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55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包括定向轮、转向轮、左扶手和右扶手,其特征在于:定向轮和转向轮设置在截面呈“冂”形的车架底部,在所述车架上部设置有顶梁,该顶梁之间由悬挂梁相连,在所述悬挂梁中部绞接有起吊杠杆,在靠近该绞接点的所述起吊杠杆一端连接有专用吊钩,起吊杠杆的另一端与右扶手上固定的限位柱接触,撬动起吊杠杆,起吊杠杆带动专用吊钩拉起发动机离地,起吊杠杆被悬挂梁和限位柱限位,实现发动机运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起重设备和人工搬抬就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的搬运,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尤其涉及一种专用的发动机运转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发动机的运转依靠手推车完成,该手推车是一带扶手的平板四轮车,由有定向轮和转向轮,以及在定向轮和转向轮轮轴上设置的平板组成,在平板上焊接有扶手。由于手推车的平板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条件下,需要多人将发动机搬抬上手推车,下货时也需要人力将发动机从手推车上搬抬下来,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搬抬的发动机省力转运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即包括定向轮、转向轮、左扶手和右扶手,其中定向轮和转向轮设置在截面呈“冂”形的车架底部,在所述车架上部设置有顶梁,所述顶梁与车架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该顶梁之间由悬挂梁相连,在所述悬挂梁中部绞接有起吊杠杆,在靠近该绞接点的所述起吊杠杆一端连接有专用吊钩,能使起吊杠杆以该绞接点为支点,借助专用吊钩吊起发动机,起吊杠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柱接触,在发动机被吊起后,限位柱可以配合悬挂梁稳定住起吊杠杆,该限位柱固接在左扶手或右扶手上,所述左扶手和右扶手固定在车架的外侧。所述的悬挂梁由左固定套、转动轴和右固定套组成;其中转动轴两端分别活套有左固定套和右固定套,所述左固定套和右固定套均为一圆管,所述左固定套和右固定套的一端固定在顶梁上,且与水平面平行。该悬挂梁设计便于转动轴绕轴线自转,以及转动轴在左、右固定套之间延轴线移动。所述的起吊杠杆通过自身侧壁上的通孔活套在转动轴上,通孔被所述左、右固定套限位,便于起吊杠杆在左、右固定套之间绕转动轴转动,控制专用吊钩及发动机的升降。所述专用吊钩为两根连接柱顶端固定连接成的“人”字形,在所述“人”字形的上端设置有顶端圆环,该顶端圆环与起吊杠杆端头的挂钩挂接,在所述连接柱底端设置有底端圆环,该底端圆环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挂钩,在所述挂钩的顶端开有封闭圆环分别与底端圆环环环相扣。所述的左扶手和右扶手之间还固接有连接梁,提高发动机省力运转车车架的稳定性,该连接梁位于所述限位柱的下方,该限位柱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左扶手或右扶手上,该限位柱的另一端悬空。所述的顶梁由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的“L”型柱体构成,所述的两根“L”型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的顶端横梁上,且两根“L”型柱体的长边平行,所述的悬挂梁两端焊接在此两根“L”型柱体的长边上,可提高悬挂梁承重力。本技术所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省力运转车,无需起重设备和人工搬抬,就能够轻松吊起发动机,实现在发动机转运过程中对发动机的搬运,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悬挂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发动机省力运转车,由起吊杠杆1,专用吊钩2、车架3、悬挂梁4、顶梁5、定向轮7、转向轮8、右扶手9、连接梁10、限位柱11和左扶手12组成。其中定向轮7和转向轮8设置在截面呈“冂”形的车架3底部,在所述车架3上部设置有顶梁5,所述顶梁5与车架3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顶梁5焊接在车架3上端,该顶梁5之间由悬挂梁4相连,悬挂梁4焊接在顶梁5上,在所述悬挂梁中部绞接有起吊杠杆1,在靠近该绞接点的一端连接有专用吊钩2,起吊杠杆1的另一端与限位柱11接触,该限位柱11固接在右扶手9上,限位柱11焊接在右扶手9上,所述左扶手12和右扶手9固定在车架3的外侧。所述的悬挂梁4由左固定套4a、转动轴4c和右固定套4b组成;其中转动轴4c两端分别活套有左固定套4a和右固定套4b,所述左固定套4a和右固定套4b均为一圆管,所述左固定套4a和右固定套4b的一端固定在顶梁5上,且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的起吊杠杆1通过自身侧壁上的通孔1a活套在转动轴4c上。所述专用吊钩2为两根连接柱2L、2L’顶端固定连接成的“人”字形,在所述“人”字形的上端固接有顶端圆环2a,该顶端圆环2a与起吊杠杆1端头的挂钩1b挂接,在连接柱2L、2L’底端设置有底端圆环2b、2b’,该底端圆环2b、2b’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挂钩2c、2c’,在所述挂钩2c、2c’的顶端开有封闭圆环分别与底端圆环2b、2b’环环相扣。所述的左扶手12和右扶手9之间还固接有连接梁10,该连接梁10焊接在左扶手12和右扶手9上,该连接梁10位于所述限位柱11的下方,该限位柱1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右扶手9上,该限位柱11的另一端悬空。所述的顶梁5由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的“L”型柱体构成,所述的两根“L”型柱体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车架3的顶端横梁上,且两根“L”型柱体的长边平行,所述的悬挂梁4两端焊接在此两根“L”型柱体的长边上。工作情况如下推动发动机省力运转车,使顶梁5上的悬挂梁4位于发动机上方,搬动起吊杠杆1离开限位柱11,起吊杠杆1以转动轴4c为支点转动,放下专用吊钩2,将专用吊钩2的两个底端圆环2b、2b’上设置的挂钩2c、2c’挂住发动机,再以转动轴4c为支点,撬动起吊杠杆1,起吊杠杆1带动专用吊钩2拉起发动机离地,起吊杠杆1被搬回到限位柱11下,起吊杠杆1被转动轴4c和限位柱11限位,推动发动机省力运转车运送发动机。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包括定向轮(7)、转向轮(8)、左扶手(12)和右扶手(9),其特征在于定向轮(7)和转向轮(8)设置在截面呈“冂”形的车架(3)底部,在所述车架(3)上部设置有顶梁(5),该顶梁(5)之间由悬挂梁(4)相连,在所述悬挂梁中部绞接有起吊杠杆(1),在靠近该绞接点的所述起吊杠杆(1)一端连接有专用吊钩(2),起吊杠杆(1)的另一端与限位柱(11)接触,该限位柱(11)固接在左扶手(12)或右扶手(9)上,所述左扶手(12)和右扶手(9)固定在车架(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梁(4)由左固定套(4a)、转动轴(4c)和右固定套(4b)组成;其中转动轴(4c)两端分别活套有左固定套(4a)和右固定套(4b),所述左固定套(4a)和右固定套(4b)均为一圆管,所述左固定套(4a)和右固定套(4b)的一端固定在顶梁(5)上,且与水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杠杆(1)通过自身侧壁上的通孔(1a)活套在转动轴(4c)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吊钩(2)为两根连接柱(2L、2L’)顶端固定连接成的“人”字形,在所述“人”字形的上端设置有顶端圆环(2a),该顶端圆环(2a)与起吊杠杆(1)端头的挂钩(1b)挂接,在所述连接柱(2L、2L’)底端设置有底端圆环(2b、2b’),该底端圆环(2b、2b’)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挂钩(2c、2c’),在所述挂钩(2c、2c’)的顶端开有封闭圆环分别与底端圆环(2b、2b’)环环相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扶手(12)和右扶手(9)之间还固接有连接梁(10),该连接梁(10)位于所述限位柱(11)的下方,该限位柱(1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左扶手(12)或右扶手(9)上,该限位柱(11)的另一端悬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省力运转车,包括定向轮(7)、转向轮(8)、左扶手(12)和右扶手(9),其特征在于:定向轮(7)和转向轮(8)设置在截面呈“冂”形的车架(3)底部,在所述车架(3)上部设置有顶梁(5),该顶梁(5)之间由悬挂梁(4)相连,在所述悬挂梁中部绞接有起吊杠杆(1),在靠近该绞接点的所述起吊杠杆(1)一端连接有专用吊钩(2),起吊杠杆(1)的另一端与限位柱(11)接触,该限位柱(11)固接在左扶手(12)或右扶手(9)上,所述左扶手(12)和右扶手(9)固定在车架(3)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善何紫林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