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儿安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026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儿安置设备,其通过在餐盘与扶手间设置的连接装置,使餐盘可相对扶手转动以及进行拆卸的动作。连接装置在扶手端设置一卡座,在餐盘端设置一可沿一方向相对该餐盘移动的卡块。卡座上具有颈部与突出部,卡块上则具有一卡合端,卡合端与卡座的颈部扣合,同时受到突出部的限制,使餐盘紧密接合于扶手端。当向下拉动卡块时,卡块的卡合端脱离与颈部的扣合关系,此时卡块不再受到突出部的限制,使餐盘可自扶手处卸除,完成拆卸动作,而设置在卡块与餐盘间的弹性件则可使卡块回复至扣合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安置设施,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件连接装 置的婴儿安置设施。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婴儿车的餐盘在婴儿车上的设置位置常与两侧的扶手相连 接,而餐盘上通常可放置食物或玩具供乘坐于婴儿车的婴幼儿使用,同时安 装好的餐盘也具有保护婴幼儿免于掉出婴儿车的危险。通常餐盘与扶手间的 连接处多设计为可拆卸的装置,当餐盘在使用者操作过程造成阻碍时(通常 在将婴幼儿安置于婴儿车或自婴儿车抱起时),餐盘与扶手连接处的可拆卸 装置允许使用者在餐盘一端与扶手维持连接且可旋转的状态下,暂时将餐盘 的另 一端与扶手卸除,或者餐盘两端与扶手间皆为可拆卸的装置以将餐盘整 个拆下来。现有技术中如美国专利案4,856,809, 5,004,253, 2005/0258620A1, 2005/0258612A1以及7,017,922B2则揭露了各种不同形式的餐盘与扶手(或 婴儿前脚车架)的连接方式。然而,这些现有技术(包含未列于前述专利的 现有技术)的连接装置往往过于简单使得餐盘容易松落、或者是在一侧可旋 转的连接处往往不易立即拆下,甚至部分连接^L构的结构过于复杂,增加制 造复杂度以及操作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儿安置设备, 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 儿安置设备,其包含有至少一扶手以及一保护件。该婴儿安置设施另包含有 一连接装置,用来以可拆卸的方式将该保护件接合于该扶手的一端。该连接装置包含有一卡座以及一^^块。该卡座设置于该扶手的一端,该卡座具有一 突出部以及一颈部。该卡块以可相对该保护件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保护件 上,该卡块具有一^^合端,用来与该颈部扣合,当该卡合端扣合在该颈部时, 该突出部限制该卡合端,使该保护件接合于该扶手的 一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通过在餐盘与扶手间设置具有保护件的连接 装置,使餐盘可相对扶手转动以及进行拆卸的动作,其餐盘不易松落且容易 拆下,并且该连接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以及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儿车的示意图2为婴儿车的扶手与餐盘接合的示意图3为连接装置扣合使餐盘与扶手呈锁固状态的局部剖视图4为连接装置释锁使餐盘可自扶手拆卸的局部剖视图5为连接装置的卡块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6为婴儿车的扶手与餐盘分开的示意图7为图6另一碎见角的示意图8为连接装置的卡块一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婴儿车2扶手3餐盘4连接装置11前脚车架12后脚车架13车手14座椅架体21第一扶手22第二扶手31第一侧32第二侧41卡座42,42,卡块43连接件44弹性件321套合位置411颈部412突出部421,421'卡合端422, 422,连接槽423,423'拉柄424,斜面F,N1,N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揭露的婴儿安置设施在实际应用上,除了一般常见的婴儿 推车外,也可应用在婴儿高脚椅、婴儿秋千、餐椅或任何可供暂时或长期安 置婴幼儿的设施上,举凡任何在扶手(或架体本身)与餐盘(或当婴幼儿安 置在设施内时,设置在婴幼儿前方用来保护嬰幼儿免于掉落在设施外的保护 件)间的连接装置,使餐盘或保护件可自扶手或架体上拆卸及转动的连接装 置,皆属于本技术所揭露的范围。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则以婴儿车以及 连接婴儿车扶手及餐盘的连接装置作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儿车1的示意图。婴儿车1包含有前脚车架11、后脚车架12、车手13、座椅架体14、扶 手2 (包含第一扶手21以及第二扶手22)以及餐盘3。其中前脚车架11及 后脚车架12分别与扶手2连接,而车手13则枢接在后脚车架12与扶手2 上,座椅架体14则连接前脚车架11以及后脚车架12,如图1所示。特别说 明的是,图1所揭露的婴儿车1与各车架以及扶手2的连接方式仅为本实用 新型一实施例的态样,不应用来限制本技术可应用的婴儿车或其他婴儿 安置设施的范围。请参考图2,图2为婴儿车1的餐盘3与扶手2结合时的示意图。餐盘 3分别具有一第一侧31以及一第二侧32,分别与第一扶手21与第二扶手22 连接。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侧32与第二扶手22间通过连接 装置4 (显示于图3)连接,而第一侧31与第一扶手21间则可运用目前任 一已知的可拆卸式连接装置连接,也可运用另一连接装置4作连接。因此当 第一侧31自第一扶手21卸除时,第二侧32与第二扶手22通过连接装置4 保持连接,并且餐盘3可借着连接装置4相对第二扶手22旋转。此外,因 第二侧32与第二扶手22通过连接装置4形成一可拆卸式的连接关系,所以 若需要进一步将餐盘3自第二扶手22卸除,可操作位于第二侧32与第二扶 手22间的连接装置4将彼此分离,如此可使餐盘3的第一侧31相对第一扶 手21旋转(第一侧31未自第一扶手21卸除时)或将整个餐盘自婴儿车1 拆卸下来(第一侧31已自第一扶手21卸除)。请参考图3。在图3的局部示意图中,餐盘3的第二侧32通过连接装置 4与第二扶手22互相接合,使餐盘3与第二扶手22呈现紧密接合状态(但 仍可相对转动)。连接装置4包含有一""i^座41、 一^)^块42、 一连接件43以及一弹性件44。卡座41设置于第二扶手22的一端,其具有一颈部411以及 一突出部412 (如图6所示),在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卡座41可为一 独立制造的元件,也可在第二扶手22的一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存在。卡块 42则设置于餐盘3的第二侧32,请一并参考图5,卡块42具有一卡合端421、 一连接槽422以及一^立柄423,通过向下(图上N方向)^立动拉柄423,卡 块42可沿着N方向相对餐盘3的第二侧32移动。卡块42通过连接件43 安装于餐盘3的第二侧32,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43为一螺丝,锁固于 餐盘3的第二侧32。最后,弹性件44则连接在卡块42与连接件43之间, 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4为一弹簧,而连接件43则穿过弹性件44以及 卡块42的连接槽422并固定在餐盘3的第二侧32内。然在本技术其他 实施例中,也可由餐盘3第二侧32内一突出端取代连接件43,而弹性件44 则直接连接在餐盘3第二侧32的突出端与与卡块42之间。当卡块42的拉 柄423被向下拉动使卡块42沿N方向相对餐盘3的第二侧32向N方向(图 面向下方向)移动时,弹性件44受到卡块42以及连接件43的压缩而具有 向上的回复弹力。如图3所示,在连接装置4中,卡块42的卡合端421与卡座41的颈部 411扣合,此时卡座41的突出部412限制住卡合端421,使卡块42无法相 对卡座41向外移动(于图3为图面向右方向),亦即餐盘3的第二侧32可 紧密接合于第二扶手22的一端。在本技术中,突出部412以及颈部411 皆为圆柱形对称设计,且卡块42的卡合端421为一 U形开口叉的设计(如 图5所示),因此当餐盘3的第二侧32与第二扶手22于紧密接合状态,且 餐盘3的第一侧31自第一扶手21卸除的状态下,餐盘3仍可以通过连接装 置4相对第二扶手22转动。请参考图4,图4为连接装置4释锁使餐盘3可自第二扶手22拆卸的局 部剖视图。当欲将餐盘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保护件连接装置的婴儿安置设备,其包含有至少一扶手以及一保护件,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安置设备包含有连接装置,用来以可拆卸的方式将该保护件接合于该扶手的一端,该连接装置包含有:卡座,设置在该扶手的一端,该卡座具有突出部以及颈部;以及卡块,以可相对该保护件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保护件上,该卡块具有卡合端,用来与该颈部扣合,当该卡合端扣合在该颈部时的该突出部限制该卡合端,使该保护件接合于该扶手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知仁曾湘勇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