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1832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其中,装置包括外框、烧结网、支撑架、滤布和清水收集管;所述支撑架固定所述烧结网,并将所述烧结网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滤布分布于所述烧结网的外层,所述清水收集管固定在所述外框底部,并与所述烧结网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所述烧结网过滤后的清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能够延长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易于维护,同时减低更换膜组件带来的高额费用,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已经明确提出污水处理厂要逐步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1-Reactor,简称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代替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泥量。MBR主要由膜组件、生物反应器和泵组件三部分组成,生物反应器是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场所,膜组件相当于生物处理的二沉池,起固液分离的作用,泵是系统出水的动力来源。但是,传统的膜组件采用高分子类有机膜,运行过程中易污染,使用寿命短,同时给膜组件的更换带来高额的费用,运行成本大为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能够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易于维护,同时减低更换膜组件带来的高额费用,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包括外框、烧结网、支撑架、滤布和清水收集管;所述支撑架固定所述烧结网,并将所述烧结网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滤布分布于所述烧结网的外层,所述清水收集管固定在所述外框底部,并与所述烧结网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所述烧结网过滤后的清水。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网,包括保护层、过滤层、分散层、支撑层和骨架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过滤层上,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分散层上,所述分散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骨架层上。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网的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网的形状为瓦楞状、圆弧状或平板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井字形状或X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滤布为耐腐蚀的纤维滤布。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形状为圆形、长方体或正方体。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收集管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水收集管独立固定在所述外框的底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其装置包括外框、烧结网、支撑架、滤布和清水收集管;所述支撑架固定所述烧结网,并将所述烧结网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滤布分布于所述烧结网的外层,所述清水收集管固定在所述外框底部,并与所述烧结网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所述烧结网过滤后的清水。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能够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易于维护,同时减低更换膜组件带来的高额费用,降低运行管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结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1-保护层,12-过滤层,13-分散层,14-支撑层,15-骨架层,1-外框,2-烧结网, 3-滤布,4-支撑架,5-清水收集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结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左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如下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框1、烧结网2、支撑架4、滤布3和清水收集管5。所述支撑架4固定所述烧结网2,并将所述烧结网2固定在所述外框I内;所述滤布3分布于所述烧结网2的外层,所述清水收集管5固定在所述外框I底部,并与所述烧结网2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所述烧结网2过滤后的清水。烧结网2,包括保护层11、过滤层12、分散层13、支撑层14和骨架层15,所述保护层11设置在所述过滤层12上,所述过滤层12设置在所述分散层13上,所述分散层13设置在所述支撑层14上,所述支撑层14设置在所述骨架层15上。在图3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中,烧结网2固定于外框I上,同时烧结网2与外框I做密闭连接,防止污水进入由烧结网2与外框I组成的密闭蓄水空间,同时清水收集管5位于外框I的底部的两端,使得经过过滤装置获得的清水通过清水收集管5输送出去。在图4的过滤装置的俯视图中,烧结网2的外层分布滤布3,滤布3用于生物膜的附着,截留大部分的固体颗粒,减缓烧结网2的污堵,同时烧结网2与支撑架4相连,用于固定烧结网2,同时烧结网2、支撑架4同时与外框I相连接,使得烧结网2固定,同时烧结网2与外框I做密闭连接,防止污水进入由烧结网2与外框I组成的密闭蓄水空间,在外框I的两端设置清水收集管5,使得经过过滤装置的清水通过清水收集管5输送出来。在图5的过滤装置的左视图中,在外框I的底部的两端设有清水收集管5,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烧结网、支撑架、滤布和清水收集管;所述支撑架固定所述烧结网,并将所述烧结网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滤布分布于所述烧结网的外层,所述清水收集管固定在所述外框底部,并与所述烧结网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所述烧结网过滤后的清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