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26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包括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和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OCA光学胶、第二OCA光学胶与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粘合;一下偏光片与显示模组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三OCA光学胶粘合;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玻璃盖板、具有ITO感测电极层的第一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塑料薄膜层,所述玻璃盖板与第一塑料薄膜层之间通过第四OCA光学胶粘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塑料薄膜层之间通过第五OCA光学胶粘合;显示模组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所述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之间依次设置有液晶层、TFT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降低了显示屏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且不用考虑防灰尘和防水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
技术介绍
随着客户对智能电子产品的显示和触摸要求越来越高,众多厂商采用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全贴合技术后,产品变薄所带来的好处,不仅改进了产品的设计,也简化了供应链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不再需要向不同厂商分别采购触摸屏与液晶面板。目前,全贴合出控显示模组昂贵的成本和良品率低使很多厂商无法实现量产,导致当前实际应用全贴合技术的厂商寥寥可数。现在主要的贴合方法是把OCA光学胶直接贴合在显示屏成品的上偏光片上,再将触摸屏设于上偏光片的OCA光学胶上,使触摸屏与显示屏成品粘合在一起,这种加工方法现有的偏光片不方便安装,需要经过3次贴合,而且OCA光学胶成本比较高,其两面的离型膜均为耗材但占据很大成本,如果两侧离型膜搭配不当,造成产品不良,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这种加工方法会导致光学胶溢入显示屏成品的背光板内,使得背光板无法正常透光,造成产品不良,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此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降低了显示屏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且不用考虑防灰尘和防水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包括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和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 OCA光学胶、第二 OCA光学胶与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粘合;一下偏光片与显示模组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三OCA光学胶粘合;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玻璃盖板、具有ITO感测电极层的第一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塑料薄膜层,所述玻璃盖板与第一塑料薄膜层之间通过第四OCA光学胶粘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和第二塑料薄膜层之间通过第五OCA光学胶粘合;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所述上透明基板、下透明基板之间依次设置有液晶层、TFT薄膜层。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为PET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者聚氯乙稀薄膜。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塑料薄膜层为PET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者聚氯乙稀薄膜。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 OCA光学胶、第二 OCA光学胶和第三OCA光学胶的厚度为 0.05—0.25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其实现了将偏光片与显示屏、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全贴合技术除了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外,触摸屏也因与显示屏紧密结合而使强度有所提升,降低了显示屏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且不用考虑防灰尘和防水汽;其次,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将偏光片通过OCA光学胶与不带有背光板的显示屏半成品的上偏光片进行粘合,触摸屏与上偏光片粘合之后,再将背光板与显示屏的下偏光片组装在一起,因此避免了光学胶溢入到背光板内,保证了背光板能正常透光,不会造成产品不良,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触控模组;11、玻璃盖板;12、第一塑料薄膜层;13、第二塑料薄膜层;14、第四OCA光学胶;15、第五OCA光学胶;2、显示模组;21、上透明基板;22、下透明基板;23、液晶层;24、TFT薄膜层;3、上偏光片;4、第一 OCA光学胶;5、第二 OCA光学胶;6、下偏光片;7、第三OCA光学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包括触控模组1、显示模组2和上偏光片3,所述上偏光片3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 OCA光学胶4、第二 OCA光学胶5与触控模组I和显示模组2粘合;一下偏光片6与显示模组2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三OCA光学胶7粘合;所述触控模组I包括玻璃盖板11、具有ITO感测电极层的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所述玻璃盖板11与第一塑料薄膜层12之间通过第四OCA光学胶14粘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之间通过第五OCA光学胶15粘合;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所述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之间依次设置有液晶层23、TFT薄膜层24。上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2为PET薄膜;上述第二塑料薄膜层13为聚丙烯薄膜。上述第一 OCA光学胶4、第二 OCA光学胶5和第三OCA光学胶7的厚度为0.2mm。实施例2:—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包括触控模组1、显示模组2和上偏光片3,所述上偏光片3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 OCA光学胶4、第二 OCA光学胶5与触控模组I和显示模组2粘合;一下偏光片6与显示模组2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三OCA光学胶7粘合;所述触控模组I包括玻璃盖板11、具有ITO感测电极层的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所述玻璃盖板11与第一塑料薄膜层12之间通过第四OCA光学胶14粘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之间通过第五OCA光学胶15粘合;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所述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之间依次设置有液晶层23、TFT薄膜层24。上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2为聚氯乙烯薄膜;上述第二塑料薄膜层13为聚乙烯薄膜。上述第一 OCA光学胶4、第二 OCA光学胶5和第三OCA光学胶7的厚度为0.15mm。采用上述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时,其实现了将偏光片与显示屏、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全贴合技术除了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外,触摸屏也因与显示屏紧密结合而使强度有所提升,降低了显示屏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且不用考虑防灰尘和防水汽;其次,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将偏光片通过OCA光学胶与不带有背光板的显示屏半成品的上偏光片进行粘合,触摸屏与上偏光片粘合之后,再将背光板与显示屏的下偏光片组装在一起,因此避免了光学胶溢入到背光板内,保证了背光板能正常透光,不会造成产品不良,降低了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1)、显示模组(2)和上偏光片(3),所述上偏光片(3)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 OCA光学胶(4)、第二 OCA光学胶(5)与触控模组(I)和显示模组(2)粘合;一下偏光片(6)与显示模组(2)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三OCA光学胶(7)粘合; 所述触控模组(I)包括玻璃盖板(11)、具有ITO感测电极层的第一塑料薄膜层(12 )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所述玻璃盖板(11)与第一塑料薄膜层(12)之间通过第四OCA光学胶(14)粘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之间通过第五OCA光学胶(15)粘合; 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所述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 )之间依次设置有液晶层(23 )、TFT薄膜层(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A光学胶(4)、第二 OCA光学胶(5)和第三OCA光学胶(7)的厚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电子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1)、显示模组(2)和上偏光片(3),所述上偏光片(3)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OCA光学胶(4)、第二OCA光学胶(5)与触控模组(1)和显示模组(2)粘合;一下偏光片(6)与显示模组(2)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三OCA光学胶(7)粘合;所述触控模组(1)包括玻璃盖板(11)、具有ITO感测电极层的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所述玻璃盖板(11)与第一塑料薄膜层(12)之间通过第四OCA光学胶(14)粘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2)和第二塑料薄膜层(13)之间通过第五OCA光学胶(15)粘合;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所述上透明基板(21)、下透明基板(22)之间依次设置有液晶层(23)、TFT薄膜层(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张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