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车外圆定位夹具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072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精度车外圆定位夹具的使用方法,包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定位柱的夹持段装夹至车床的卡盘上;第二步,将工件装于方形凹槽内;第三步,把定位帽装至定位柱的螺纹段上;第四步,通过车孔对工件的圆柱体的外圆进行车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精密工件进行精车加工的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工件1,工件I包括方形底板11,底板11上垂直带有圆柱体12,圆柱体12有定位孔13,现根据要求需要对圆柱体12的外圆进行精加工,对于此类结构工件I不易采用铣加工等方式,车加工常用于对圆柱体外圆进行粗精车加工,但工件I的尺寸较小且带有方形底板1,不易对工件I进行直接装夹,需要专用工装,才易保证工件I圆柱体12外圆的精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定位柱的夹持段装夹至车床的卡盘上;第二步,将工件装于方形凹槽内;第三步,把定位帽装至定位柱的螺纹段上;第四步,通过车孔对工件的圆柱体的外圆进行车加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定位柱上端面上设置方形凹槽且凹槽内设置圆柱销,对工件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定位柱的外圆上攻有外螺纹,与定位帽的内螺纹配合,夺工件进行轴向定位;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工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柱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帽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定位柱2及定位帽3,定位柱2的柱体21分成夹持段和螺纹段,所述夹持段用于将柱体21夹持至车床的卡盘上,所述螺纹段的端面上带有方形凹槽22,方形凹槽22内带有圆柱销23及吹气孔24,凹槽22可以与工件I的底板11配合,圆柱销23与工件I上的定位孔13配合,起到对工件I径向定位的作用,而且圆柱销23与工件I的定位孔13为过盈配合,在加工完成后,可通过吹气孔24将工件I吹出,便于将工件I从圆柱销23上取下;定位帽3带有内螺纹,定位帽3的端面32上带有车孔31,定位帽3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柱体21的所述螺纹段配合对工件I进行轴向定位,加工时,通过车孔31对工件I的圆柱体12的外圆进行车加工。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定位柱2的夹持段装夹至车床的卡盘上;第二步,将工件i装于方形凹槽22内;第三步,把定位帽3装至定位柱2的螺纹段上;第四步,通过车孔31对工件I的圆柱体12的外圆进行车加工。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定位柱的夹持段装夹至车床的卡盘上;第二步,将工件装于方形凹槽内;第三步,把定位帽装至定位柱的螺纹段上;第四步,通过车孔对工件的圆柱体的外圆进行车加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定位柱的夹持段装夹至车床的卡盘上;第二步,将工件装于方形凹槽内;第三步,把定位帽装至定位柱的螺纹段上;第四步,通过车孔对工件的圆柱体的外圆进行车加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IPC分类】B23Q3-12【公开号】CN104708470【申请号】CN201310688010【专利技术人】雷琴 【申请人】无锡市马鞍铸钢厂【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3年12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精度车外圆定位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定位柱的夹持段装夹至车床的卡盘上;第二步,将工件装于方形凹槽内;第三步,把定位帽装至定位柱的螺纹段上;第四步,通过车孔对工件的圆柱体的外圆进行车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马鞍铸钢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