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刀式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049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刀式刀座,刀座的一侧设有燕尾槽,车刀通过压紧螺钉固定于燕尾槽内,车刀上方的刀座上开有冷却液排出孔,该冷却液排出孔与固定于刀座上方的冷却液连接管相连通,与燕尾槽相对的刀座另一侧设有装夹板,该装夹板内设有与车刀相接触的调整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螺钉调节每把车刀的伸出长度,相邻车刀的伸出长度之差就是每层切削的切削量,在切削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冷却液排出孔直接喷淋在车刀表面,可以充分的冷却车刀,提高了车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床刀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粗加工的排刀式刀座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尤其在车削加工时,为了提高粗加工的生产效率,可以在一次加工的情况下,安排多把车刀进行车削。但是,刀具数量的增加,需要专用刀座装夹车刀,目前的刀座结构复杂,安装操作过程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为了解决多把车刀粗加工时的生产成本较高,故设计出一种可以在任何车床上使用的排刀式刀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排刀式刀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刀式刀座,其特征在于:刀座的一侧设有燕尾槽,车刀通过压紧螺钉固定于燕尾槽内,车刀上方的刀座上开有冷却液排出孔,该冷却液排出孔与固定于刀座上方的冷却液连接管相连通,与燕尾槽相对的刀座另一侧设有装夹板,该装夹板内设有与车刀相接触的调整螺钉。本技术通过调整螺钉调节每把车刀的伸出长度,相邻车刀的伸出长度之差就是每层切削的切削量,在切削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冷却液排出孔直接喷淋在车刀表面,可以充分的冷却车刀,提高了车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沿冷却排出孔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沿调整螺钉的横向剖视图。图面说明:1、车刀,2、冷却液连接管,3、冷却液排出孔,4、压紧螺钉,5、装夹板,6、刀座,7、调整螺钉。【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排刀式刀座,刀座6的一侧设有燕尾槽,车刀I通过压紧螺钉4固定于燕尾槽内,车刀I上方的刀座6上开有冷却液排出孔2,该冷却液排出孔2与固定于刀座6上方的冷却液连接管2相连通,与燕尾槽相对的刀座6另一侧设有装夹板5,该装夹板5内设有与车刀I相接触的调整螺钉7。使用过程中,先将车刀I装入刀座6的燕尾槽内,通过调整螺钉7调整每把车刀I的伸出长度,相邻车刀I的伸出长度之差就是每层切削的切削量,然后通过压紧螺钉4压紧车刀1,最后将装夹板6固定在车床的刀架上,并将机床的冷却液管与冷却液连接管2相连,调整好车刀I的位置后压紧即可进行切削。在切切削中,冷却液通过冷却液排出孔3直接喷淋在车刀I的表面,可以充分的冷却车刀I,提高车刀I的使用寿命。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排刀式刀座,其特征在于:刀座的一侧设有燕尾槽,车刀通过压紧螺钉固定于燕尾槽内,车刀上方的刀座上开有冷却液排出孔,该冷却液排出孔与固定于刀座上方的冷却液连接管相连通,与燕尾槽相对的刀座另一侧设有装夹板,该装夹板内设有与车刀相接触的调整螺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刀式刀座,刀座的一侧设有燕尾槽,车刀通过压紧螺钉固定于燕尾槽内,车刀上方的刀座上开有冷却液排出孔,该冷却液排出孔与固定于刀座上方的冷却液连接管相连通,与燕尾槽相对的刀座另一侧设有装夹板,该装夹板内设有与车刀相接触的调整螺钉。本技术通过调整螺钉调节每把车刀的伸出长度,相邻车刀的伸出长度之差就是每层切削的切削量,在切削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冷却液排出孔直接喷淋在车刀表面,可以充分的冷却车刀,提高了车刀的使用寿命。【IPC分类】B23B29-26, B23Q11-10【公开号】CN204396937【申请号】CN201420788626【专利技术人】姜晖, 孙晓平, 郭青轩, 王银明, 田冰 【申请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刀式刀座,其特征在于:刀座的一侧设有燕尾槽,车刀通过压紧螺钉固定于燕尾槽内,车刀上方的刀座上开有冷却液排出孔,该冷却液排出孔与固定于刀座上方的冷却液连接管相连通,与燕尾槽相对的刀座另一侧设有装夹板,该装夹板内设有与车刀相接触的调整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晖孙晓平郭青轩王银明田冰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