驾驶员负担。本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中的刹车力维持模块由与控制器1连接的刹车开关2、与刹车开关2连接的刹车踏板3、与刹车踏板3以及刹车开关2连接的刹车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驾驶辅助方法,是指汽车驻车和起步的驾驶方法,其特征包括:踩下离合器;踩下刹车,车子停;松开离合器;松开脚刹车;等待起步;换起步档,档位放起步档;踩下油门,起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