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江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570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外燃气混气腔室、内燃气混气腔室、通往外燃气混气腔室的引射管、穿过燃烧器本体的侧壁、外燃气混气腔室与内燃气混气腔室之间的隔板通往内燃气混气腔室的引射管、位于外燃气混气腔室和内燃气混气腔室上方的烧烧板及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所述内燃气混气腔室设有通道穿过外燃气混气腔室与内燃气混气腔室之间的隔板通往燃烧器本体外侧壁的内侧,通道的排气部通过耐热密封件与烧烧板接触实现与外燃气混气腔室的密封隔离,所述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安装在燃烧器本体外侧壁且点火针、探针延伸至通道外部位置的烧烧板上方。采用该结构的燃气燃烧器,熄火保护装置不处于中心高温环境,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炉灶、取暖器或工商业烘干设备用燃气燃烧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燃气燃烧器,主要由燃烧器本体1、引射管2、外燃气混气腔室、内燃气混气腔室、位于外燃气混气腔室和内燃气混气腔室上方的烧烧板5及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组成,加装熄火保护装置7的高温燃气燃烧器,通常是安装在燃烧器中心加孔的结构方式制造。由于在燃烧器中心设置通孔,冲压焊接的结构有接缝,热涨冷缩及潮湿等影响有比较大的漏气几率,而且如果是红外燃烧板,在中心开孔,一方面使火孔面积减小,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影响燃烧板的寿命,特别是堇青石类的蜂窝板内部开孔,易于破损。破损的燃烧板不能正常燃烧,回火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再者,加装熄火保护装置在燃烧器燃烧板的中心位置,安装不方便是其一,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熄火保护装置本体及连接线极易老化漏电,从而使该燃烧器无法正常着火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维护熄火保护装置,并使其不处于中心高温环境的燃气燃烧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外燃气混气腔室(3)、内燃气混气腔室(4)、通往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引射管(21)、穿过燃烧器本体(I)的侧壁、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内燃气混气腔室(4)的引射管(22)、位于外燃气混气腔室(3)和内燃气混气腔室(4)上方的烧烧板(5)及点火装置出)、熄火保护装置(7),所述内燃气混气腔室(4)设有通道(8)穿过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的内侧,通道(8)的排气部通过耐热密封件(10)与烧烧板(5)接触实现与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密封隔离,所述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安装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且点火针、探针延伸至通道⑶外部位置的烧烧板(5)上方。所述通道(8)为上方开口的凹槽,耐热密封件(10)设于槽壁上部周边与烧烧板之间。所述通道(8)为管道,一端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连通,另一端穿过抵达外燃气混气腔室⑶的外侧后向上穿过烧烧板(5)。所述耐热密封件(10)为柔性的玻璃纤维。所述通道(8)具有两条或以上,分布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的不同位置。所述烧烧板(5)为堇青石蜂窝陶瓷红外燃烧板或金属蜂窝红外燃烧板。所述烧烧板(5)为符合燃烧器材料要求的圆孔形或条缝形的长火焰燃烧板。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由于在内燃气混气腔室设有通道穿过外燃气混气腔室与内燃气混气腔室之间的隔板通往燃烧器本体外侧壁的内侧,通道的排气部通过耐热密封件与烧烧板接触实现与外燃气混气腔室的密封隔离;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安装在燃烧器本体外侧壁且点火针、探针延伸至通道位置的烧烧板上方,点火时,内燃气混气腔室的燃气通过通道引至燃烧器本体的外侧壁内侧并向上喷出,实现打火。同时在关至小火时,内燃气混气腔室的燃气通过通道引至燃烧器本体的外侧壁的一条或多条火焰可以烧着熄火保护装置感应针(探针),起到实时防护的功能。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安装在燃烧器本体外侧,相对安装在燃烧器本体的中心处,可以有效降低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从而提升使用寿命。另外,当燃烧板采用红外燃烧板时特别是堇青石陶瓷蜂窝燃烧板时,可以做成整体结构,中心不需要加工切割一部分,一方面提高了燃烧面积,另一方面也有效防止在加工切割过程中造成燃烧板的破裂或内部无法测定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燃气燃烧器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燃气燃烧器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去除燃烧板的燃气燃烧器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燃气燃烧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去除燃烧板的燃气燃烧器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去除燃烧板的燃气燃烧器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四的去除燃烧板的燃气燃烧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燃气燃烧器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气燃烧器,主要由燃烧器本体1、外燃气混气腔室3、内燃气混气腔室4、通往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引射管21、穿过燃烧器本体I的侧壁、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内燃气混气腔室4的引射管22、位于外燃气混气腔室3和内燃气混气腔室4上方的烧烧板5及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可以设计为一体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分体结构。内燃气混气腔室4设有通道8穿过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的内侧,通道8的排气部通过耐热密封件10与烧烧板5接触实现与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密封隔离,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安装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且点火针、探针延伸至通道8外部位置的烧烧板5上方。通道8为上方开口的凹槽,耐热密封件10设于槽壁上部周边与烧烧板5之间,耐热密封件10常用柔性的玻璃纤维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玻璃胶等。烧烧板5可以采用堇青石蜂窝陶瓷红外燃烧板或金属蜂窝红外燃烧板等,当然也可以采用符合燃烧器材料要求的圆孔形或条缝形的其他长火焰燃烧板。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其主体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通道8为管道,一端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连通,另一端穿过抵达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外侧后向上穿过烧烧板5。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其主体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提高打火效率和安全防护性能,通道8设有两条,分布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的不同位置。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其主体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提高打火效率和安全防护性能,通道8设有三条,均布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的不同位置,当然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更多均布的条数。【主权项】1.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I)、外燃气混气腔室(3)、内燃气混气腔室(4)、通往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引射管(21)、穿过燃烧器本体(I)的侧壁、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内燃气混气腔室(4)的引射管(22)、位于外燃气混气腔室(3)和内燃气混气腔室(4)上方的烧烧板(5)及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气混气腔室(4)设有通道(8)穿过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⑷之间的隔板(9)通往燃烧器本体⑴外侧壁的内侧,通道⑶的排气部通过耐热密封件(10)与烧烧板(5)接触实现与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密封隔离,所述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安装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且点火针、探针延伸至通道(8)外部位置的烧烧板(5)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8)为上方开口的凹槽,耐热密封件(10)设于槽壁上部周边与烧烧板(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8)为管道,一端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连通,另一端穿过抵达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外侧后向上穿过烧烧板(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密封件(10)为柔性的玻璃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8)具有两条或以上,分布在燃烧器本体(I)外侧壁的不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外燃气混气腔室(3)、内燃气混气腔室(4)、通往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引射管(21)、穿过燃烧器本体(1)的侧壁、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内燃气混气腔室(4)的引射管(22)、位于外燃气混气腔室(3)和内燃气混气腔室(4)上方的烧烧板(5)及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气混气腔室(4)设有通道(8)穿过外燃气混气腔室(3)与内燃气混气腔室(4)之间的隔板(9)通往燃烧器本体(1)外侧壁的内侧,通道(8)的排气部通过耐热密封件(10)与烧烧板(5)接触实现与外燃气混气腔室(3)的密封隔离,所述点火装置(6)、熄火保护装置(7)安装在燃烧器本体(1)外侧壁且点火针、探针延伸至通道(8)外部位置的烧烧板(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