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庭旅行用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童车一般只能满足婴幼儿坐、卧的需要,其运动方式也只是推或拉,即使是有一些附加的功能,也往往由于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而不便携带,并且孩子长大之后就基本无用了。本专利技术人申请的专利(多功能背架)(申请号90222373.9)解决了现有童车功能单一的问题,但是结构较复杂,特别是腰靠架与底座延长架的连接件采用的限位器结构零件多,加工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的多功能便携式童车,在结构上可以折叠和组合,在功能上则要体现一物多用的经济原则。本技术由车架、铰链座、前、后轮、扶手、背包、婴幼儿兜组成,其中车架包括主架、副架、副架后延架、靠背架和前后轮架。本技术改进之处在于主架与副架利用可在主架上滑动的副架固定锁、连接套和钢销连接。主架与靠背架的连接是利用铆接于主架上方的铰链架和钢丝卡销。副架后延架利用螺栓连接在副架后部。自由架通过金属套主架或与副架后延架相连。前轮利用螺栓、插座和压舌装在U形自由架上。后轮安装在固定于主架下方的后轮“V”形轴上。婴儿兜安装在副架上。利用改变支架的连接位置,将弹簧销插入连接铰链座、连接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童车,由车架、前轮、后轮、扶手、背包、婴儿兜组成,其中车架包括主架、副架、副架后延架、自由架、靠背架和前后轮架等各种支架,其特征在于:主架与副架的连接和定位是利用可在主架上滑动的副架固定锁、连接套和定位销;主架与靠背架的连接是利用铆接于主架上方的铰链座和卡销;自由架通过安装于主架及副架后延架上的金属套分别与主架或副架后延架相连;前轮轴利用插座和压舌安装在自由架上;上述的铰链座、连接套或主架上有多个不同位置的供弹簧销插入的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