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070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所述本装置为管状,由设置于装置最前端的半球形探头(4),设置于装置前方表面上的深度标记(2),设置于装置后方的接口(1),以及顶端以及前端侧方的小孔(3)构成,应用于犬咬伤等动物损伤的伤口探查,便于发现潜在的伤口,并对发现的伤道进行充分的冲洗,从而避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残留,防止感染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动物致伤后伤口容易感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于伤口的漏诊,从而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残留,从而导致伤口感染。通常情况下医生依靠经验应用镊子、止血钳等对伤口进行探查,注射器直接冲洗,但是容易漏查伤口,冲洗效果欠佳,目前尚无专用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测冲洗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一般器材进行伤口探查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有效、实用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用医疗器材。。本技术涉及动物致伤后使用的一种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本装置为管状,由如下部分组成,(I)设置于装置最前端的半球形探头(4),探头直径可以为2mm、2.5mm或3_,在伤口探查时更加容易,避免探查引起副损伤;(2)设置于装置前方表面上的深度标记(2),所述深度标记为具体刻度,优选的,所述标记为前5cm—条刻度线,后5cm为两条等距刻度线,以便于操作人员阅读,精确了解伤口的深度,(3)设置于装置后方的接口(I),该接口可以直接连接各种注射器通用型接口,便于连接需要的注射器;(4)顶端以及前端侧方的小孔(3),根据不同要求,所述小孔可以设置为0.3_直径,数量几个到数十个,所述小孔位于装置前端部分长度2cm-6cm处,方便对伤口进行充分的冲洗。根据动物致伤伤口的长度不同,本装置的长度可以有10cm、20cm、30cm等多种规格。装置可采用医用塑料或不锈钢等制成。本器材应用于犬咬伤等动物损伤的伤口探查,便于发现潜在的伤口,并对发现的伤道进行充分的冲洗,从而避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残留,防止感染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探查冲洗装置正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节能管理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病人麻醉后进行探查,手持探查装置,顶端(4)具体探查伤口的各个方向,发现伤口后利用装置的深度标记(2)进行测量,准确测量,通过尾端(I)接口连接注射器,通过侧孔(3)对伤口进行冲洗,防止微生物残留。根据动物致伤伤口的长度不同,本技术的装置长度可以有10Cm、20Cm、30Cm探查冲洗装置多种。根据使用具体的要求,该装置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如医用塑料,不锈钢等。【主权项】1.一种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为管状,由如下部分组成, (1)设置于装置最前端的半球形探头(4); (2)设置于装置前方表面上的深度标记(2),所述深度标记为具体数字刻度; (3)设置于装置后方的接口(1),所述接口用于直接连接各种注射器通用型接口从而连接需要的注射器; (4)设置于顶端以及前端侧方的冲洗用小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球形探头(4)的直径为2mm、2.5mm或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标记(2)为前5cm —条刻度线,后5cm为两条等距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3)为0.3mm直径,数量几个到数十个,所述小孔位于装置前端部分长度2cm-6cm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动物致伤伤口的长度不同,本装置的长度为10cm、20cm或30cm。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采用医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所述本装置为管状,由设置于装置最前端的半球形探头(4),设置于装置前方表面上的深度标记(2),设置于装置后方的接口(1),以及顶端以及前端侧方的小孔(3)构成,应用于犬咬伤等动物损伤的伤口探查,便于发现潜在的伤口,并对发现的伤道进行充分的冲洗,从而避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残留,防止感染的发生。【IPC分类】A61M3-02, A61B5-107【公开号】CN204394517【申请号】CN201420824089【专利技术人】李广学, 穆籣, 杨锴, 刘岩, 彭喆, 臧荟然 【申请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物致伤伤口探查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为管状,由如下部分组成,(1)设置于装置最前端的半球形探头(4);(2)设置于装置前方表面上的深度标记(2),所述深度标记为具体数字刻度;(3)设置于装置后方的接口(1),所述接口用于直接连接各种注射器通用型接口从而连接需要的注射器;(4)设置于顶端以及前端侧方的冲洗用小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学穆籣杨锴刘岩彭喆臧荟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