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126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导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胶片;在胶片下方设有反光膜,所述导光板与反光膜之间设置有网点,该网点分布于导光板整个表面,所述导光板头部的网点区域至导光板尾部的网点区域,在其上布有的网点由稀疏至密集,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没有直接贴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导光板头部增加网点,细微的网点分布在导光板镜面上,相当于导光板面粗糙化了,反射贴合上去后就不会被吸附住,反射就不会被约束,有效解决反射褶皱和背光白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2所示,在导光板头部无排布网点区域142,背光反射膜的反射面是很光滑的镜面,而导光板网点面也是镜面,两者相贴合时加上静电的影响,反射膜就很容易吸附在导光板网点面上,吸附的位置主要在于没有网点的位置(光源端);反射膜被吸附住后就不能正常产生收缩,从而产生反射褶皱,导致背光出现白团现象(如图4所示),反射面和导光板面贴合面15是完全贴合在一起,因此,在反射膜6中部是一片白团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导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胶片;在胶片下方设有反光膜,所述导光板与反光膜之间设置有网点,该网点分布于导光板整个表面,所述导光板头部的网点区域至导光板尾部的网点区域,在其上布有的网点由稀疏至密集,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没有直接贴附。进一步的,所述双面胶、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胶片、反光膜贴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胶壳内。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增光膜上表面为棱形面。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增光膜上表面为棱形面。进一步的,所述散光膜上表面为毛面。进一步的,所述散光膜、胶片之间设置有FPC柔性电路板。进一步的,所述FPC柔性电路板与胶片上表面通过贴FPC双面胶贴合,在FPC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贴片白灯。进一步的,所述贴FPC双面胶白面朝胶片。进一步的,所述FPC柔性电路板、胶壳上设置有定位边,通过定位边使FPC柔性电路板、胶壳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导光板头部增加网点,细微的网点分布在导光板镜面上,相当于导光板面粗糙化了,反射贴合上去后就不会被吸附住,反射就不会被约束,有效解决反射褶皱和背光白团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光板结构图。图2为传统的导光板的光源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光板的光源端示意图。图4为传统的导光板与反射膜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光板与反射膜之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双面胶I ;上层增光膜2 ;下层增光膜3 ;散光膜4 ;胶片5 ;反光膜6 ;胶壳7 ;贴片白灯8 ;定位边9 ;贴FPC双面胶10 ; FPC柔性电路板11 ;毛面12 ;棱形面13 ;网点14 ;头部的网点区域141 ;无排布网点区域142 ;反射面和导光板面贴合面15 ;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1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请参照附图1、3、5,本技术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导光板16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 ;在胶片5下方设有反光膜6,所述导光板16与反光膜6之间设置有网点14,该网点14分布于导光板16整个表面,所述导光板16头部的网点区域141至导光板16尾部的网点区域,在其上布有的网点14由稀疏至密集。所述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反光膜6贴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胶壳7内。所述上层增光膜2上表面为棱形面13。所述下层增光膜3上表面为棱形面13。所述散光膜4上表面为毛面12,所述散光膜4、胶片5之间设置有FPC柔性电路板11,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与胶片5上表面通过贴FPC双面胶10贴合,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设置有贴片白灯8。所述贴FPC双面胶10白面朝胶片5,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上设置有定位边9,通过定位边9使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在同一条直线上。请参照附图3、5,本技术在导光板16头部增加网点,该网点为导光板16的头部的网点区域141,细微的网点分布在导光板16镜面上,相当于导光板16的面粗糙化了,反射贴合上去后就不会被吸附住,反射就不会被约束,有效解决反射褶皱和背光白团问题,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151没有直接贴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导光板(16)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在胶片(5)下方设有反光膜(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6)与反光膜(6)之间设置有网点(14),该网点(14)分布于导光板(16)整个表面,所述导光板(16)头部的网点区域(141)至导光板(16)尾部的网点区域,在其上布有的网点(14)由稀疏至密集,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151)没有直接贴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反光膜(6)贴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胶壳(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增光膜(2)上表面为棱形面(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增光膜(3)上表面为棱形面(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4)上表面为毛面(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4 )、胶片(5 )之间设置有FPC柔性电路板(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与胶片(5)上表面通过贴FPC双面胶(10)贴合,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设置有贴片白灯(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FPC双面胶(10)白面朝胶片(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 )上设置有定位边(9 ),通过定位边(9 )使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在同一条直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导光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胶片;在胶片下方设有反光膜,所述导光板与反光膜之间设置有网点,该网点分布于导光板整个表面,所述导光板头部的网点区域至导光板尾部的网点区域,在其上布有的网点由稀疏至密集,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没有直接贴附。本技术在导光板头部增加网点,细微的网点分布在导光板镜面上,相当于导光板面粗糙化了,反射贴合上去后就不会被吸附住,反射就不会被约束,有效解决反射褶皱和背光白团问题。【IPC分类】G02B6-00【公开号】CN204405888【申请号】CN201520054686【专利技术人】徐贤强, 姜专利技术 【申请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头部反面布点结构,导光板(16)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在胶片(5)下方设有反光膜(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6)与反光膜(6)之间设置有网点(14),该网点(14)分布于导光板(16)整个表面,所述导光板(16)头部的网点区域(141)至导光板(16)尾部的网点区域,在其上布有的网点(14)由稀疏至密集,反射面和导光板头部相接处(151)没有直接贴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