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酰胺配制溶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9170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酰胺配制溶解系统,包括投料机构、至少一级熟化机构、加药机构和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用于控制整个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动作,所述系统还包括有速溶机构;所述速溶机构主要由文氏管、切碎搅拌器和供水管道组成,所述文氏管的进料口与供水管道连接、喉部与投料机构的投粉器连接、出料口与切碎搅拌器的进料口连接/对应,所述切碎搅拌器具有筛筒和设置在筛筒内、且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叶片,切碎搅拌器的出料口与熟化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聚丙烯酰胺形成了有效且可靠地充分溶解,彻底熟化,进而能够得到絮凝效果优异的聚丙烯酰胺药液,同时,也有效控制并节约了聚丙烯酰胺的投入量,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可靠实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絮凝剂配制溶解设备,具体是一种聚丙烯酰胺配制溶解系统
技术介绍
聚丙烯酰胺为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英文名称为Polyacrylamide,通常缩写为PAM),其分子量为150?2000万。聚丙烯酰胺的分子能与分散于液体中的悬浮微粒形成架桥吸附,使液体的微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从而在包括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包括污水净化、污泥脱水等)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素有“百业助剂”、“万能产品”之称。聚丙烯酰胺在污水处理中的投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粉料投入,另一种为药液投入。其中,粉料投入为直接投入方式,即将粉状的聚丙烯酰胺直接投入到污水中进行絮凝;此种方式虽操作简单,但存在絮凝效果差、聚丙烯酰胺浪费严重等缺陷(这是因为投入污染中的聚丙烯酰胺未能充分溶解、彻底熟化而致),通常很少应用。药液投入为间接投入方式,即将粉状的聚丙烯酰胺先投入到溶解水液中,进行搅拌使聚丙烯酰胺在溶解水液中溶解并熟化,熟化的药液(即聚丙烯酰胺溶液)加入到污水中进行絮凝;此种方式虽需进行预先配制溶解,但配制溶解过程较为简单、轻松、容易,而且药液的有效溶解使得絮凝效果好,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酰胺配制溶解系统,包括投料机构(1)、至少一级熟化机构、加药机构(5)和电气控制柜(7),所述电气控制柜(7)用于控制整个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动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速溶机构(2);所述速溶机构(2)主要由文氏管(22)、切碎搅拌器(23)和供水管道(24)组成,所述文氏管(22)的进料口与供水管道(24)连接、喉部与投料机构(1)的投粉器(12)连接、出料口与切碎搅拌器(23)的进料口连接/对应,所述切碎搅拌器(23)具有筛筒和设置在筛筒内、且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叶片,切碎搅拌器(23)的出料口与熟化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辉容孙勇唐俊刘春兰陈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